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站长五年《农财》帮大忙记得刚到乡经管站工作时,老站长总是把组织征订和发行《农村财务会计》当作站里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我当站长后,才真正体会到《农村财务会计》对农村经管工作的作用。从此,我的工作便离不开《农村财务会计》。《农村财务会计》中“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2.
今年"五一",放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长假。休假之余,我在整理书架时,发现数量最多的是《农村财务会计》。于是,按年度期号进行了整理装订,共有 16册, 1984至 1999年,计有 186期 (1995年 7- 12期遗失 ),用尺一量,有 55厘米高。   1982年 10月,公社经管站的老站长唐自秀发现我能写会算,即从行政把我要到经管站。 1983年,我参加了宜昌地区农经干部培训班学习,临行前老站长送给我一本 1982年第 11期《公社财务》 (即现在的《农村财务会计》杂志),刚好,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这本刊物中刊登的《农业社队会计制度》,经过半…  相似文献   

3.
1997年春天,大学毕业的我走上了农经站工作岗位。记得刚上班没几天,我跟随老站长到村里去审计财务。老站长交给我一个任务,“把承包收入合计起来。”由于我分不清承包收入和往来收入的界限,尽管忙碌了整整一个上午,累得满头大汗,还是一筹莫展。第二次我又跟随老站长到另一个村去清账,听他说到业务方面的陌生名词,我仿佛听天书一般竟然躺在椅子上睡着了。乡党委政府鉴于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拙劣”才能,改派我到山上去创办食用菌基地。以后的日子里,我又到管理区驻村收税费,在乡政府办公室当宣传干事。2001年春天,在机构改…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工作通讯》杂志办刊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深受广大"三农"工作者欢迎。自2000年我从事"三农"政策法规工作以来,几乎每期必读,有时也为杂志撰写一些稿件。2009年,我担任了杂志社上海通联站站长后,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当好杂志"三大员"(宣传员、通讯员、调研员)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与杂志社也  相似文献   

5.
10月20日—23日,《中国农村金融》杂志2010年编委会会议暨通联站站长工作会议在山东龙口隆重召开。银监会合作部副巡视员张宝成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编委会委员、代表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通联站站长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农村金融》杂志2010年工作报告及2011年的改版方案,并对杂志2011年的通联发行工作作出安排。《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社长赵长义就杂志社2010年的工作情况及2011年的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6.
<正>记得2018年初见《中国粮食经济》杂志时,我刚经历机构改革,转隶到新单位。面对全新工作内容,尽管一腔热情也难免感到自身能力不足。《中国粮食经济》为那时迷茫的我打开了一个了解粮食业务、学习粮食知识的崭新窗口,补上了重要一课。杂志内容包罗万象,涵盖粮食市场监测、安全生产、节粮减损、储备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做最受欢迎的《农家之友》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也为了把《农家之友》越办越好,充分体现《农家之友》作为农业媒体的独特优势,发挥杂志在"三农"方面的宣传作用,2014年11月26日、28日《农家之友》宣传工作会议暨全区通联站站长会议在南宁召开,全区农业系统、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各地通联站站长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加强《农家之友》通联站建设、加强三农宣传工作、办好刊用好刊进行了专题  相似文献   

8.
恩师伴我行     
一本杂志想要拥有广泛的读者且立于不败之地,追求高品位与高质量是唯一的制胜手段。我原是一名农村财会人员,平时喜欢读书,也喜欢到邮局购买自己喜欢的杂志。初识《农村财务会计》是在1979年,当时叫《公社财务》。那时我任大队会计,被杂志里的文章深深地感染着。当时,我虽从事会计工作,但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会计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是《公社财务》帮了我大忙。我从事农村会计工作近20年,《农村财务会计》一直伴随着我,真可以说是我的恩师。后来我的工作虽然几经调动,当了6年村委会主任,现在又调任镇审计站站长,无论…  相似文献   

9.
正"嗨,庆会!《清清白白当干部,明明白白做主人》你写的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文章,在咱《曲阜报》头版头条发表啦!你小子,行啊。呵呵!"我刚到老家门口,就被村里的老会计邱树才给拦住了。他一脸阳光地看着我,笑眯眯地对我说。"哪里哪里,我也只是随便写写,投上去,没想到还真给发表了"。听到老会计的夸奖,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我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维新镇农经站工作。在老站长的带领下,经常下村帮助记账,并逐村进行收益分配的审批。跟着德高望重的老站长,我感觉工作起来非常轻松。到了1998年,老站长退休了,我接替了站长的工作,可当时村级财务制度本身就不够健全,村会计又一茬接一茬地被换掉,村财问题渐渐显露出来,有29个自然村,4个行政村的群众反映“财务不清,账目不明”,干群矛盾开始升温,并且有范围扩大的态势。村财问题成了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成了镇政府的一块心病。作为农经站长,我感觉压力极大,寝食难安,心里十分焦虑和烦恼。村财监管到底该…  相似文献   

11.
我是农村信用合作战线的一名新兵。93年4月作了整整十年教师的我,商调进了信用社。尽管拥有中学教师中级职称,新工作于我来说却是那么陌生,一切都得从头学起。 在信用社老职工们的指教、帮助下,我渐渐熟悉了业务,能独立应付日常门市业务了。可我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新工作的第一步。我希望能系统学一些关于信用社业务的理论知识。遍寻这方面的书,却是一本未见。失望之际,在机关的老同学送来了几本《中国农村信用合作》。随手翻开一期,看到《活期储蓄存款实行挂牌利率后计算利息有捷径》一文,我们照文章中介绍的方法一推,果然快捷多了。老同学这几本杂志真是送得好极  相似文献   

12.
我心无悔     
1989年我从林校毕业被分配到白土镇农经站工作,一干就是十五年,与我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有的改了行,有的当上了书记、镇长,而我依然是个农经站长,但为了农经事业,为了一方百姓,我无怨无悔,甘做一辈子农经人。由于所学专业与农经不对口,为适应工作需要,我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除了通过《农村财务会计》等杂志学习经营管理和财会知识外,又自费先后考入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经管理专业参加函授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同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使自己很快成为全县农经行业的业务骨干。2001年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竞争上岗考试中,我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转眼间,《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已走过16年的风风雨雨,它就像一个少年,经历过美好的童年后正在健康成长。尽管这些年农村信用社体制几经变革,但杂志面向读者、面对基层、贴心服务的宗旨却始终没有变,为许多陌生的朋友搭建了无声的桥梁……多年以前,那时候我刚到人民银行县支行工作。一天,我到一个基层农行营业所去检查业务,无意中在主任办公室看到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便从头到尾地翻阅了一遍。那时我刚刚离校参加工作,并且来自农村,所以对农村的情况有过较多的接触和了解。凭我的感觉,这是一份与农村和农民关系密切,支持农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河南省新野县五星镇农经站工作。新的岗位使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刚参加工作不久,便赶上全镇范围内的村级财务审计,本想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的我,一接手工作却发现农村财务与自己从前在校时所学的工业会计存在着许多差异,许多科目对我来说显得都很陌生,使我在工作中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去应付。正当我一愁莫展时,站长将一套自己保存的《农村财务会计》送给了我,并告诉我:你长在城镇,对农村的事了解得少,这段时间工作忙,没空指点你,就先看看这本杂志吧,会有帮助的。望着那装订整齐、封面上用毛笔工工整整写着的“…  相似文献   

15.
刚到粮站上班的第一天,就有人拍着我的肩膀说:“小赵,听说你喜欢写文章,写写我们老站长吧。”于是,那人就滔滔不绝地向  相似文献   

16.
编辑人语     
笔者是刚接手农经工作的新人,正当对许多工作一筹莫展的时候,同事递给我几本《农村财务会计》。起初我并未太在意,心想这本“小册子”能有多重分量?可当我翻开随意浏览时,便被其丰富的内容所深深吸引,浏览也变成了仔细阅读。杂志从大的政策法规到小的生活常识,从业务技术到经验交流,既给你政策导向,又给你业务培训,还为您指点生活、教你生财之道。  相似文献   

17.
怀念老站长     
严格地说,我和老站长没有多少私交,但老站长因冠心病的突然离世,却使我悲痛的心情许久不能平复。老站长去世时73岁,尽管到了“七十三、八十四”的岁数,尽管我也为他老人家守了三天灵,但一想到老站长,心里老觉得失落,总是心欠欠的。  相似文献   

18.
从学校毕业时,原以为能留在县城,却阴错阳差地分配到了乡经管站工作。正当我对自己的工作茫然不知所措时,站长微笑着递给我一本《农村财务会计》杂志说:“慢慢来,学着干吧。”我翻开刊物一看,都是些枯燥的政策法规以及一些我看不大懂的专业文章,既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19.
缘分     
自和小梅相识,平日里我这个满脑子唯物论者也不得不相信缘分的存在了。 那是我刚毕业参加工作,面对当时冷酷的现实写了篇《自己也该廉虚点》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3年第10期杂志上,一个月后收到一封寄  相似文献   

20.
笔者是刚接手农经工作的新人,正当对许多工作一筹莫展的时候,同事递给我几本<农村财务会计>.起初我并未太在意,心想这本"小册子"能有多重分量?可当我翻开随意浏览时,便被其丰富的内容所深深吸引,浏览也变成了仔细阅读.杂志从大的政策法规到小的生活常识,从业务技术到经验交流,既给你政策导向,又给你业务培训,还为您指点生活、教你生财之道.其中的"会计园地"、"人物彩照"等栏目是老百姓讲述自个儿和自己身边的事儿,读来让人觉得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编读往来"是人们敞开心扉的地方,朴素的话语无不表达出读者对杂志的关爱,体现了杂志在读者中的非凡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