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时至今日,挚友王石都惯于将褚时健称为“褚厂长”。熟悉褚时健传奇故事的人应该都知道,这里的“厂”指的是玉溪卷烟厂,也就是云南红塔集团的前身。 当年,正是这位幼年失怙的农家小子,让名不见经传的小卷烟厂变成了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烟草企业。在效力云南红塔集团的18年中,褚时健累积创造利税超1400亿元,但获得的报酬不足百万元。临近退休,为国家贡献了一辈子青春的褚时健,决定“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他私分了174万美元的钱财。  相似文献   

2.
1998 褚时健     
《中国报道》2008,(10):67-67
关键点 头顶无数光环的褚时健最终栽倒在经济问题上。 1996年底,中共中央纪委接到举报,对褚时健展开调查。后根据检察系统侦查,褚时健贪污的金额为700万元左右,按律难逃死罪。而在1999年初的北京两会上,十多位企业界和学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名为褚时健“喊冤”。  相似文献   

3.
王石 《民营视界》2009,(5):35-35,67
近日,万科董事长王石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万得“捐款门”,企业家与理想主义等问题,向公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王石认为,虽然觉得自己没有错,但是,为“捐款门”道歉是一种妥协,至于这种危机公关的成功与否,要让别人去判断。谈到妥协的底线,王石认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万科的董事长,王石已经很少干预公司的事务了。他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两件事上:登山和拍广告。“七大洲的14座世界高峰基本都登遍了,今年还接拍了一则平安保险的广告”。王石整天忙于私事,以至于市场上传说:万科的股票涨跌与王石的登山时间表有关。10月16日晚,刚从西藏结束攀登海拔8201米卓奥友峰的王石,出现在武汉大学经管学院的全球CEO论坛上,他首先对传言幽默了一把:“有人说,我一进山,万科的股票就跌;我一出山,万科的股票就涨。但最近一段时间,万科的股票涨势如虹,看来,我的行踪还是影响不了他们嘛!”  相似文献   

5.
王晓慧 《新财经》2008,(6):51-51
王石的“拐点论”虽然被他无数次地澄清为“在特定场合、特定背景下的表达”,但依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2008年2月的上海,王石和老潘就此话题对阵PK。面对老潘的质疑,王石微咧嘴角一笑,大有日后见分晓之意。  相似文献   

6.
正上一篇,我们谈了读书与旅行。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创业。最近,有一个弟子送了一箱橙给我,叫褚橙。送来的时候,他说这是一个叫褚时健的人种的橙,是他20年来吃过的最好吃的橙。"除了好吃以外,褚时健这个人是有故事的。"听弟子说,褚时健今年已经87岁了。年轻一辈的人可能不太了解他,但是稍微年长一点的人,都知道有一种烟叫"红塔"。褚时健是红塔集团的创业者,用了18年的时间把一个陷入亏损的小烟厂打造成了亚洲最大的烟厂,上缴利润接近1000亿元。但是由于红  相似文献   

7.
孟群舒 《沪港经济》2012,(12):10-10
这几天,地产大佬王石成为热门话题。淡出商界海外游学两年后,王石以这种方式重归人们的视野。在各路媒体的报道中,长江商学院作为两人相识的起点,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大红大紫。王石的所作所为是个人的选择,但是商学院却难以逃离舆论的漩涡。微博上疯传的是“长江商学院2013级EMBA报名结果出来了,没有男生”……消息并不真实,但在夸张的表达中,读出来的是对商学院的辛辣讽刺。  相似文献   

8.
在三九集团老总赵新先去职“隐退”一年半之后,却传出他在北京被拘的消息。这是继褚时健、李经纬之后,中国另一位“一个人的国企”掌门人再次遭遇悲剧性结局。  相似文献   

9.
盈盈 《新财经》2008,(7):10-13
王石、潘石屹,他们真的不同。八年了,潘石屹,微笑着还是那个微笑;王石呢,坚持的还是那个坚持吗  相似文献   

10.
寻找褚时健     
张程 《新财经》2009,(3):20-21
当地居民基本不愿意向记者透露褚时健的情况,他们似有意无意地在保护着这位年过八句的老人  相似文献   

11.
人物     
王石:强势回归 王石日前在香港的一次公开演讲中特别强调自己的身份“万科还是于石说了算:”  相似文献   

12.
心理不平衡褚时健伸手终被捉褚时健曾扛着半个云南财政。这个大柱子1月20日折了,褚被判无期徒刑。对于褚,不论民间还是官方,都以不同方式寄予了同情。褚时健等3人共同贪污355.1061万美元,请分得174万美元,按当时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约1300多万。仅此一罪,据说可以判五六回死刑了,但只是无期。法庭的解释是:‘鉴于他有自首和重大检举主动表现,以及赃款已全部追回”等,如果硬着心叫起真来,难道凡是赃款全部追回的罪犯,无论数额多么巨大,都可以免于死罪了吗?而现代法学原理是不主张“将功抵罪”的。但众人是硬不起心的,盖因褚功…  相似文献   

13.
王石、张朝阳这样一批热爱登山的富豪,或多或少当了户外运动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4.
万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知名企业.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万科的领头人王石,是典型的“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沐浴着理想主义教育而成长起来的代表性人物.在他身上能感受到理想主义的激情。十分难能可贵的是.王石不同于那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者.他能把理想与现实结合得那么好.不停地超越自我.努力地探寻人生价值.将自己的理想在做企业的过程中不断地付诸实现。他撰写的《道路与梦想》(中信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正是讲述自己追逐梦想、实现理想的过程。记述了自己如何创业.又如何带领万科员工走过二十年的风雨历程。这其问有王石自己的人生体验.有万科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而更多地则是讲述了中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时期.万科是如何坚持行业操守.做诚信守法的规范企业。王石与万科的故事.是一个企业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成功的故事.它能给予读者许多有益的启示与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褚时健,冯根生个案为例,分析了人力资源产权的性质,界定,保护和实现,并探讨了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创新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财经》2008,(5)
2008年2月3日,万科董事长王石和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上海第一财经《头脑风暴》节目演播室进行了一场楼市大论战。王石说,现在是楼市的一个拐点,建议三四年后再买房。潘石屹说,不能盲目抛拐点论,一定要买房。三个月后,潘石屹改口同意王石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烟王”褚时健丑闻的披露使中国的企业家及经济学家们,在1998年着实震惊了一番。 此类事件的不断出现,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对国企的监督失控,也意识到了分配体制改革滞后带来的弊端。 “权钱交易”使一部分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介入资源分配,轻而易举便可暴富。而对于苦心经营多年,使烟厂几乎变成“印钞厂”的褚时健,仅让他拿工资和年终奖,尤其是想到退休后将不再拥有支配资金的权力时,他当然内心不能平衡。没有与其个人价值相对等的分配制度,付出与得到的不成正比,自然而然,褚时健当然要捞取灰色、黑色收入。  相似文献   

18.
心理不平衡 褚时健伸手终被捉 褚时健曾扛着半个云南财政。这个大柱子1月20日折 了,褚被判无期徒刑。 对于褚,不论民间还是官方,都以不同方式寄予了同情。褚时健3人共同贪污355.1061万美元,褚分得174万美元,按当时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约1300多万。仅此一罪,据说可以判五六回死刑的了,但只是无期。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一批由中国专业登山,企业家,公务员组成的登山队,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这是为纪念人类登上珠峰5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民间登山活动。与此同时,英、美,新西兰、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的登山队也将在珠峰南北同时开始攀登。深圳名企业家王石是中国登山队的成员之一。3月24日,在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他那间装饰着好些登山照片的办公室里,王石述说着登山之于人生。前一天,他刚刚从北京怀柔登山训练基地回到深圳。  相似文献   

20.
书讯·人文     
《道路与梦想——王石自传》王石在自传中首次坦率披露心声,20余年企业管理生涯中的起伏跌宕、追求“生命在高处”的激情与梦想,在书中——娓娓道来:198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