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编辑同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超市和个人理财中心这种集储蓄、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于一身的"一站式"服务越来越受到客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民众理财观念的更新 ,人们对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金融网点所提供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百姓需求。人们呼唤金融部门更新服务理念 ,要求提供更为周到全面的金融服务 ,农行百家金融超市的闪亮登场正是顺应了这一需求。农行百家金融超市开办至今已一年有余 ,其运作状况及受欢迎程度如何 ,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笔者就农行广西区分行营业部四家金融超市的经营情况 ,谈些粗浅看法。一、金融超市业务发展现状2 0 0 1年 9月 1 6日 ,农业银行百家金融超市在全国百余个城市正式对外开放 ,…  相似文献   

3.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银行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客户的事业发展阶段及收支变化状况,做出针对性的个人财务管理方案,为客户正确处理财务提供专业建议,协助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金融服务。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逐步提高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中心”,“个人理财工作室”、“金融超市”悄然兴起,个人银行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个人理财已成为金融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郑小新 《现代金融》2006,(10):46-46
发展理财业务是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和改善收入结构的有效途径,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一是抢挖高端个人客户资源,为理财业务的拓展打下客户基础。通过细分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提高贵宾客户对农行的依存度。二是支行应尽快建立理财业务部和理财中心或理财工作室,负责产品研发和整合,组织产品营销,突出金融超市这个亮点,依据金融超市建设“个贷中心”和“理财中心”。  相似文献   

5.
“金融超市”不是指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方式,而是一种理念,它超越了金融产品与金融产业的范畴,改变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传统沟通方式,体现了现代商业银行服务思维的变革,是金融业直接服务替代传统服务方式的迂回路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理财观念的不断更新,功能单一、服务手段落后的微小银行已日益受到严重的冲击,发展功能完善、手段多样的“金融超市”已成为农业银行更新经营理念、拓展业务空间的必然。  一、引进“自助式”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自由、舒适的服务“自助式”服务模式是指银行客户不需要银行职员的面对面服务,而是…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金融超市”——这一红极一时的金融服务代名词,倾注了多少农行人的汗水和心血,多少农行人也为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如今,当我们全行上下正声势浩大地宣传“伴你成长”的战略品牌时,“金融超市”品牌似乎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面对曾给农行人带来无尚荣耀的金融服务窗口,笔者不禁呼吁:请擦亮“金融超市”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王晶 《中国金融》2003,(1):55-56
2000年10月,第一届中美金融策划论坛首次将金融策划和注册金融策划师的概念介绍到中国。2002年11月,第二届中美金融策划论坛为中国金融策划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金融策划师”,这一新名词再次引起了金融界的关注。中国需要金融策划师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认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的观念在不断更新。尤其是投资理财的需求从无  相似文献   

8.
每个现代人的一生从年轻到年老都离不开金融服务,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个人手中货币的简单保值,而是在追求货币快速增值的新途径,普通百姓迫切需要个人投资理财的顾问和参谋.为了抢占新一轮金融竞争的制高点,有效扩大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内有的商业银行毅然打破传统的储蓄方式,适时推出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百姓生活的个人金融理财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理财购物"的梦想,真正成为客户"口袋中的银行"!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一年理财大众化热潮兴起。各种理财项目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千帆竞发。如何取得更大的理财收益,也成为百姓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随着理财渠道不断增加,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在逐渐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财方式。互联网金融给众多投资者投资理财观念上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济南金融》2001,(11):26-27
金融超市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全面办理个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理财经营方式。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组织人员对辖内金融超市开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目前开办金融超市中存在的业务品种不齐全、业务发展不平衡、信贷管理薄弱及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政策适度倾斜、增强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超市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全面办理个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理财经营方式.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组织人员对辖内金融超市开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目前开办金融超市中存在的业务品种不齐全、业务发展不平衡、信贷管理薄弱及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政策适度倾斜、增强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超市和个人理财中心这种集储蓄、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于一身的"一站式"服务越来越受到客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互联网金融正以方兴未艾之势深刻影响和改变传统金融体系,渗透和撼动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带来新的机遇,启动了平民理财市场,开创了碎片化理财;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了挑战,抢占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份额,弱化了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改变了客户的思想观念。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冲击,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必须具备"服务海量用户"、"关注个性化需求"、"重视创新"、"重视用户体验"等互联网思维模式,方能应对未来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振动和冲击。  相似文献   

14.
说到理财,人们感触最深的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金融超市、理财中心、理财金账户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一度成为媒体热点话题。而量体裁衣、个性服务的对公理财业务发展却发展缓慢,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资金结算、存贷业务上。人民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出台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也局限于代收代付等简单业务,顾问、咨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历来有着传统持家理财的习俗,但随着人们资本积累的日益广泛,怎样当好家、理好财可以说是每个家庭需要直面的新课题。在持家理财方面,人们的做法和经验非常多,但归纳一下储蓄、投资、消费这三大主流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有四点启示很值得人们去思考。启示之一,要学会金融理财。金融理财是目前广大百姓理财的普遍方式,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人们对于理财的需求进一步增大,银行和其他一些经营理财产品的机构因此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随着竞争的加大,理财产品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情况;另一方面,高中生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生力军之一,也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目标客户的主要来源,再加上中国家长对高中生的未来投资都有规划,所以高中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为父母的投资提供积极帮助,也是给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积累人才的一个途径,这能体现出中国教育的延伸意义,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结合目前我国高中生了解金融理财知识水平的程度,我们将对高中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的途径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目前大型购物中心是从最早的百货公司柜面购物转型到超市、大卖场等自助购物,给市民带来了轻松愉快的购物体验。而最初的超市也只是提供客户方便集中购物,客户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并没有意识到价格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蒋向明 《财会学习》2020,(11):228-228,23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互联网和金融的彼此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它具有浓郁的高科技气息,给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理财方式带来巨变.另外,因为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性、安全性等特点,快速的被人们熟知、认同和使用,这严重影响了传统金融的发展.本文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进行对比,分析两种金融方式的含义、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究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金融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国的经济地位也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增长,理财已经渗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高中生是参与经济市场的一群特殊的群体,也渐渐与市场经济接轨,为了使高中生了解金融理财知识的重要性,学会更清晰更理智的理财,学习一些有关金融理财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从高中生要学会理财的原因做出相关探讨,主要提出高中生如何学习金融理财知识的方法和观点,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首先,金融理财进驻社区,取得社区教育席位。银行在走进社区时,必须选派最优秀的员工,所传授的知识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在介绍金融知识时搞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案例分析,让百姓认可所授的理财之道。市场经济决定了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金融知识,社区市民普遍具有金融知识需求。只要银行工作人员用心去做,真正把金融理财的知识讲清楚,居民不但能接受,并且还会主动与银行员工做朋友。金融知识的传播,理财层次越高,居民就会更加认识金融理财的重要性,银行网点自然在社区取得教育席位,社区金融市场也真正被开发和利用起来。第二,将金融理财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