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0,(24):24-24
悲观预言家的最新“黑暗预测”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悲观预言家们名声鹊起。2009年,悲观预言者似乎失去了市场,而现在,属于他们的时刻可能再次来临。以下是2008年以来最杰出的悲观预言家,他们又提出了最新的“黑暗预测”:  相似文献   

2.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周刊》2010,(24):24-24
悲观预言家的最新“黑暗预测”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悲观预言家们名声鹊起。2009年,悲观预言者似乎失去了市场,而现在,属于他们的时刻可能再次来临。以下是2008年以来最杰出的悲观预言家,他们又提出了最新的“黑暗预测”:  相似文献   

3.
叶檀 《浙江经济》2010,(12):34-34
中美欧正在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数据与心理预期,展开经济争夺战。在预期经济时代,经济数据与现象有了过多的人工斧凿痕迹。中国、欧洲与美国,概莫能外。悲观的数据不值得悲观,乐观的数据不值得乐观。  相似文献   

4.
【美国“卡内基中国透视》11月10日】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已经扩大到全球范围。谈到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卡内基高级研究员盖保德对中国经济的现状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5.
吴庆 《宁波经济》2009,(6):25-25
美国银行业正处于一个倒闭的高峰,显示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还不能松懈;对19家大银行的压力测试过于宽松,得出的结果偏向乐观;损失充分暴露出来是金融危机见底的前提,隐瞒损失将推迟危机见底。  相似文献   

6.
第三季度国际金融市场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继续呈现较大的波动与调整的态势,而美国的波动性远大于预期,由于美国金融覆盖面--美元资产的效益影响较大,因而全球经济金融呈现愈加悲观的局面,潜在金融风险的隐忧有所上升,不乐观与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加大;股市下跌明显、汇率波动扩大、金价跳动不定以及石油价格超出预期,随时演变与爆发为金融危机的可能上升,金融脆弱性加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11,(17):11-11
2011年9月24日,由《证券市场周刊》主办的2011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秋季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中国金融稳定论坛将存北京隆重举行。本届秋季论坛将梳理当前全球及中闰经济形势,辨别政策方向,提出有前瞻性的问题分析及决策建议。 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全球股市崩盘。全球投资者再度体验了2008年欧美金融危机的恐慌和绝望,悲观的情绪蔓延存世界各个角落。人们认为,第二次金融危机袭来。日本是近代经济第一个失败耆,欧洲和美国或许是第二个、第三个。在此背景下,原本己露出危险征兆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标准普尔公司认为,美国经济将可能陷入一次长期的温和衰退,而且此后的经济复苏步伐将十分缓慢。美国经济增速将自2007年12月的高峰跌至2009年5月的谷底。这个预期长达17个月的衰退期,将超过10.7个月的50年期平均水平,持续时间接近始于1975年和始于1982年的两次最长衰退期。标准普尔公司还做出了比这一基准预测更悲观和更乐观的另外两种预测。  相似文献   

9.
国内动漫产业中最成功的典范之一,《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形象版权已经授权迪斯尼。对此,国内有正反两种声音,一种是乐观的,认为我们也可赚美国人一把,居然被迪斯尼看上了,实属好事;另一种是悲观的,认为居然我国当红动画片龙头大哥的版权被美国人买走了,是多么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的“非线性”影响与中美经济脱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是“非线性”的。所谓“非线性”是指,中国受到的影响要么是一种乐观的情况,要么是一种悲观的情况,二者泾渭分明,不存在“线性”关系之中的过渡情形。至于究竟会出现哪一种情况,与中美经济能否“脱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