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长三角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面低,不能满足农民工的养老需要,也不利于建立统一的长三角劳动力市场 根据2005年11月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的农民工总数已经超到3000万人(江苏1000万,浙江1780万,上海340万)。2005年,上海外来劳动力参加综合保险的比例为60%,江苏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3.5%,浙江为43.5%,总体上来看,还有大量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2.
2010年长三角人口总量、GDP总量,人口密度、人均GDP和地均GDP都处较高水平。长三角的高收入和优裕生活条件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大量的人口流入,使上海、浙江的人口老龄化似乎得到了缓和,但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仍非常高。论文讨论了人口老龄化的三个阶段:长寿(健康)老龄化、少子老龄化和迁移(流动)老龄化。迁移老龄化加剧农村空心化,加大了政府和社区的社会责任;迁移老龄化的突发性使其与经济发展相关性下降;迁移老龄化也造成全局老龄化和区域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和家庭老龄化、户籍人口老龄化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相背离。这些都必须引起有关方面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四川户籍外出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家庭、人际关系、生活与感受以及其他五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外出农民工流向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外出农民工跨省流动或是省内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工作保障、关系网络、流入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态度、外出农民工的年龄以及他们外出务工时间的长短等.  相似文献   

4.
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为代表,国务院对长三角地区发展作出重要战略部署,长三角地区如何共享机遇,把握合作与联动发展并实现共赢,这是未来该地区发展的主旨。说长三角地区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是因为这个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科教文卫发达、经济实力雄厚,这个区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占全国的11%,GDP占了全国的22.5%,财政收入占全国总量的31.5%:长年累计吸引外资占到全国总量的35%以上。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吉林省农民工总数已经占到全部农业人口的24.5%,占城镇人口的23.7%,农民工市民化既关系到城镇化进程,又关系到城乡统筹发展,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牵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应当成为吉林省“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的民营经济已占到整个区域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和要素流动的“主引擎”之一,成为促进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目前,江、浙、沪民营企业户数约占全国的30%,产出规模占全国4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以上海为龙头的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法学视野下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已经对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法学视野下解析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的形成及其特点,在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异同的对比剖析中寻求"民工荒"的破解路径,将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提供有益参考。现阶段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权的行使,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法律规制,构建农民工法律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农民工培训法律规范,对于缓解"民工荒"、提升农民工的素质、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鹏程  曹卫东  张宇  袁婷  章屹祯 《经济地理》2019,39(11):41-48,133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通过引入网络聚集度、节点中心性指数以及两种网络关联测度方法,对长三角地区人口流动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后划分出中心城市网络腹地范围,并揭示出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网络方面,长三角人口流动具有显著层级特征,形成"一主四副"多核心结构,网络联系整体呈"Z"型空间分布,具有地理集中性与强烈空间差异,且城市省际联系较弱;腹地方面,各中心城市网络腹地空间结构与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相对应,具有重叠性、邻近性特征,并存在区域差异。可为合理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仅苏州吴中区包括未成年子女在内的外来人口总数(登记数加漏登数)在25万人以上,占户籍总人口的47%,在外来人口较多的开发区、木渎、角直三镇(区),外来人口已接近或超过户籍人口。这种人口结构状况,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如果今后的发展按2000年以来每年平均实际增加4万人计算,6年以后,外来人口将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持续发展之道:循环经济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征  周耀烈 《经济论坛》2005,(17):16-18
近年以来,长三角经济增长迅猛,其以不足全国1%的土地面积,养活了全国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0%左右的GDP,大有取代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火车头之势。但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其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关于如何才能保证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快速(保持较快速度)、健康(以不损害人类后代的富祉为目的)发展的问题的研究,我们指出了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流动人口是中国现阶段从农村析出的剩余劳动力。其特点是数量巨大,职业多样,城乡流动和地区流动频繁。流动人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文化层次较低,缺乏社会保障,刑事案件居高不下,刑事案件中80%以上是外来人口作案,大量案件是盗窃、抢劫案件,这和经济上的贫困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房屋是人类安全的基本需要,是财产的重要象征之一,同时更是外来人口融入所在城市的重要条件.外来人口在迁入城市购买或租赁一套自己的住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长久留下的意愿.从而避免过客心态,进而更努力地工作,真正融入城市.江阴市外来人口占到了全市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外来人口的住房问题成为江阴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江阴市外来人口住房的基本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江阴外来人口住房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基本社会保障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在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创建于20世纪的50年代,高福利、少数人特权、负担由企业和政府全包、不要个人账户核算是其主要特征。前30年的运行,基本社会条件是总人口的老年抚养率很低(估计不到3%)、经济供给短缺、没有企业破产、劳动人口不流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这些条件已经彻底改变,其一是老年抚养率大幅度上升,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与在职人员的比例平均超过30%,不少老企业的退休职工要占到干部职工总人数的60%以上,造成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严重枯竭。其二是供给短缺的计划经济已经为  相似文献   

14.
一、农民工退保原因分析 1.农民工保障政策不尽合理是造成退保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现行政策规定,农民工要享受保险,必须在当地连续缴费15年,达到退休年龄后才能领取养老金,这一门槛设置太高。农民工特点是流动性强,就业稳定性差,有些还是季节工,未来不确定性很大,成了退保率高的直接原因。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仅有20%~30%的进城务工农民在一个单位工作满3年以上。2004年外出农村劳动力中,有就业岗位但不稳定的务工人员占到40.6%。而这种状况在近期未见改善迹象。农民工岗位技术要求低,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者居多,工作单位一般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加之农民工自身特点局限,这些规定让打工者觉得政策虽然很好,但“太遥远”。未来不确定性促使他们不得不舍弃长远利益而谋取现实利益。  相似文献   

15.
茹建良 《经济师》2006,(8):265-266,268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的民营经济已占到整个区域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和要素流动的“主引擎”之一,成为促进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目前,江、浙、沪民营企业户数约占全国的30%,产出规模占全国4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以上海为龙头的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就民营经济与长三角一体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达到一定高度的一种人口现象。国际上通常认为,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以上,则该地区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国内通常用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还是以从农村向城市规模流动为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为"新温州人"。以温州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农民工生涯规划的意义及路径,推动温州农民工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韩长赋 《经济研究》2006,41(12):4-12
本文在对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农民工问题解决的选择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城乡流动和人口城市沉淀模型,描绘了农民工的人口城市沉淀曲线,指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历史过程和基本思路。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农民工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并将伴随现代化基本实现而终结。农民工亦工亦农、亦城亦乡,流动就业,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解决农民工问题要持城乡统筹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以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构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外来人口对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人口改变了一个城市的人口结构,并进一步影响到该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依据外来人口来大连的目的和动机将外来人口分为外来学习、外来投资、外来旅游、外来打工和投亲访友人口,并把外来人口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干扰因素,采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外来人口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外来人口的人居活动对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的影响,并建立外来人口与大连人口的数学模型,结合大连人居环境系统的实际提出了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拥有2600多万名农民工的长三角地区正在通过各种措施,让这些为地方发展勤奋努力的异乡人成为新的“长三角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