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需要进行汇总、加工、分析或者重新制作的政府信息"属于可以不予公开的情形之一。但实践中,什么形式的信息属于"需要汇总、加工",却常常困扰行政机关。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但近几年行政机关以此为由拒绝公开相关政府信息而败诉的案子不在少数。那么,判断"汇总、加工"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内部管理信息不公开"逐渐成为政府信息例外不公开的"第三条款"。但是内部管理是否属于政府信息,在实践中却存在较大争议。许多法院把"履行职责"作为政府信息的限定条件,进而将日常工作中的内部管理信息排除在政府信息范围之外,与理论上和实践中人们对于内部管理信息的通常理解相悖。故本文欲通过探索上述分歧的成因,从法律解释的角度,对内部管理信息属于政府信息这一结论进行证成。  相似文献   

3.
10月9日。湖北黄冈市黄州区交通局被法院宣判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铡》。成为全国首件政府信息公开案政府败诉案件。但从《条铡》实施5个月来的总体情况看。尚未激发公众的普遍热情。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4.
10月9日。湖北黄冈市黄州区交通局被法院宣判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铡》。成为全国首件政府信息公开案政府败诉案件。但从《条铡》实施5个月来的总体情况看。尚未激发公众的普遍热情。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享有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更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走进"阳光政府"新时代。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国务院、省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级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不断深化,各项基础性工作不断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数量大幅增长,依申请公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它适应了开放的中国形势发展的要求。政府公开信息使公民“知”与“行”得到有机统一。这样 ,人民管理国家事务便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使广大群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能够一目了然,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第十六条规定: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8.
李琳 《东北之窗》2008,(11):50-51
2008年5月1日,是中国政府变革和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一部名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行政法规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原有的自我主导信息公开将向制度主导转变,我国将走向一个"信息公开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谭超  谢媛  任梦 《改革与开放》2014,(20):90-91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已是世界潮流,我国于2008年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奠定了制度基础。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进行信息公开的政府部门逐渐增多,主动公开的信息量也节节攀升,但政府信息公开与社会的信息需求间仍存在较大鸿沟与错位。本文通过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梳理,并对当前政府信息公开有效性低进行归因分析,即政府信息公开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探析基于社会需求的政府信息公开动力机制,以切实保障社会获取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10.
侯蕴高 《发展》2010,(1):33-34
各国公认,政府是巨大的信息源之一,如果政府不承担信息公开的责任,公民就无法真正享有和充分利用本由全体公民共同创造,并属于全社会共同所有的信息资源。信息公开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大政方针,还应当包括政府掌握的一切关系公民权利、公民个人想要了解或者应当让公民个人了解的其它信息。总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入WTO,要求政府运作的公开与透明,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步伐,必须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确立政府信息公开模式,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行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社会的经济、文化及政治的进步,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利用大数据手段方便快捷地获得需要信息。政府往往掌握着海量的信息资源,信息总量的显著增加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信息发布不明确、信息版权归属模糊等,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帮助政府推进信息的优化整合,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贵州省被誉为"数据之都",在此,以贵州省为例探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文章的讨论重点在于大数据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机融合与共同进步,以及在实践中的不足和改进建议,有利于政府及工作人员树立大数据意识,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的优化,建设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13.
吴培力 《宁波通讯》2014,(21):29-29
<正>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缩影。2008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被专家称为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的"第三次重大革命",是继《行政诉讼法》之后行政法治发展道路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它首次将信息公开规定为政府的法定义务,将公开透明原则确立为政府行为的基本准则,从而为公民的知情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进入新时期,政府信息公开的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不断凸现。党的  相似文献   

14.
吴恒 《魅力中国》2014,(12):311-311
目前,一些基层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内容不真并且空泛,形式单一,信息公开滞后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政府对公开政府信息认识不够,《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身存在误区,政府为社会提供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有效地监督,公众参与过少。因此必须推进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需要加强教育提高基层政府公开信息的自觉性,加强公开载体建设,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建立和完善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大公众对基层政务的参与与监督。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主动或被动地将其掌握的政府信息予以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是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适用机关、公开与豁免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与豁免的申诉和诉讼等各项具体法律制度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石小胜 《魅力中国》2013,(23):341-341
政府信息公井是现代民主国家一项基本法律制度。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乃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开放政府的重大战略攀。表明我因在民主法制的进程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不可否认。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概念、意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荛的完善意见,以期有益于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既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改革方向。本文列举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信息时代衡量各国信息文化水平和民主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从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及意义着手,从思想方面、内容方面和公开效果方面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承羲 《发展》2010,(3):98-98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着观念和内容、渠道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原则,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尽快制定完整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20.
《宁波通讯》2014,(21):24-25
<正>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我区以打造阳光为民政府为宗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精神和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意见要求,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内容、拓展公开渠道,积极营造为民、便民、利民的政府信息公开环境,较好地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