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美贸易战日本失败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日美贸易战,最终以日本失败告终。任何事物发展和变化都源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日本在这场贸易摩擦博弈中铩羽而归,外因是美国主导对日经济政策强硬化,内因则是日本缺少大局观,没有从战略角度处理当时的问题。研判日美贸易战,理清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如何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对于更深刻地认识中美经济关系和中国经济现状,是会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席卷世界各地的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目前仍在发展与深化之中。我们不应低估这场始发于美国、蔓延到全球的危机的严重性,它至今也许还没见底,未来冲击波还可能连连不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场金融领域的危机,很可能诱发以外交事件或战争方式转嫁危机的各种阴谋与冲动,危机的源头——美国还在发出这样或那样不详的信号,人们不得不对更坏后果有更充分的思想准备。当然能否出现大规模战争,现在也无法做肯定的结论。毕竟危机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结果的可能性都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国际政治的层面来看,金融危机持续时间的长短、后果的烈度等,正在对国际政治版图产生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曹彤 《环球财经》2010,(4):40-49
美国已经发起了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货币战争。这场战争的本质,是美国与中国30年力量消长的总较量,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总决战。鉴于这场战争对于中国未来盛衰兴旺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暂时放下“韬光养晦”之道,勇敢地合纵连横,主动出击,打一场全球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4.
美国为什么要发动对伊拉克战争,这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后,以至在战争结束之后,人们都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为美国开列的各种理由中,包括铲除恐怖主义、捍卫国土安全、推翻独裁政权、争夺石油利益、确保美国中东霸权、改造伊斯兰世界、发泄对“9·11”袭击的愤怒、振兴美国经济、巩固单极世界等等。这些理由概括起来反映了美国国家利益的三大核心内容: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价值利益。每当美国发动或卷入一场战争时,无论从动机还是结果看,都会涉及维护和扩大以这三项基本利益为内容的国家利益。我们不妨追溯远一些,为什么美国要进行1898年的那场…  相似文献   

5.
美国为什么要发动对伊拉克战争,这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后,以至在战争结束之后,人们都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为美国开列的各种理由中,包括铲除恐怖主义、捍卫国土安全、推翻独裁政权、争夺石油利益、确保美国中东霸权、改造伊斯兰世界、发泄对“9·11”袭击的愤怒、振兴美国经济、巩固单极世界等等.这些理由概括起来反映了美国国家利益的三大核心内容: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价值利益.每当美国发动或卷入一场战争时,无论从动机还是结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科技发展迅猛 ,现在人们已经清楚的看到 ,全球高科技热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真正的世界战争 ,这场经济与技术的战争空前激烈 ,此起彼伏 ,残酷无情 ,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也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化发展与现状(1)在高科技发展过程中又是美国第一。20世纪90年代是令美国人欢欣鼓舞的10年 ,在大国演义的全球舞台上 ,美国第一个占据高科技制高点和登上了知识经济的快车 ,90年代以来 ,美国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都双双走低 ,出现的经济现象 ,使得传统经济理论一时难以解…  相似文献   

7.
一、美国由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变为革命者21世纪初的世界正在酝酿着重大变动,伊拉克战争很可能被未来的历史证明是这场重大变动中的一个关键事件。所谓的“重大变动”主要是指美国的世界角色在转变,它正从一个现存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变成谋求改变现存秩序的“革命者”或“改良者”。这种改变角色的意图在布什政府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和冲动,没有这种冲动就不会有伊拉克战争。近些年来,美国媒体和有关的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帝国主义政策”这个概念。在美国比较专业的话语中,它通常根据的是经典的现实主义理论的定义。这种理论认为,对外政策有两种…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是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这是一段民族灾难史的首页.太多太多的痛苦、屈辱和义愤熔铸于其间.然而,当我们超越这场战争来看待这场战争,不能不承认: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战争相比,这场由几次沿海战斗组成的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所造成的破坏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针对伊拉克战争的反思大多是负面的,人们倾向于指责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做错了什么,以及哪些人、什么时候做错了.这种情况可以理解,特别是201 4年伊拉克局势急转直下,再次引发人们对伊拉克战争意义的思考.不过,本文看待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我们全面衡量了伊拉克战争对美国国家安全结构——主要是军事情报部门组织和政策的变化,发现尽管在过去十年里华盛顿充斥着痛苦的批评,但这场战争仍将帮助美国更好地应对类似的局面(如阿富汗).虽然我们也沮丧地发现,美国缺乏在战区进行长远政府机构改革的能力,但对美国自身而言,这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糟糕.  相似文献   

10.
邱永峥 《东北之窗》2010,(14):64-64
6月7日,美国迎来其军事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这一天,阿富汗战争历时整整104个月,超过越南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漫长战争。没有人知道这场曾经被奥巴马许诺马上结束的战争到底什么时候结束,到底还有多少美国军人要被送去阿富汗,甚至连这场战争的原因也开始模糊。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美国为什么要对伊拉克动武 透过现象看本质,美国急于对伊动武,非打这场战争不可,从根本来说,是为了维护美国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即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维护在美国治理之下的世界和平,从而维护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单超独霸地位。这是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9.11”恐怖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所极力推行的全球战略。可以说,发动对伊战争,乃是实现美国这个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欧光伏贸易战在多方斡旋之下还是拉开了大幕。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个人正站在幕后,拍手称快,迫不及待地想庆祝胜利。这个人就是本次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事件背后的最大推手、全球太阳能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德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olarworld的老板弗朗克·阿  相似文献   

13.
一、美国由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变为革命者 21世纪初的世界正在酝酿着重大变动,伊拉克战争很可能被未来的历史证明是这场重大变动中的一个关键事件.所谓的“重大变动”主要是指美国的世界角色在转变,它正从一个现存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变成谋求改变现存秩序的“革命者”或“改良者”.这种改变角色的意图在布什政府中表现得……  相似文献   

14.
赵伟 《浙江经济》2009,(18):27-27
美国针对中国输美轮胎的“特保案”,正在引发中美之间一场有限的“贸易战”,这一点不容置疑,现在需要留意的只是贸易战的范围了。可以预料的是,无论此次贸易战的范围是大还是小,在目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大环境下,其坏的“示范效应”不可低估,由此对中美双方利益的负面影响亦不可低估。贸易战没有赢家,这一点已为以往同类案例所一再证明!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开始应对欧盟对中国鞋反倾销案,2009年开始应对中美轮胎特保案,2012年开始应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案……面对来势汹涌的贸易摩擦浪潮,我国在利用WTO规则捍卫国家利益、产业利益和企业利益方面,已愈发成熟、自信。"即便有贸易战,我们也不怕。现在欧洲经济这么差,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跟我们打贸易战。"一位业内专家说。  相似文献   

16.
从2001年4月30日晚开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网络上激烈地进行着,这便是由中美撞机事件引发的中美网络黑客大战。这场由美国少数黑客发动的、以互相破坏对方国网站的大战在持续了一周多后,于5月9日零时,中国黑客组织宣布停止反攻。据称美国有1000多家网站被中国黑客攻破,而有消息称,被"黑"的中国网站的数量要远  相似文献   

17.
一、大战略原理是从战略行为方式判断美国动向的根本途径 北京时间10月8日午夜,经过比大多数人的预料都长的准备阶段,美军终于偕同英军对本·拉登在阿富汗的训练营地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军事打击.至此为止,美国广义的反恐怖主义战争已经进行了近一个月,而10月8日所标志的,是这场特殊的战争在军事上的真正开始.因此,现在是谈论美国政府关于这场战争的大战略的时候了.当然,由于这场战争在军事上适才打响,所涉及的问题又异常复杂和富含变数,并且具有不少或许可称史无前例的新颖之处,况且大部分内幕中的决策信息被严格保密,因而现在要予以谈论必定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和笼统性.然而,不试图从大战略的高层次和全局角度来概览和透视,就不能较深切地理解和评估9月¨日以来美国政府的政策行为,不能较准确地预计它今后的基本战略动向和战略素质高低,也不能较周全、较敏锐地把握国际关系的局部重组趋势,从而较妥当地构思和贯彻我们自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资》2010,(10):6-6
有很长一段时间,朝鲜战争在美国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少提到这场战争。尽管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未能以胜利而结束的战争。  相似文献   

19.
1996年6月17日晚8时,当西装革履的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石广生和身着中式对襟上衣的美国代理贸易代表查伦·巴尔舍夫斯基的双手握在一起以后,中国人笑了,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大概也长松了一口气。一场一触即发的中美贸易战烟消云散,这场贸易战的导火索——中美知识产权问题也在中美双方的握手言和之中得到初步解决。长达十年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近期来,随着国内国外经济持续走低,大众消费力不断锐减,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保存自身,各大中小型企业纷纷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市场价格战。价格战的蔓延已不仅局限于某一行业或某一些局部企业,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卷入了这场波澜壮观而惨烈的战争中了。那么价格竞争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究竟有何影响?中小企业又该如何正确对待价格竞争?对这些问题,笔者有一些个人的看法。要想真实而全面地了解价格战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我们便不能不提出几个实例来分析一下,从此我们便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该如何慎重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