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在我国农村日益变得普遍,土地股份合作逐渐成为流转土地经营的重要形式。在当前的土地股份合作中,哪种合作组织形式更具有合作稳定性?本文通过比较自主经营型合作农场和"内股外租"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合作稳定性,分析这两类农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机制,以期为我国土地股份合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农地股份合作社),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运用股份合作的机制,组建农民合作社的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既是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又是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有益创新,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现就几个基本问题谈一点浅见。一、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主要形式。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金入股设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分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农地股份合作社,按照不同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股外租型。即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将承包地集中连片流转  相似文献   

3.
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新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佛山各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蓬勃发展,引发了一场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成为农村深化改革、走向市场经济的新起点。目前,全市已发展起各类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组织4132个,其中社区性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2466个,开发性农业土地股份合作实体1666个,70%以上的农民已成为股份合作组织的股东。这种土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规范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有利于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有利于创新农村基本经营体制、挖掘生产要素潜力,有利于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南京市总体上坚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为导向,对城乡统筹试点镇街、现代农业主导镇街、现代农业园区、农村土地整治、 "万顷良田"工程、农业"1115"工程等重点地区,一次性流转200亩以上的农用地、集体用地,鼓励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2012年,全市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4万亩,累计25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新增农地股份合作社210家,累计664家,入股农户15.5万户,入股面积55万亩.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宝应县西安丰镇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于不久前在林溪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现在,入股农户心情喜悦,承包大户信心十足。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也是对土地流转机制的进一步探索,为了使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县农工办与西安丰镇有关领导作了精心谋划。试点工作前期,县农工办和西安丰镇有关人员利用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村务公开栏等途径,着力在林溪村村民中宣传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性质、功能、宗旨,一方面让全体村民对土地股份合作社这个新生事物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引导有意流转承包地的农户,自…  相似文献   

7.
正江西省丰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耕地153万亩。近年来,丰城市将促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农户将土地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再由土流网挂网招商,由市、乡、村三级产权交易中心对土地流转进行规范,实现了小农户、大户和村集体三方共赢的目标。去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5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8%,50亩以上种粮大户1760户,1000亩以上的23户。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苏州市吴中区委、区政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着手,积极探索社区资产、土地、农产品、物业和休闲旅游农业等“五项合作”为主的农村股份合作改革。到2004年9月,全区已组建37个社区资产股份合作社、3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基金会)、25个农产品股份、专业合作社(协会)、6个物业股份合作社和2个休闲农业合作社。“五项合作”改革使12万农民受益,占农民总数的29.3%。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以来,四川省崇州市紧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为抓手,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成效。崇州市在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实践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公司"和"公司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两种模式,目前,共有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2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参与了试点,入股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江苏等沿海地区的广大农民在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大胆探索发展股份合作社,形成多类型合作社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有力地培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一、农民股份合作社的主要形式(一)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金入股设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分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农地股份合作社具体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股外租型的农地股份合作社,即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将承包地集中流转起来,统一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在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基础上,加大了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工作力度,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全市已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37家,入股土地面积19.14万亩。  相似文献   

12.
四川蓬溪县兴办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探索与实践,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地流转;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广泛应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本文为办好土地流转合作社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阜宁县在坚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32.3万亩,占农村土地总承包面积35.4%,其中今年新增流转14.6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45.23%,预流转面积5.79万亩.已培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90个,入社农户9179户,入股面积3.86万亩.累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6.03万亩,20个镇都新建了千亩以上连片的设施栽培基地,全县高效农业达41万亩,其中设施栽培达6.28万亩.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股份合作的方式自主经营型:即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入股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年终按股份分红。入股农民根据自愿可在合作社参加生产,按劳取酬。内股外租型:即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合作社采取对外租赁、再入股的经营方式,将土地统一发包给专业种养大户或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这样就有效规避了无经营能  相似文献   

15.
<正>农地股份合作是我国特定土地制度下的创新产物,指农户以农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等,并以入股农地作为参与组织利润分配的依据。理论界认为,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股份制和合作制相融合的制度创新,实现了土地产权的具体化,有助于农民形成较为稳定的产权预期,并被认为能有效防止土地细碎化,提高土地经营效率,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不过,目前农地股份合作的实践并没有预想中理想,农地股份合  相似文献   

16.
10月底,北京林泽家园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举行领证仪式,这标志着北京市通州区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该合作社采用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即土地流转后农民仍和土地产出捆绑在一起,这种形式不仅符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方向,还将为发展通州区都市型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为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各地探索建立了一批土地股份合作社,这类合作社为破解资金瓶颈,又以土地合作为基础,与农产品加工、商贸龙头企业或有意向的其他投资者进行再合作,组成土地与资本混合型合作社,即土地资本股份合作社,起到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取长补短的作用。那么,如何创建此类合作社,怎样对其经济业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各地在坚持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积极探索"统"与"分"的最佳结合点。截至2012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55312个,成员总数913万户,入社农户比例61.4%;农地股份合作社5400个,入股土地面积350万亩;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3693个,量化净资产总额395亿元。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的发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一,合理利用财政政策逐步引导,形成以多要素为主、单要素为辅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在江苏已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的98个县(市、区)中,入股方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只有土地经营权参股的"单要素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土地经营权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共同参股的"多要素土地股份合作社"。由于"内股外租"的单要素土地股份合作社并不参与经营,  相似文献   

20.
正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农村经济短板。从2009年起,江苏省灌云县委农工办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组织村"两委"牵头创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农民家庭经济和村集体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新路子。截至2015年年底,灌云县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51家,入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