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对人力资本重要性的认识基本还处于定性阶段,这极大地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本文着重研究人力资本计量问题,在总结人力资本常用计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一种新方法--改进完全价值法.在设计计量模型时,以产出为基础,充分注意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创造剩余价值中的共同作用,把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模型构思为人力资本的补偿价值+利润中属于人力资本的部分,并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利润进行分割,在此基础上考虑员工类型、企业类型、企业投资、员工服务期限等因素,对模型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价值角度将生产要素概括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两个方面,并按照这两个方面对企业人力、物力创造的贡献价值进行分离。在此基础上对分离的必要性及其分离模型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通过分离模型分别反映人力物力各自创造的贡献价值,为计量人力资本群体、个体贡献价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李世聪 《会计之友》2008,(10):13-15
笔者从价值角度将生产要素概括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两个方面,并按照这两个方面对企业人力、物力创造的贡献价值进行分离.在此基础上对分离的必要性及其分离模型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通过分离模型分别反映人力物力各自创造的贡献价值,为计量人力资本群体、个体贡献价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现有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把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分为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四大类,并设计相关指标体系对其价值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现有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把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分为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四大类,并设计相关指标体系对其价值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特点分析了人力资本计量的难点,在对传统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计量模型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模糊性计量来衡量人力资本价值,以较为确切地衡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人力资本当期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并深入企业进行实证检验,以检验所构建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一、中国特色人力资本当期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构建人力资本会计计量一直是人力资本价值研究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难题。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人的未来价值和内在价值进行评估,而人的未来价值和内在价值实质上是难于准确评估和计量的。我们对国内外设计的多种模型进行了实证测算,测算结果与实际均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认为人力资本在劳动中创造的价值体现人力资本的内在功能,并通过创造…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辽宁省辽阳市饲料养殖行业公司中小型样本公司的实际资料,对现有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并作了修正,得到了比较科学的符合样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9.
屠芳 《会计之友》2008,(12):18-20
本文根据辽宁省辽阳市饲料养殖行业公司中小型样本公司的实际资料,对现有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并作了修正,得到了比较科学的符合样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研究人力资本在会计核算中的计量问题非常必要。本文从产权交易的角度思考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问题,通过阐述产权交易条件、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类型等相关理论,论述企业应对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如何进行计量,并探讨不同产权交易中的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模式,以期全面反映人力资本价值,体现人力资本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侯莉颖  何俊 《价值工程》2007,26(5):165-168
自进入知识经济以来,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未来价值创造的作用日趋明显。目前学术界对于无形资产的涵义尚未有统一的认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综合目前对于企业无形资产、知识资产以及人力资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无形资产是区别于有形资产且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益的总和;回顾了几种常见的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后,提出了属于间接测量法的CIA法,该方法建立在无形资产的价值最终将体现为企业运用有形资产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的基本思想之上,同时给出了应用CIA方法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详细步骤。接着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CIA法测量出了样本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最后,指出了CIA法的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网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价值工程》2007,26(11):32-35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对于企业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从知识视角出发提出了智力资本价值网络的概念,分析了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并构建了智力资本价值网络内的知识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美国标准普耳(S&P 500)健康医疗公司2001年至2004年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建立企业智力资本价值模型。根据相关理论,将影响智力资本价值的因素分成创新资本、客户资本、人力资本和运营流程资本。研究发现,创新资本、客户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价值提高的正相关趋动力;运营流程资本则具有调节影响作用;具有高额运营流程资本的企业必须提升客户资本,增加智力资本,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风险投资组织形式,具有不同的投资效率。基于对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这两种组织结构的运作机制进行简要分析,并根据收益期望值模型,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方法,论述了创业投资的组织形式,认为有限合伙制是较好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ismiss the traditional contingency argument that corporate staff should have minimal involvement with the decisions that its divisions make, because predictability, which underlies this contingency logic, is erroneous for most large corporations at this time. We offer an alternative theory of corporate involvement for the M‐form: under unpredictable environments greater interdependence of corporate staff with divisional operating decisions may be necessary to create value for the corporation. Since corporate staff cannot be involved in all divisional affairs, we empirically explore when corporate involvement is most likely. Building on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the strategy literature, we reason that corporate staff may selectively involve itself in business level strategy and operating decisions when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signal threats to effective inter‐divisional coordination 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for value creation. To explore this topic, we surveyed corporate managers of Fortune 500 companies. The results suggest some initial support for our theoretical argument: corporate staff is more likely to involve itself in business‐level decisions for uncertain products. We further find that when corporate staff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apital investments used for the divisional venture, it is more likely to guide and influence product strategy decisions and inter‐divisional conflicts. We do not find, however,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specialized assets or brand‐name reputation trigger corporate involvement.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are further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从智力资本投资和资本累计的视角,对智力资本及其各要素的价值创造行为进行分析,构建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的会计度量模式,并对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中的核心要素;企业智力资本的形成是企业长期投资不断累积的结果;以现金流量作为企业价值度量指标可以很好地解释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性,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智力资本各要素的作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价值能否得到合理的补偿,不仅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程度,而且影响着新一轮的人力资本运动,即新的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使用。我国人力资本价值补偿机制尚不健全,人力资本价值与收入分配之间并未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劳动者地位虚化与人力资本产权缺损,是我国人力资本补偿机制不健全的根源所在;相应地确立人力资本收益权,则是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合理补偿的根本途径;而人力资本股权化,又是确立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具体体现。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对象主要是企业中处于关键技术岗位和重要管理岗位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完善人力资本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对最优资本结构衡量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资本结构研究文献的回顾和评析,试图探寻最优资本结构的衡量标准及其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然后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衡量标准入手,分析得出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念下,息税前收益代表了企业的价值,而其最优资本结构的衡量标准应是各种投入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最后笔者对投入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给予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Pulic模型、智力增值系数(VAIC)和其与其他业绩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深入剖析了智力增值系数的真正含义。结果表明智力增值系数中的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与Skandia导航仪和智力资本研究界一般所定义的含义不同,并且VAIC不是用来量度智力资本的价值,而是量度智力资本所创造的价值,是一种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衡量价值创造的业绩衡量指标,是对现有的业绩衡量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价值与企业高管薪酬模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莉  方勤敏 《价值工程》2009,28(4):57-59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化进程的加快,人力资本管理理念已逐步引入到国内企业中,相应地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其薪酬问题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高管薪酬的结构和制定依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国内企业在这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笔者从人力资本价值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本价值实现过程与薪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并据此构建了相应的高管薪酬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