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与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紧密相关的。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延伸和补充,是调控粮食市场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手段。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给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使其更好地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1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运行现状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逐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市场的高级形式———期货市场在中国开始探讨和运行。10多年…  相似文献   

2.
一、从我国粮食流通沿革看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 ,粮食流通大体可分 3个阶段 ,即从生产导向开始 ,经过销售导向 ,进入市场导向。第一阶段 :生产导向阶段。从 1 95 3年 1 1月到1 984年底 ,是我国粮食的统购销时期。粮食统购统销保证了国家对粮食流通的垄断 ,基本上满足了城乡缺粮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并通过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的形式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积累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粮食严重短缺 ,长期求大于供 ,从而形成了以生产为中心的流通格局 ,生产者追求的是粮食生产数量而不问质量 ,粮食…  相似文献   

3.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中国期货市场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5月起,青岛市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这次改革中,青岛市粮食局认真分析粮食形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设计改革方案,并认真抓好了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从半年多的改革实践看,我市粮食购销正常,市场稳定,没有出现政府担心的农民“卖粮难”和粮食部门担心的“收不起粮”的问题,实现了粮改的平稳过渡。经过半年来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国诸多省份对种粮农户“直补”试点的开展及我们沿海三市粮食购销市场的放开,全面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正在稳步进行,粮食购销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粮食企业如何应对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创粮食经济的新局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该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6.
吴群 《农业经济》2002,(8):12-14
走粮食购销市场化路子是我国迎接WTO挑战 ,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这一改革对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并与国际接轨的粮食市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农业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对东南沿海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   2 0 0 1年国务院决定率先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和北京、天津等地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国务院批准 ,江苏从 2 0 0 1年秋季起 ,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8.
近几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浙江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后,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北京、天津等主销区省市又相继放开。只要粮食形势不发生大的波动,一些粮食非主产区省市也要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主产区在应对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中,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粮食流通体制上,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当前改革的重点是,为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粮食产区和销区的各自优势。粮食主销区要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放开粮食收购。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这一决定,对粮食部门来说,无异于在多哈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决定中国入世的锤声,标志着粮食企业将真正、彻底地“入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国家统制、低价强购、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粮食体制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改革的目标取向。不解决这一问题,改革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已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的收购和价格已全面放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想在这一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必须进一步加大对自身的改革力度。 一.政企分开,变紧密型包办为宽松型管理。1998年深化粮食流  相似文献   

12.
粮食流通体制缘何难以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的竞争性产业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反反复复,难以进行市场化改革,有时甚至还有逆市场化的趋势。这不仅与粮食经济的重要性有关,而且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所说的市场化不是指粮食完全由市场来调节,而是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适当、适时参与并矫正其缺陷的市场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大因素阻碍、延迟了粮食流通体制以市场为方向的改革。一、对粮食的非经济性质的矫枉过正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承担了不少非经济职能。一是保证人们生存的社会性质;二是确保稳定供给的政治性质;…  相似文献   

13.
14.
在当前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中,批发市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98年以来,北京市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1)实行政企分开。市粮食局同企业在人、财、物上彻底脱钩,转变职能,确立了全市粮食流通管理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的新模式。(2)合理划分市与区县的粮食事权、财权。全面落实粮食市长负责制,从市、区县政府,层层建立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保证了政令畅通。(3)认真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增加了农民收入,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4)消化粮食大库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1999年以来,共消化粮食库存23.5亿公斤,全市…  相似文献   

16.
一、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不断改革和探索。先后推出了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保护价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两线运行”机制,“四分开一并轨”、“四分开一完善”以及“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措施,目前又实施“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政策。不难看出,粮食流通由政府控制逐渐向市场化过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渐接近总目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秋粮收购起,江苏省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应致力于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粮食流通新格局。其基本内容与要求是规范的市场、合格的主体、合理的储备、稳定的购销衔接关系与灵敏的粮油信息。与此相适应,应注重强化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负责制,对生产流通全面考虑、统筹实施;应有效设定江苏粮食安全目标,促进粮食生产、储备与市场建设相协调;应充分发挥粮食风险基金作用,促进尽快形成流通新格局;应加快依法治粮步伐,逐步建立健全粮食市场法律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取向改革正在加快,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框架将很快建立起来。为此,笔就粮食流通市场化问题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朱斌 《齐鲁粮食》2003,(2):8-11
随着国务院28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范围逐步扩大,不少主产区地方政府放开粮食市场的积极性也相当高,但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不只是单纯的粮食流通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财税和金融政策调整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和主销区已经放开粮食市场的情况下,主产区购销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哪些影响?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