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七专题的主题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共收录4篇习近平总书记主旨演讲和相关部分讲话和全篇内容,包括从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至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中国参加的主场外交活动。这一专题围绕我国进入新时代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对新形势下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作出了深刻阐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宏大视野以及方法论指导,体现了多维度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广大党员干部需从治国背景、治国逻辑、治国地位三个层面去深入系统地领会,始终紧紧跟随习总书记的步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3.
4.
5.
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习近平总书记将治国理政的魄力与话语表达的魅力相结合,折射出深刻的话语意蕴,即举重若轻、恰如其分的话语呈现出的说服力;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话语表达出的亲和力;广征博引、活用典故的话语折射出的穿透力;妙语连珠、幽默风趣的话语显现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陈雨昕 《老区建设》2022,(17):17-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对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念兹在兹,对支持老区振兴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推动革命老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老区情怀,充分彰显了老区精神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充分印证了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7.
马冬  刘月 《理论观察》2023,(3):132-13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该书自发行以来,就被译成多种版本并为多个国家所欢迎。其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热度较高,本文便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例对其翻译方法作了简要分析,在分析时,主要以中国特色词汇和典故为主;此外,本文对其三个治国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和“人民至上”进行了阐释。在文章最后,对其价值影响提供了本人的见解并提出了在对外传播中应该注意的方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传播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和解读中国的治国理念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对外传播加快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速度。  相似文献   

8.
《尚书》很多内容论及治国理政之道。治国理政应当取法政通人和、政绩显著的尧、舜,而以恶政亡国的桀、纣为戒。《尚书》的治国理政有修德、以身作则、重视古训典、勤政、公正、行赏得当、选贤任能、从谏如流等原则。以民为本是《尚书》中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施政应当重民、敬畏民,养民、对民众教化引导,对民众慎用刑罚。  相似文献   

9.
正7月17日上午,宁波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集体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切入点,坚持学思用贯通,做到知信行统一,努力推动科学理论在宁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面展示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思想及价值观极其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外交等多个维度与层面,形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内涵与特质。文章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价值观总体上进行了梳理分析,就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中主要领域的思想与价值观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提出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价值观在高校中的运用方略。  相似文献   

11.
马冬  谢露 《理论观察》2022,(12):121-12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中国政治话语的代表作,它的出版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在该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运用中国古诗词,成语典故,谚语俗语等典型性的互文性手法,充分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以及民族精神。因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的出版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听到中国声音。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析这些互文现象在外宣中的翻译方法,以期为今后中国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更好地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不断提出各种治国新思想.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期间第一次在"三个全面"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全面",全面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路.在深入剖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路基础上,本文分析得出"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思想精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共产党敢于担当、执政为民的决心;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的制度支柱;第三,"全面从严治党"为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供了总体原则.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体现,而且还是在多元文化思想潮流下党的高效治理国家的智慧结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守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为核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保持着对社会与民族的最深层次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要从历史与实践出发,创造性地构建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思维模式,全面统筹党和国家的战略发展布局,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有效提高国家的民族自信心与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15.
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思想,其形成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是历史与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深刻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规律.“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思想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本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基本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基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本文从习近平“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思想的内涵展开分析,深入研究习近平“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思想.  相似文献   

16.
将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性与体系化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配合,明晰社会发展目标,确定社会发展方向与路径,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新理念.在治国理政思想科学性与体系化中,需要党组织树立正确理念,利用正确的理论与力量构成完善的思想体系,通过逻辑魅力与综合效能等形成统一的有机体,将现代化社会思维作为依托,致力于提高治国理政思想地位.  相似文献   

17.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这一根本问题。"治大国若烹小鲜。"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古代先哲老子这一富有哲理的古训,赋予了全新含义。他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在今天复杂局面下治好国理好政,制定了一个引领各项工作顺利前进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讲到一些国家领导人感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事实上,中国不仅国土大人口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而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很落后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在经历了30余年的高速发展以后迎来了经济新常态,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  相似文献   

18.
19.
2013年7月7日,七七事变76周年纪念日,参加福建龙岩《改革放言录》读书会的代表们参观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血与火浸染的闽山闽水,星火燎原,红旗不倒,被誉为红军故乡、共和国摇篮.一进门,红底金字的《红土颂》格外引入注目.自1926年建立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闽西党组织和革命武装斗争从未中断,革命火种从未熄灭,20万亩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始终保留在农民手中,创造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奇迹.闽西,被称为红军的故乡,将帅的摇篮.在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有9位、10位大将中有8位在闽西战斗生活过.  相似文献   

20.
从制度上把握社会政治问题的根源并依此寻求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邓小平政治思维的一个鲜明特点。从制度入手分析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要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是邓小平从制度上分析与把握问题的切入点。从制度的角度思考腐败现象,从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入手治理腐败问题,是邓小平从制度上分析与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突出体现。邓小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考虑从制度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视角,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眼光来审视制度与制度建设问题。对人与制度关系的辩证理解,是邓小平考虑制度问题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