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王勇 《山西农经》2022,(5):33-35
实现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重要目标。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业结构性失衡问题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基本任务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解决农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需依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应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需采取相关措施,实现农村生态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1996-2017年山东省粮食产量与农业结构调整水平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对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是粮食产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演化会抑制粮食产量增长;种植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粮食产量提高,但随着时间推移,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不断减弱;前期种植业结构对粮食产量变化贡献巨大,随后农业产业结构及农业生产结构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贡献逐步凸显,对其预测方差贡献度分别会收敛于59.2%、29.7%。足够数量的粮食播种面积是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但从长远来看,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甚微,应努力寻求其他手段来提高粮食单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治工程涉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尤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劳动和资本的配置安排。土地整治工作对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土地整治工程涉及土地、劳动、资本等三大基本生产要素的调整、优化与投入,对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作用明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供给侧改革重点,深入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差别化行业调控政策,实现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与规模化经营、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优化以及劳动力资源在供给侧领域的优化与调整。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举措包括:加强土地资源及区域经济调查与评价、科学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与实施、开展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转型期,抓好转型期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农业数量、质量和发展三位一体同步提升的关键。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和源头,本文辩证分析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着眼于"五大发展理念",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目的,通过改革来实现结构调整。从这个概念来说,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应当以提升保险质量、完善保险品种为原则。当前,对于我国农村种植业来说,主要将农作物种植成本作为投保对象,由于农作物的品种并不多,因而不仅不能保证农业保险种类丰富,也无法使农民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如今,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农业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优化种植业补贴,并出台有效的扶持政策,从而丰富农业保险产品种类,使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6.
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首先要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加大力度发展渔牧产业;其次,要跟随市场脚步,用政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后,要注重优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非常重视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无缝对接,健全衔接机制,能够助力农村特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 江苏迈开农业结构调整新步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15年以来,从中央到省就农业结构调整作出了总体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业部去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今年制定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江苏十分重视农业结构调整,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供给  相似文献   

8.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在革新农业生产方式、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动能”。在全新农业环境下,要全面整合国家审计资源,充分发挥审计在农业产业优化调整中的领航作用。国家审计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中面临全新挑战,结合国家审计对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积极影响,探究国家审计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测算农业结构调整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并构建产业优势系数,测算当前的优势产业,为下一步结构调整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1979~2013年间,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种植业经济增长106.87%,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45.75%;而结构调整对农林牧渔业的经济增长贡献度达58.93%,其中24.28%来自于产业间的结构调整,34.65%是来自产业内的结构调整,基于产业优势系数的构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大力促林业和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现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构建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客观科学评价海南省农业竞争力的水平、演变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创新性的引入动态因子分析法(DFA),弥补传统的以区际比较为主的静态分析的不足,实现动态分析体系下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追踪相结合。[结果]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供给侧视角下农业产业竞争力切实可行,实证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横向来看海南省农业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下游水平,说明竞争力极弱;纵向来看,海南省农业产业竞争力近年来波动变化,但发展潜力较大,横向排名和纵向变化均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结论]研究认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海南省农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从技术应用,机械化推广,配套设施、特色产业体系和灾害预警处理机制完善建设等5个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发挥产业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于"三农"领域,其金融要素的投入在保障粮食安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扬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发行发展的启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从过去着重强调需求扩张提供动力,转变到着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提供新动力。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专职于"三农"领域  相似文献   

12.
张巨勇 《农业经济》2000,(11):29-30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意义 结构调整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作物的品种结构、粮食的作物结构、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饲料作物的结构、农业当中农林牧渔业比重的调整和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动。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数量结构的调整,还包括质量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农村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农业内部,改变了长期以种植业为主的生产结构,初步形成了能够体现“山、海、田、名、优、特”为特点的农业生产结构。林牧渔业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991年农村非农产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辽宁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辽宁省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分析研究辽宁省的水稻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辽宁水稻生产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出发,对辽宁省水稻生产的历史轨迹、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因素潜力进行评价,探索辽宁水稻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贸易改革创新的重要战略,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构成,推进"一带一路"与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宏观经济背景下,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从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等方面推动农业改革,有助于实现农业外向型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重构和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其中,优化农业经营体系至关重要。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不断推进,切实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发  相似文献   

16.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升级和优化农业产业集群是各个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抓手。因此,本文在梳理价值链产业集群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发现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如:农业生产水平低、技术落后;产业龙头的经济辐射范围窄、带动性不强;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等。本文结合当前河南省农业在全国甚至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针对性建议,以期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目前我省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新局面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第三次农业结构调整 ,与前两次相比 ,这一次调整更具战略意义 ,难度也更大。这主要表现在 :1 .农业结构调整不单纯是量的增减 ,而主要是质的提高。以往的调整是在农产品总体供给偏紧的背景下 ,围绕部分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展开的适应性调整。主要是通过拾遗补缺 ,解决总量供给不足下的结构矛盾。而这一次的调整 ,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绝大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决不只是量的关系 ,而是要把数量与…  相似文献   

18.
<正>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是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关键举措。江苏省睢宁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紧紧围绕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步构建了"品牌订单+初深加工+示范基地+家庭农场"现代农业生  相似文献   

19.
李翠诗 《山西农经》2022,(24):85-87
现代高效农业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要想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文章概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业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挑战,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完善农业生产设施、重视职业农民培养、优化乡村金融环境等建议,以期为保证农业经济转型的有序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总产值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日益增加并接近饱和,然而,农业生产效率未见显著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在此背景下,文章以生产性服务融入农业生产可以有效提升重庆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逻辑起点,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提升重庆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路径。[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在分析2002年以来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投入水平和趋势的基础上,利用中间投入率等指标着重分析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的来源(供给)和去向结构性的变化,探寻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水平和内部结构的短板所在。[结果]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总体投入水平偏低,传统服务仍占主导地位,现代要素的投入不足,政府组织的作用有所弱化,农业的销售类服务需求激增,对种植业的投入是短板。[结论]通过提高政府责任、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整合农业全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供给、三产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可以优化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有效提升重庆市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