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曹春雨 《山西农经》2022,(7):24-26+53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面临人口基数巨大、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农村人口占比高、老年抚养比逐渐增大、城乡区域发展差异显著等问题。解决老龄化进程中出现的养老问题,尤其是解决收入较少甚至没有收入的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在老龄化的背景下,研究了新农保体制下的农村养老问题,分析了新农保体制下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健全农村基本养老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才能算是解决了我国人口的养老问题,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农民参加新农保比不参加新农保决策的具有明显的保障收益,但不同经济地区保障收益又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才能算是解决了我国人口的养老问题,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农民参加新农保比不参加新农保决策的具有明显的保障收益,但不同经济地区保障收益又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新农保”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提供经济支持,进而改善老人的养老质量。且“新农保”对于养老质量的改善效应,也需较长的时间间隔才能比较充分地呈现出来,因此,文章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年和2018年两期数据,运用DID与PSM-DID等实证方法,评估“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养老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显示,“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从养老质量构成变量来看,“新农保”均对其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新农保”对于农村老年人养老质量的改善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探讨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父母与子女空间距离的影响。利用CHARLS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农村老年父母新农保参与行为会促进成年子女劳动力迁移,显著提高成年子女选择县外迁移的概率,农村养老服务供养主体和供养客体间的空间距离在逐步加大,且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在稳步提高新农保制度对农村老年人经济保障的同时,国家和社会要更关注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照料问题,不断推动农村公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状况的实证分析——对山东农村的问卷调查山东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薛兴利靳相木刘桂艳一、前言目前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时期,因而养老问题将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分析研究并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计划生育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7.
刘冰  赵子乐 《农村经济》2012,(12):87-91
本文采用经济学的方法,论证了新农保能够减少农民自愿生育的子女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具有防控农村社会养老风险的能力。但长期来看,农村生育政策与新农保的双管齐下,我国农村社会老龄化问题将更为严重,养老风险更为凸显。因此,要实现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在继续加强财政支保力度的同时,协调新农保与农村生育政策的执行,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风险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相对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使人类寿命大大延长 ,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然而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人口的老龄化也将随之而来。我国已于 2 0 0 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 ,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农村却表现的更为突出。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中近 80 %为农村人口 ,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 75 %以上。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政府对城镇居民已普遍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而农村老年人则以家庭养老为主 ,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农村养老制度 ,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农村…  相似文献   

9.
我国"互联网+养老服务"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发展比较滞后。利用"互联网+"可以化解我国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支持,促进我国农村居民养老服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论述了农村地区引入"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分析了农村地区"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农村地区"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老龄化已经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做到老有所养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目标。随着农村社会养老形势的改变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变革,改革完善新农保制度,促进农村社会养老可持续发展变得愈加重要。目前,我国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政策实施效果的有效发挥。本文以该制度的发展变迁为切入点,分析新农保制度的社会效应,并探讨该制度实施存在的困境和风险,并且依据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现实,提出推动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总体幸福感和情绪幸福感两个维度衡量农村老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并根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与SEM模型检验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各个维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养老模式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养老依然是提升农村老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正逐步弱化;社会养老缺口明显,新农保虽然提高了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但是对幸福感的作用仍然有限;自我养老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高;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幸福感严重依赖于自我经济能力、老年服务设施等养老要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服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作为我国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有效的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与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但是居家养老又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境。这些问题与困境主要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养老服务理念、政府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对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优化,以期能够解决目前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困境,从而有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3.
张仲兵 《农业经济》2014,(4):103-10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情境,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以来,以家庭支持为基础的传统养老模式作为农村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在缓解农村养老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内部利益结构的调整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新农保"模式在我国的不断推行和深入,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陈睿  边恕 《农业经济》2023,(9):91-93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目前存在着缺少全面的老年医疗服务政策、老年生活保障政策效果不佳、精神慰藉服务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基于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地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农村地区多元化养老服务水平、建设“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农村互助养老为辅”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郁杨  陈东 《农业技术经济》1985,(收录汇总):82-99
本文从机会不平等这一创新性视角出发,基于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CHARLS基线调查微观数据,采用PSM-DID模型探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对城乡之间老年健康公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健康机会不平等,2011—2018年机会不平等程度有所下降,且老年群体较之中年群体降幅更大;新农保政策显著缓解了城乡户籍造成的老年健康机会不平等,这一结论在更换匹配方法、调整研究样本、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新农保政策的缓解效应存在明显的群体异质性,中等收入、得到更多家庭养老支持和健康状况更差的老人受益更多;新农保的政策效果在短期内随着养老金领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但从更长时间维度看政策持续性尚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完善同农村人口养老问题紧密相连。该文归纳出部分地方人户分离难以参加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和基础养老金设计缺乏调整机制,政府财政补贴低,补贴机制不完善,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障的配套衔接政策缺失等问题,提出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女性化"、"老年贫困化"趋势下产生的农村"贫困女性化"。农村老年女性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精神慰藉均处于相对劣势,关注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的贫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实施精准扶贫、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CLHLS (2014)的调查数据,从生命历程视角出发,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农村老年女性贫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一方面,农村老年女性的经济贫困、健康贫困、精神贫困等现状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农村老年女性在生命历程中的累积弱势会加剧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健康贫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的逐渐老龄化,中国即将面临巨大的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本文主要验证健康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本因素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运用CHNS数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①随着健康状况的改善,居民的劳动参与显著增加,贫困发生显著下降。此外,相对城镇居民和青壮年农村居民而言,健康对农村老年居民贫困的影响更加显著。②健康状况的改善能够提高农村老年居民的福利比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农村地区健康基础设施和医疗保障的投入,是减缓农村老年贫困和应对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的抚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社会养老最大的难题在农村,是因为农村的养老基本上靠家庭赡养,他们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引发日益严重的农村养老问题,增加着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在城乡融合战略视野下为农村发展和培养更多急需的实用性人才,已经成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需求动向,并对其培养机制做深入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