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发挥农业生产与管理的体制优势,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与科技化水平,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初见成效。但目前仍面临资源破坏、科技水平制约、市场品牌单一等问题,本文从面临问题入手,建议通过加强城镇建设提高文化程度,引进外来高科技人才,拓宽品牌种类与知名度等,加快建三江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报告以在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各农场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为基础,将访谈了解的情况和从农户手中收集的第一手资料相结合,从家庭农场、农地流转、小额农贷、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黑龙江垦区改革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8月,笔者一行前往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哨农场第一管理区十三作业站开展了实地调研,同时对建三江管理局的整个情况也做了相应的调查了解,通过与作业区主任、农场职工的交流与问卷调查,获得了关于该国有农场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等基本情况的数据。该国有农场因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卓有成效,吸引了大量周边农民前来寻找就业机会,属劳动力流入地。这些劳动力的流入促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二道河农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本文从农场地理位置、生态资源、区位等优势出发,通过分析二道河农场确定的旅游产业规划及发展思路,提出进一步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特色旅游产品营销、加强对外旅游宣传力度和沟通合作、创新旅游发展机制、倡导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并重等旅游产业发展措施,谋求做强现代化大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实现助推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招商引资工作是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十三五"期间重要发展战略布局,如何扩大招商引资,培育税源经济,真正做到"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是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实际出发,针对招商引资现状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做大做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耕地集中、机械化程度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装备水平、机械化作业率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处在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前沿位置,在900公里科技示范带上的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六大功能"的推动下,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逐步走上信息化、工业化管理的轨道,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座落在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红卫农场被称为建三江管理局水稻专业场。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上,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让这里的土地每一寸都流金淌银。良好资源优势让水稻产业树起来巍巍的完达山北麓,蜿蜒的挠力河畔,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秀美的湿地,这里有金黄的稻浪。这里是优质绿色大米的生产基地。这里没有工业的污染,这里是农业的净土。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河水,浇灌出无公害绿色的万顷良田。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垦区条例》由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黑龙江省垦区条例》对完善和规范黑龙江垦区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支持垦区发展的各项政策,保障和促进垦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本文以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为例,通过建三江管理局贯彻《黑龙江省垦区条例》所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探讨《黑龙江省垦区条例》实施四年来对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实施权力责任清单制度及垦区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红卫农场作为建三江管理局辖区内所属农场之一,种植业达到了垦区领先水平,但农产品未能完全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红卫农场基于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积极探索高效优质的农业发展方式,根据自身优势,探索了有机大米的生产和营销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末夏时节,绿波成海。这里是"中国绿色米都"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1143万亩优质黑土耕地、种植机械化全国领先、年粮食产能130亿斤,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为把丰产化丰收,农发行建三江支行坚定贯彻国家相关支农惠农政策,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势,成立十年来,累计投放粮食收购贷款1281亿元,支持企业收储粮食4304万吨,实实在在将老百姓丰产的喜悦,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被国家授予"中国绿色米都"称号,依托"安全、营养、诚信、创新、和谐"的"中国绿色米都"核心内涵,建三江管理局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大面积的优质米生产基地。依托资源优势,建三江管理局建立起120余家现代化的民营大米加工厂。大米加工业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大米加工企业已成为影响稻米市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正>建三江垦区是黑龙江省主要稻米生产基地,优质稻米产业是建三江垦区农业基础产业,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关键因素之一。稻米加工后可以增加附加值,稻米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黑龙江省洪河农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属于年轻的农场,在地理位置、产业化经营、文化底蕴等方面有一定的劣势,但在资源占有量、农业机械化程度、职工队伍素质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三创"主题实践活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垦区在省、部的共同领导下正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构建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平台、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本文仅以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国有农场为例,在垦区国有农场企业化、实现政企分开的背景下,探索农场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框架搭建。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我们随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联合组织的社科专家垦区行调研组赴牡丹江管理局进行专题调研。一路走来,处处感受到垦区实施"抓城、强工、带农"战略带来的巨大变化。近年来,牡丹江管理局作为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低碳型循环经济试验区,将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创新发展,围绕组织建设重点,攻克权益维护难点,打造巾帼建功亮点,加强工作的规范化、人本化和创新化建设,推动了女职工组织工作的提档升级,提升了女职工组织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是著名的中国绿色米都,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左右,产量100亿斤以上。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稻米市场供大于求等新形势下,前进农场工业园区稻米产业作为建三江管理局稻米产业的重要部分,分析其发展的现状、问题、优势和潜力,思考稻米产业发展对策,对推进前进农场稻米产业发展和促进建三江管理局构建绿色稻米产业核心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0年 8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了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分局后向垦区人民发出了“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这为垦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   建三江农垦分局 (以下简称三江分局 )因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而扬名省内外,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的“窗口”。落实江总书记指示,在全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客观现实对三江分局的必然要求。   被誉为“最早迎接太阳”的三江分局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总控制面积为 1 23万平方公里。这里远离重工业城市和重污染源,区域内三江环绕,七…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剖析黑龙江省垦区居民点体系优化经验,总结其可供借鉴与推广价值。研究方法:以建三江管理局的七星、大兴、创业三个农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实地考察法、空间分析法和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第一,经过对居民点体系的空间结构与规模结构的优化,4年内居民点个数、面积减少,促进了居民点用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更便捷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第二,居民点体系优化措施包含居民点体系的空间优化、优化过程的有序组织和耗费资金的多方筹措三个方面。研究结论:清晰的土地及房屋产权、多源的融资渠道、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业现代化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附属设施的建设以及合理的路网建设是黑龙江垦区居民点体系优化进程在短期完成的保障,而广大农村地区则适宜随着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农业人口非农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合理引导、有序推进城乡体系优化的自然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一、调研的行程及基本情况为深入了解黑龙江垦区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创新及农业"走出去"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态势,并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领导的安排下,黑龙江省农垦经济研究所张兴福、张宝生、朱福珍、张蔷及办公室主任姜大军于2012年7月25日~29日,赴宝泉岭管理局绥滨农场、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和胜利农场调研垦区信息化建设进程,赴牡丹江管理局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