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2年2月 1日 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江泽民 总书记向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 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王选, 中国科学院院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黄昆颁发奖励证 书和奖金,每位奖金数额为500万元。值此二位院士荣获大 奖之际,我们谨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王选院士长期以来担任本刊顾问,本刊1998年第3期 在《院土访谈》栏目中曾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为 题,刊载过他的先进事迹。 王选院士是中国当…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这片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土上,曾诞生了无数文学艺术大师。今天,在文化生产力时代,科学作为生产力的先锋,正在发挥出雷霆万钧之力。伴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大师正在我们的国土上诞生。 在灵蛇宝马交替之际,本刊顾问王选院士、李京文院士给我们带来喜讯: 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长期担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最近喜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月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王选和同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双院士知多少?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在我国截止到1995年年底共有34位双院士、他们是:王选(1937一)江苏无锡人。计算机及应用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王越(1932一)江苏丹阳人。...  相似文献   

4.
“人总有一死。这次患病,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像当年攻克科研难题那样,顽强地与疾病斗争,争取恢复到轻度工作的水平,我还能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王选遗愿的摘录。贵刊3月号的《王选:汉字为你书写永远的碑文》,以生动而感人的笔触,解读了这位院士的人生轨迹。王选已经“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感染了所有的人。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王选在自己有生之年,已经给中国的科研事业带来了很多辉煌的成绩。70年代末,王选院士就决定采用创新的激光照排技术来实现印刷革命,当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排版方面还都在采用传统的机…  相似文献   

5.
王选是北大方正的开拓者。被誉为“当代的毕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本刊摘编王选教授在北大的部分讲座内容,相信能给读者一些启示。———编者我在5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我已经61岁了。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方正也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我是属于高峰过去的一个科学工作者。那么,一个快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第一个重要抉择我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协副主席、北大方正集团创始人王选教授,介绍了方正发家的几大“秘诀”,引起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现将王教授所讲的“秘诀”要点整理如下:技术造市方正集团20年前找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机会,就是外国人行不通的领域──中文处理,包括字形描述,排版等。80年代末,90年代初,IBM在中国推销计算机时,很怕“长城”,因为“长城”有汉字处理。后来,由于方正在中文处理技术方面大胆创新,占领了中国报业计算机市场的80%,取得垄断地位。方正每年为此投入研究与开发费…  相似文献   

7.
我认识杨英清院士是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时,到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当代中国科学家丛书--杨英清传》。在100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中,有18对夫妻双双当选为院士。在美丽的北京大学 名湖畔,杨英清和王阳元夫妻便是这18对之中的一对。杨英清院士现任北京大学信息为工程科学学部主任。以生产计算机软件为主导的高智力密集型产业--青鸟集团董事长。王阳元院士是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2000年春,《杨英清传》正式出版,我刚好出差北京开会,上午拨通了杨英清的电话,正巧杨英清准备下午1:00出发去上海参…  相似文献   

8.
读者     
《中国企业家》2006,(5):12-12
悼王选王选走得太早了。我是通过电视知道王选逝世消息的,但当时不知道具体情况。看了贵刊的详细报道,我从心里觉得,也许王选就是我这一生所见过和尊敬的惟一名人了。还记得当年,王选在北航的学术交流厅里给学生讲座,他说“为了激光照排,连春节都没有过”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王选的品格让人敬佩,王选的成就让人景仰。他是当代中国不可多得的科技人才,他的离去令人悲伤。在中国,像王选这样的人太少了,有王选这样精神的人更少。与王选的精神相比较,现在的社会,隐隐被浮躁的拜金主义笼罩着。在大力提倡自主知识产权的今天,联想起王选当年的刻苦攻坚,不由不佩服他的远见卓识。真理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发现真理却有早晚。能先人一步明白知  相似文献   

9.
王选不走     
王选老师真的走了吗?所有人都告诉我:王选走了!我也亲自目送他离去。但我无论如何无法让自己相信:王选老师真的走了!就在头一天晚上,元宵节之夜,我赶到医院看他,他平静地看着我,似有很多话要对我说。病中的他依然时刻关心和牵挂着方正的发展。没有王选老师发明的激光照排技术,就没有方正。没有王选老师将这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工程技术之一转化为生产力,中国传媒业和印  相似文献   

10.
《秘书工作》2007,(3):12-13
编者按:著名科学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选教授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仍使我们受益.在特别策划"协调需要艺术"之口才篇组稿时,我们读到了王选教授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这篇长达万言的演讲以精辟的见解和诙谐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精彩绝伦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1.
王选在为《死去活来──我与世界级企业巨头的对话》(郑雅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所作的序中说,我很同意作者的下述观点:不少中国企业家精明能干,某些方面长处突出,也有雄心壮志,但往往成不了大的事业。我总觉得中国企业家似乎缺一些重要的素质,也许是作者所说的管理缺陷和思维缺陷。 王选认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一批有市场观念、对技术发展前沿敏锐、富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技术带头人;更需要的是一批能成为企业领袖的管理专家。后者应有一定的技术背景,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未来发展具有远见卓识和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日前发布“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价值评估报告”,评出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价值百强榜。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位居榜单首位,柳传志、宗庆后、马云、张近东排在了前五位。  相似文献   

13.
《上海质量》2006,(11):53-53
2002年9月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编著《六西格玛管理系列丛书》的黑带读本出版.今年7月,时隔四年,由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编著的《六西格玛核心教程黑带读本(修订版)》带着更丰富的内容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相似文献   

14.
9月1日,IBM中国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秦皇岛)科技产业园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秦皇岛物联网技术中心”。这个全球首家由IBM提供技术支持的物联网技术中心的落户,将改变国内物联网产业布局,北京大学(秦皇岛)科技产业园也将借此成为国内最主要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输出地。  相似文献   

15.
王选教授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研制开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使我国的印刷业彻底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他的这一发明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思想的变革。更重要的在于他不仅改变了科技进程,而且改变了一个时代。基于此,人们称他为"当代毕"。  相似文献   

16.
在6月底由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举办的中国商业地产与城市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厉以宁称,据他调查,70%在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可能并不完全适合一些地方的具体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上海质量》2004,(4):44-46
今年是朱兰100岁,朱兰研究院成立25周年。为表示我们对朱兰先生的热爱,《朱兰自传》一书的中文(简体汉字)版由上海朱兰质量研究院翻译,即将由中国财经易文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将在全国新华书店经销。全书共20余万字分50章,记录了世界著名质量大师朱兰博士在一个世纪里不平凡的人生里程。本刊将分期从中节选部分朱兰博士涉足质量工作的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很多发明曾经改变过世界,但最终受益却不一定是发明,比如中国的火药,是英国人用利炮敲开了早已垂涎的中国大门,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狂想。计算机、软件为西方人发明,可在张若玫心中,她希望能够用软件武装起中国,进而通过产业链控制整个世界的经济。作为中国人,张若玫为她创立的软件公司取名为“麒麟远创”,希望用“麒麟”两个中英相同发音的汉字,告知世界她的软件属性为中国,也希望这只神兽能够保佑中国的企业。“10年之后,甚至5年之后,中国用软件控制产业链的机会可能已经不在,我看到的机会只在这两三年。”张若玫知道,对于她,对于中国,机会不会等待很久。  相似文献   

19.
《上海质量》2010,(12):50-50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点领域认证认可推进工程”成果系列丛书之一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评价》近期与读者见面了。该书由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编著,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企业标准化》2008,(4):52-60
王恩哥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1月生于辽宁沈阳,籍贯上海。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物理系,1985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