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基于江苏金湖、太仓和上海松江的案例,考察不同模式中村集体参与对农地规模经营形成与运行中交易费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农地规模经营的形成中,由于缔约频率与主体的差异,“农户+规模经营主体”模式的协调费用要略高于“农户+村集体+规模经营主体”和“农户+村集体”模式。(2)在农地规模经营的运行中,由于村集体对农地剩余控制权的掌握程度不同,“农户+规模经营主体” “农户+村集体+规模经营主体” “农户+村集体”三种模式的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履约风险依次降低,但是“农户+村集体+规模经营主体”和“农户+村集体”两种模式中的村集体存在侵占其他主体权益的风险。研究结论:村集体参与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农地规模经营模式形成和运行的交易费用,但同时可能会增加不同经营模式运行中侵占其他主体权益的风险。建议引导与鼓励村集体参与到农地规模经营中,并强化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的监管和防范,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经验。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园是推进库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唯一选择,建好、管好、运营好生态农业园项目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库区生态农业园项目的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出企业法人主导型、事业单位法人主导型、机关法人+企业法人联建型3种建设方式,以及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品销售企业、企业+基地+农户+科研院校4种运营模式,并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方式和不同运营模式的优劣势,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为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提供模式借鉴和改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完善和优化农机服务体系是中国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路径。本研究重点从组织变迁视角对农机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评价和比较,并结合农业经营主体分化趋势及由此引发的服务需求变化,探讨服务体系的优化问题。研究结论概括如下:农机服务主体总体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态势,但由于在经营特征和发展适应性等方面的较大区别,各类农机服务模式之间并非完全竞争替代,还表现出一定的服务功能互补;农业转型和经营主体进一步分化都引发了农机服务需求总量和结构的深刻变化。优化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议如下:逐步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农机服务补贴政策;加强对规模化服务主体的优惠扶持;扶持有实力的本土化服务主体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政府环境政策压力和绿色农产品需求使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成为未来发展方向,然而现有以个体农户为主要管理单位的生产模式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的组织来进行指导与监督,导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管理随意性提高,而合作社专业化组织管理特征具有引导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可能性。文章基于广东、广西两省2018—2019荔枝种植户调查数据基础上,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分组回归检验分析合作社参与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影响效应。结果证明:合作社参与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社水准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影响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见,合作社应确保维持良好的资质水平,从而保障在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中始终处在前沿位置。在此基础上应积极鼓励农户合作社参与,改善农业种植环境,努力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农村,使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有组织可依。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全面了解中国牛肉可追溯体系建设概况的基础上,以大连雪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依据深入企业和农户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研究公司+农户模式下牛肉可追溯体系参与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就企业对农户的激励机制和农户对企业的反馈机制两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大连雪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司+农户模式总体来说是一种共赢的模式,但还存在农户养殖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反馈给企业或者得不到有效答复和解决等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作为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农地股份合作制能够克服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模式的弊端,对于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集体产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海模式、苏南模式和北京大兴模式三大典型范例的比较研究,挖掘其共性规律及个体差异,探讨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京郊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链、辽宁辉山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北京通州观赏鱼产业链三个典型农业产业链构建实例的分析,归纳得出生产部门延伸、加工部门推进、服务部门引领三种农业产业链构建模式,并分别针对三种产业链构建模式特征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打造农业产业链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多元、包容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色与优势。鼓励不同主体发声,满足不同群体对信息的需求,是新媒体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也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发展路径。农业新闻,面向的是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受众范围特定,但是因为农民自身视野局限,文化素养不高,对新闻的关注度偏低,也使农业新闻的受众群体小众,受众表达渠道有限,也因此而成为不受重视、不被看好的新闻类型。对于农业新闻,不仅在传统媒体上开发挖掘程度不高,在新媒体上也较少能够觅得踪迹。但这并不意味农业新闻没  相似文献   

10.
数字农业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网易味央猪的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法,对网易味央猪数字农业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发现其经历了生产模式探索和经营模式探索两个阶段,进而依次从生产和产业经营层面,将网易味央猪模式与传统生猪养殖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农业模式创新是由以"产品"为核心,高效生态的数字生产模式和以"消费者"为中心,全产业链衍伸的数字经营模式组成的。并进一步归纳出数字农业模式的发展路径为以农业生产为根本,推进生产模式变革;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推进消费模式变革;以供应链整合为基础,推进经营模式变革;以产业融合为方向,推进产业模式变革;以组织化水平提升为支持,推进能力变革。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帮助农民解决经营规模狭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更大规模效益的有效组织形式。但由于在资金、人才、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本文以辽宁曙光农业专业合作联社为例,探讨企业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的运作机制和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业产业化两种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农场+农户”是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典型模式,有其自身特点。在实践过程中,围绕涉农上市公司,新疆逐渐形成了“公司主导型”和“农场主导型”两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特点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于两种具体模式的比较分析,有利于促进新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一、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与特点(一)区域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与内地省区相比,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三大明显优势:一是农业资源优势。新疆农业资源丰富,林草资源、耕地资源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极具市场竞争力和…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促进农民增收、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学界对合作社研究的关注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构建成员参与模式影响其收入的分析框架,基于四川省672位成员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值处理效应模型(MTEM)综合分析参与模式与成员收入提升之间的因果效应,并进行分组讨论,结果表明:随着成员参与合作社的模式由消极向松散和紧密转变,其农业人均收入分别提高2.82%和4.00%,家庭人均收入分别提高3.58%和6.89%。特别地,小规模经营和低收入组成员更容易从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获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沈阳辉山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宏观环境、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孵化机制、企业进入与毕业机制和利益实现机制,认为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机制以"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为宜.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要以建在农业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为宜.对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效益评价应考虑孵化器带来的间接效益.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力度,允许孵化器直接对在孵企业注资,允许孵化器以股票期权、股票期股的方式获取收益,也可以以有形资产使用费折价入股,调动孵化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高等院校要普遍设立创业学学科,培养孵化器的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中主要出现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模式。本文认为,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合作社一体化模式是最优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从制度运行的角度来看,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经济绩效与农业产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紧密联系;从制度演化的角度来看,农业产业化模式呈现出由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向中介组织联动型模式和合作社一体化模式逐次演化的路径。本文最后从上述结论出发,提出了中国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需要实施的一项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比政府政策反哺、社会化反哺、农业产业化反哺、城市企业下乡反哺、新型城镇化反哺等不同的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可以发现每一种模式都是在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既有各自的不同内涵和优势,又有一些共同的功能和特征,其基本经验对我国全面开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功能开始从生产功能向休闲、生态等多功能拓展,其中创意农业有迅猛发展之势。创意农业是指把科技、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串联成完整链条,实现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型农业。近年来,我国各地创意农业纷纷尝试将不同的艺术元素与自身特色农业资源相结合,为农业发展寻找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尝试将艺术设计理念融入到创意农业发展中,对提高创意农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由梁普兴、李湘妮主编,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创新对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的效能、选择标准、转换条件,发现城镇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越高,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越倾向于嵌入式→融入式→内生式的转换路径;社区居民参与度越高,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越倾向于嵌入式→内生式→融入式的转换路径;受制于不同社区治理能力的差异性,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也呈现出相互转换的趋势。此外,从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选择、治理主体自身建设、多元主体三治融合体系建设层面提出了创新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探索有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利益联结机制意义重大。[方法]在对河南省漯河市生态循环农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成本收益方法、博弈论等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在模式构建上,提出农业企业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主体,构建了以农业企业为核心力量的企业内部自循环、企业间链条循环和区域内大循环等3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归纳了各模式的运行特点及适用场合。在利益联结机制上,阐明企业内自循环取决于循环与不循环两种方式成本的比较情况;企业间链条循环模式稳态存在的实质是各个独立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过程,各方在满足各自经济利益和环境目标需求下形成一种均衡状态,这是企业间链条持续循环存在的基础;区域内大循环既要遵从企业内自循环和企业间链条循环的基本条件,更要从区域的总体要求出发,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产业扩散效应等获得更大的效益。[结论]研究认为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要重视农业企业的作用,培养农业企业的生态意识、循环经济意识,通过系统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采用适合自身实际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并在参与主体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2000~2013年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结构及其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比较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经济水平等2个农业指标和2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差异,用以解析四川省与广东省农业经济差异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水稻等粮食为主的种植业与以生猪等肉类为主的畜牧业上;广东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粮食、水果为主的种植业与以水产品为主的渔业上。其中,种植业的增长对2省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拉动能力均是最大,四川省的畜牧业、广东省的渔业对农业经济也有一定影响,而2省的林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均为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