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采暖设施的进步,住民区换热站在居民的生活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换热站的维护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持和经济分析.健康、安全的换热站才能保证居民的安全,这同时也为住民区换热站的维护有着极高的要求.换热站是由板式换热器、循环泵等共同组成的,换热站的技术经济突出的表现为板式换热器的应用上,对于住民区换热站的维护,最为首要的是对板式换热器及循环泵的维护,定期检查、定期维护,是对住民区换热站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倡导热电联产,集中供暖的情况下,热网数以万计的换热站就是通向用户的桥梁,而换热站运行的主要消耗——电,是影响供暖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换热循环泵的节能设计和改造也就成为增效的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3.
城镇森林建设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森林是由多种植物构成的有机复合体,由于它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如今还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之中,目前,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城镇森林和城镇林业有不同的理解,尽管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城镇森林概念,但已达成一定共识:一是城镇森林是以目标木本植物为主的植被体系;二是这种植被生长环境为城镇里及周边地区;三是它不是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促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水平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在换热站产权归属用户的地区,对换热站的设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带来如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供热效果差等诸多问题,具体设计缺陷,主要包括换热器设计参数与一次水设计参数不符、循环泵选型不合理、实际负荷与设计负荷不符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对河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显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河北省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逐年增加,河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运用非参数单样本拟合度检验的方法,通过对河北省1990年和200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河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特征多样。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客观需要生态法治建设,生态法治是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以甘肃省为例,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生态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城镇生态环保制度不完善、城镇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城镇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健全和完善生态环保法治建设路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法治建设路径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法治保障路径。  相似文献   

7.
区域换热站负责某一区域热用户的供暖,其工作核心原理是通过换热器对热电厂热源一次网管道与热用户二次网管道进行封闭式热交换获取热源,通过循环泵克服二次网环路阻力,带动整个二次网系统循环,通过补水泵对二次网系统进行补水和定压。换热站作为热用户供暖源意义重大,其运行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改善操作条件,提高供暖质量,符合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要有效的抢修,也要做好日常的保养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城镇自来水给排水工程直接影响着整个城镇正常的生产生活。工程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城镇环保、道路完好以及城镇对防洪排涝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在整个城镇自来水给排水工程中,给排水这部分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都不是很多,但是正是由于对这一施工环节的不够重视,导致了这个环节反而比较容易出现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制定出一套系统明确的管理施工体系,提高管理与施工队伍的专业性,最为重要的是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关系着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每年新增劳动力将近2,000万,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约500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妥善安排城镇待业人员的就业,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工农业生产,实现经济发展战备目标,都有着重要意义。(一)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意义劳动力是生产过程的重要因素。任何社会生产,都必须具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如果没有生产资料,人们的劳动不能与自然物质条件相结合,生产过程就不能进行;同样地,如果没有劳动力,生产资料不能被活劳动所掌握和利用,生产过程也不能进行。从理论上说,所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镇不断发展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与产品、劳务供给相比,就业供给是第一供给,而产品、劳务供给则是第二供给。在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人口中,职工失业型贫困已成为主体。中国的城镇反贫困,除抓好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外,重视就业供给的治理,即第一供给的优化是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基点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玲 《大陆桥视野》2012,(8):203-203,205
本文主要介绍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设计,换热器的选址比较,循环水泵扬程流量的选择计算以及变频补水定压系统,并针对目前换热站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换热站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农耕文化向工业文明转变,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必然过程。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城镇贫困问题开始表现得日益严峻。通过对现阶段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收入、生活消费、健康、子女教育与自身接受培训、社会活动、住房购房情况的分析,总结了城镇贫困群体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l正确认识城乡关系。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称为居民点,又称聚落。按不同生活方式、生产关系及不同空间形态,聚落可分为两大类,即城镇和乡村。城与乡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征,城镇的优势在于区位、交通、工业、商业、服务等方面;乡村的优势在于环境、生态、农业、旅游、休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面对许多城镇包括一些大城市推出的宽松入户政策,广大农民工反应较为冷淡,其背后主要是基于对城镇户口与乡村户口附带利益大小的比较。农民工发觉入户城镇将首先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及孩子教育压力,而且看不到目前城镇户口曾经附有的诸多显性福利待遇,相反,农村户口所附带的田产以及能享受到的国家系列优惠,令他们做出愿意退守乡村而不宜长期定居城镇的决策。其实,根据中国城镇化趋势及城镇发展对人力资本等要素集聚需求,绝大部分农民工将以人力资本要素形式参与城镇建设而向城镇集聚最终成为城镇居民,他们目前最担忧的是自身人力资本严重不足,以致无法进入城镇主流劳动力要素市场,因而缺乏在城镇可持续生活支撑能力。为加速农民工城镇化进程、吸纳更多农民工落户城镇以真正提高我国城镇化率的速度与质量,眼下最迫切、有效的政策选择是如何培育与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呈现出明显的高碳运行特征,探索城镇化模式的转型已刻不容缓.本文建议运用低碳理念引导城镇化,通过城镇空间紧凑化和道路交通系统化等路径进行低碳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通过能源利用清洁化和资源开发循环化等路径进行低碳城镇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土地利用潜力与转型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殿成 《经济地理》2004,24(5):657-660
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是山东省土地利用战略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用地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加强土地整理复垦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和粮食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城镇土地产出率;制定科学可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及城镇体系规划;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在测度其三生功能的生态位适宜度和空间引力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ArcGIS空间分析法,开展三生功能视角下的京津冀城市群凝聚子群划分,并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识别了三生功能视角下的京津冀城镇圈格局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三生功能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群生态位适宜度的空间分异明显,且内部子群结构已开始突破行政边界的限制,跨区域的深度功能联系和多层次圈层结构已初步建立。(2)在京津冀城市群中,“京津双核”在生产、生活功能方面的引领地位仍然稳固,但首都周边承接首都生产、生活功能的多个城镇圈已经形成,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3)生态型城镇圈的形成与生态功能适宜性等级并无明显关联,而是在生产型和生活型城镇圈周边由生态型核心城镇组合成团,构建起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4)京津冀城市群共形成14个三生功能综合型城镇圈,并演化出核心城镇明确且稳定的综合型城镇圈和多核心城镇协作共生的综合型城镇圈两种典型类型,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冀城镇圈格局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