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 从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的整体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省市的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逐渐缩小趋势,京津第二产业比重也渐趋收缩,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太明显,三省市第三产业比重均呈稳步提高趋势。2000年,北京呈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的“三二一”型结构,天津与河北则仍属于第二产业占主要比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二三一”型结构。  相似文献   

2.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北京皆属我国经济发达、地税规模居于全国前列的省市,比较分析六省市地税收入情况,对准确把握税收规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六省市地税收入的基本特征(一)六省市地税收入规模居全国前列,位居第一的广东与其他五省市相比,相对差距除山东外均在缩小。六省市地税收入的规模位居全国前6位,其比重在2004年占全国地税的57.3%。广东已连续十一年居于全国首位,占全国地税收入的1/7强。与其他五省市相比,从规模的相对差距看,2000年,广东地税收入是江苏的2.4倍、浙江的2.4倍、山东的2.2…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省经济发展较快,综合经济指标增幅连续9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的经济位次渐趋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以及钢铁、建材、发电量、粮食、棉花、油料、水果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居全国前列。但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经济的运行质量较低,如产业结构水平低下且调整升级速度缓慢;传统产业整体装备水平落后;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未形成气候,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很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Shift-share Method)探讨”十二五”期间陕西的区域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与优化.本文先用2011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陕西的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得出陕西产业结构的现状是: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接着应用偏离份额法,横向比较陕西和全国其他8个省市的产值数据,得出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竞争力;第三产业虽然占比不高,但发展较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竞争力较强;最后针对如何分别发展陕西三次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1年以来,吉林省坚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各类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有所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不断增强,资本要素投入向第二产业倾斜.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远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工业出口商品比重明显提升.第二产业结构效益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与全国及部分发达省份产业结构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正>一、江苏工业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状况 1、江苏工业品市场的总体占有率基本稳定,并略有上升,但要继续保持上升趋势,难度加大。 根据有关资料计算,我省1995年整个工业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2%左右,比1990年(“七五”期末)10.5%的占有率上升了1.5个百分点。整个“八五”期间,全省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略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991年为10.4%,1992年为11.2%,1993年为11.1%,1994年为11.4%。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广东、山东、上海、辽宁等省市相比,我省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与广东一样,同时位居全国最高位,表明我省工业品在全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山东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为8.4%,上海为7.6%,辽宁为6.3%,这三省市的工业品市场占有水平与我省和广东均有一定差距。尽管我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在“八五”期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这种上升趋势在变慢。“六五”期间,我省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上升1.6个百分点,而“七五”和“八五”一共上升1.5个点。而与此同时,广东、山东等省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上升速度加快。如广东“六五”上升了1.1个百分点,“七五”上升了3个百分点,而“八五”又上升了3个多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苏工业品竞争实力的减弱趋势。 2、主要工业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大部?  相似文献   

7.
2001年以来,吉林省坚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各类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有所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不断增强,资本要素投入向第二产业倾斜,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远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工业出口商品比重明显提升,第二产业结构效益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与全国及部分发达省份产业结构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我省的产业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次产业产出结构的变动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态势。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明显降低。二是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三是第三产业比重呈波动式上升。  相似文献   

9.
<正>“八五”前四年我省工业经济效益状况如何,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从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看,这4年分别为 77.6、89.6、99.34、101.57,年平均增长近 8个百分点,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省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特别是与“七五”期间相比,提高较快。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计算综合指数时使用的全国标准值是以“七五”时期的实际值为参照数,在统计口径上容易出现偏高现象,且不能动态反映逐年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状况。因此,看经济发展质量,一方面要看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直接的,应当看经济效率的各项指标。 经济效率高低,是在同样投入水平下产出国民财富多少的关键因素,也是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需要消耗多少资源的关键因素。1991年至1994年,我省独立核算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39.35%,但同期经济效率的各项主要指标,除全员劳动生产率较好外,均呈一路下滑之势。其中,1994年工业增加值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后几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山东、广东、辽宁低5-10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浙江、福建低3至4个百分点。这一情况直接导致投资效率的下降,突出表现为高投入低产出。据省统计局编制的投入产出模型资料显示,近几年来中间投入产出率下降1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消耗产出率下?  相似文献   

10.
《广东经济》2005,(6):49-50
2004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施工项目增加,建筑材料价格及其他费用上涨,拉动了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上涨。2004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4%,涨幅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比,涨幅高0.8个百分点,涨幅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排名第10。低于江苏3个百分点、山东1个百分点、上海0.3个百分点,高于浙江0.5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受宏观调控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指数全年呈前高后低逐步回落态势,四个季度分别上涨8.3%、7.7%、4.6%和5.1%。2004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运行特点(一)建筑安装、装饰工程价格上涨明显…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与湖南面向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湖南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经济得到了较快增长,但除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各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湖南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978年的5.87%下降到1996年的...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1、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先进省市差距很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值加超过200亿元的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天津五省市的平均水平为369.41亿元,是河北的5.55倍;超过100亿元的浙江、山东、福建、四川四省的平均水平为128.42亿元,是河北的1.93倍;超过河北的湖北、辽宁、陕西三省的平均值为96.50亿元,比河北多45%。高新  相似文献   

13.
浙江作为我国纺织业的重要集聚地,是名副其实的纺织大省,拥有全国最多的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特色城镇。随着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纺织业总产值在浙江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迄今仍保持产值规模全省领先地位,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394.20亿元,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度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存在一个特有的现象:1978~2001年间,产业比重总体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但是就业比重却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2002~2008年间,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一直比较稳定。其原因主要受到产业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平衡的制约。实证分析表明,广州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每下降1%,就业比重下降0.19%;第二产业产业比重每下降1%,就业比重上升0.21%;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每上升1%,就业比重上升0.94%。广州市就业结构的发展滞后于产业结构。因此,要大力推进"双转移"政策,促进广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上海市政府的官员们感到有点烦.原因是今年上半年该市的整体投资、企业收益和财政收入增速都呈现出全面回落的状态.事实上,长三角地区的其他省、市也面临着如上海一样的发展困惑.浙江、江苏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信贷等5大核心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上半年也都纷纷回落,有的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差异.本文运用产业梯度模型,以广东、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等四省一市为比较样本,通过对绝对产业梯度系数和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的测算,对全国产业梯度格局和湖北省的产业梯度地位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东南地区七省一市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安徽、江西和广东,包括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全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2004年,七省一市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98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5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83亿元,占全国的55.3%;出口总额4819亿元,占全国的8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47.9%。可见,东南地区七省一市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占有绝对影响力。因此,从2003年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实施以来,这七省一市如何表现,将对各省市的工业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考问。下面提供的七省一市2005年1~6月份的主要工业指标为我们审视工业经济总的趋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沿海地区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本地区,而且关系到全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重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要重视交通运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作为沿海主要省份,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辽宁经济相对发达,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广东省城调队根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提供的2004年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将居民主要生活指标进行横向对比,显示2004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六省中居第二位,消费性支出居第一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居第二位2004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65元,居六省第二位,比居第一位的浙江少918.73元,低6.3%,比全国平均水平多4205.65元,高44.6%。第三至第六位依次是福建11175.37元、江苏10481.93元、山东9437.80元,辽宁8007.56元。:六省城镇居民人均…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长三角经济持续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同时,该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呈现出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8.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高3.1个百分点,显示了该区域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