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邵大力 《魅力中国》2014,(24):81-81
余额宝不仅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使金融业形成了跨界经营,并且对整个银行业进行了搅动,对银行存款、理财项目等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影响。正是这样,很多研究者开始注意余额宝。本文主要分析了余额宝产生和发展,余额宝的优势,余额宝存在的风险,余额宝对银行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影响,余额宝对我国银行传统金融机构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环球财经》2014,(1):190-191
2013年6月,阿里巴巴支付宝正式推出了“余额宝”,引发了一轮互联网金融风暴。在一般人看来这简直就是“逆天的节奏”,明摆着和银行抢生意。很多观察家认为“余额宝”轻松地废了银行的垄断,革了传统银行的命。这一擦边球,打出的是新信息经济对于传统服务业带来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3.
上期杂志中,拳刊专栏作家钮文新发表《“余额宝”们欺负的不是银行,而是你的钱包》一文,引发金融及互联网业界人士对余额宝是否应被取缔的热议。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这场争论,理清余额宝究竞有何“邪恶”之处,银行业针锋相对展开的“货币战争”又有何胜算?本期特刊发钮文新借本刊回应关于取缔余额宝的质疑,并特邀知名评论人詹国枢、文显堂对此予以点评。  相似文献   

4.
余额宝大战     
吴红毓然  杨璐  蒋飞  张冰 《发展》2014,(5):24-27
正银行作为余额宝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决定要发动一场价格同盟,打压余额宝,能否成功?春天刚开始,由"取缔"余额宝的极端意见打头,货币市场基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商业银行的战争正式摆上台面。阿里巴巴旗下"天弘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俗称余额宝)仅仅成立八个月,规模就要冲破5 000亿元,这相当于2013年10月中国全部1 000家村镇银行的总资产!  相似文献   

5.
李倩 《中国经贸》2014,(8):123-123
余额宝的出现以及它所取得的良好的市场反馈,活期存款的大额流失,银行资金成本的变相提高,让一直是金融业“老大”的银行再也坐不住了。随着余额宝等互联金融产品的发展日渐白热化,商业银行资金面临分流的巨大挑战,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得到发展改革自身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启示,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余额宝掀起的网络金融浪潮,在几个月里将传统银行冲击得手忙脚乱。互联网公司纷纷跟进,传统银行却自顾不暇,优劣对比已十分明显。去年,银行业高管们还认为,“余额宝”们还不成气候,但没想到,“狼”已经杀到跟前了。  相似文献   

7.
为捍卫利差而封杀“余额宝们”是不明智的。要想双赢,进而引领金融的未来,银行最好能与“余额宝们”真诚合作。“余额宝们”聚集的社会闲散资金,可以弥补银行的流动性不足。银行应主动迎接改变和创新,尽早为利率市场化做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一周,金融圈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余额宝该不该取缔。余额宝到底是互联网金融创新下的普惠金融还是寄生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并推高实体经济成本?这一轮甚嚣尘上的争议源于著名财经评论员钮文新的一篇《取缔余额宝》的文章。并在余额宝团队诙谐的回复中被各路"专家"推演至高潮。2月25日,《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论战"肇事者"钮文新,详解其质疑余额宝的逻辑链。  相似文献   

9.
在这场有关监管博弈中,银行以资金安全为名,监管以大局稳定为名,马云以亿万网民为名。第二季度对于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来说将是非常敏感的时点。  相似文献   

10.
孙晓兵 《新财经》2014,(4):60-63
余额宝与银行之间的利益之战已经打响。面对快速发展的余额宝,银行最终采取了封杀手段。3月下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陆续下调了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使得通过支付宝的购买余额宝的数量变得非常有限。建行、工行用户每日购买余额宝的额度从5万元下降为5000元,每月限额均下降至5万元;中行、农行用户每日购买余额宝的额度从5万元下降为1万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余额宝自身运作特点、余额宝等新型互联网理财产品对传统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余额宝等新型互联网理财产品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阿里余额宝的成功上线,给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的传统金融理财带来了重大挑战,同时也改变了第三方理财机构在金融领域的战略格局。本文以阿里余额宝为例,对其发展现状以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进而提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宇天 《中国西部》2013,(25):80-83
6月13日,阿里巴巴推出可将支付宝中的闲置资金用于购买某款货币基金的“余额宝”,受到用户广泛欢迎——上线仅一个月,“余额宝”汇集的资金规模即已突破百亿元. 在“余额宝”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金融+互联网”的模式被对手快速“复制”—— 6月26日,天天基金网推出一款名为“活期宝”的产品,用户充值“活期宝”除能享受货币基金的收益外,还可用其归集工资卡储蓄,实现“余额转卡”; 7月18日,新浪推出“微银行”服务,用户可在新浪微博的“微银行”上办理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 一向“低调”的微信也卷入这场“互联网金融大战”——华夏基金在微信平台上推出“小华小夏”交易账号,华夏基金用户可在微信上直接下达交易指令.  相似文献   

14.
詹晶 《特区经济》2014,(6):20-22
余额宝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拉开了银行业改革转型的大幕。有人把余额宝比作鲶鱼,搅活了金融业的死水,对银行提出了诸多挑战,倒逼银行开展创新转型。从现象上看,余额宝挤压了银行的利润空间,拓宽了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了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从深层次看,余额宝凸显了中国银行业的转型之艰,折射出中国金融业的一些问题,对金融监管部门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刘享 《浙江经济》2014,(5):12-12
因为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钮文新“取缔余额宝!”微博的推出,引爆了公众和媒体一场关于余额宝生杀予夺的激辩。这是件好事。 记得去年9月间,我曾以“互联网金融:‘体制外’健康成长?”为题,谈过载对余额宝之类金融创新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全民理财的时代。如果你有1万元,通过银行活期存款,一年的利息只有35元,但通过余额宝,1万元一年或许可以产生收益300元至400元。支付宝联合天弘基金近日推出的"屌丝理财产品"——余额宝,让部分即使对理财一窍不通的人群也开始理起了财。但在风险管控极为严格的金融业,余额宝不会不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其上线几天之后,证监会就要求余额宝部分销售支付结算账户应向监管部门补充备案,逾期未进行备案的,将根据相应法律规定进行调查处罚。余额宝的推出,提示了互联网金融的新方向,也让阿里巴巴的金融战略现端倪。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全民理财的时代。如果你有1万元,通过银行活期存款,一年的利息只有35元,但通过余额宝,1万元一年或许可以产生收益300元至400元。支付宝联合天弘基金近日推出的"屌丝理财产品"——余额宝,让部分即使对理财一窍不通的人群也开始理起了财。但在风险管控极为严格的金融业,余额宝不会不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其上线几天之后,证监会就要求余额宝部分销售支付结算账户应向监管部门补充备案,逾期未进行备案的,将根据相应法律规定进行调查处罚。余额宝的推出,提示了互联网金融的新方向,也让阿里巴巴的金融战略现端倪。  相似文献   

18.
正1月16日,腾讯与华夏基金共同开发的微信理财通正式上线。腾讯选择与华夏基金合作,是想在由余额宝引领的互联网金融投资商机中分一杯羹。互联网企业染指金融,银行、基金公司进军互联网,让原本互不相干的两个行业相互跨界和博弈,互联网金融,已经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眼花缭乱的现金宝、活期宝、百度百发等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19.
刘胜军 《中国西部》2014,(14):96-97
<正>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自上而下的改革顶层设计的同时,另一种力量在自下而上地改变着中国,它就是互联网。余额宝从0到2500亿元仅仅用了200多天,从2500亿元到4000亿元,只用了大约30天,极具冲击力地印证了马云那句警言:"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不仅是阿里巴巴的余额宝,腾讯的微信支付、发红包,如雨后春笋一般的P2P网络贷款,都在预示着互联网颠覆式改变金融格局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被视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的年份里,注定热闹不断。就在整个金融圈还在消化“余额宝神话”和马云那句“我们要改造银行”的壮语豪言时,李彦宏又闯进门来,而马化腾则怀揣着一手好牌在门口观望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