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服务支持     
《物流时代》2013,(2):22-22
北斗卫星导航获示范推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1月14日,南交通运输部与总装备部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一个北斗系统民用示范工程启动。交通运输部要求江苏、安徽、河北、天津等9个示范省市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今年3月底前80%以上安装上北斗车载终端。  相似文献   

2.
利用卫星仿真工具包STK,结合国外全球导航系统的技术经验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公布的技术资料,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设计、卫星可见性、定位精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仿真与分析。STK逼真的图形显示提高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星座仿真的可视化成效,通过分析卫星可见性及定位精度,能够得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区域定位性能较佳的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让用户体验到更为精确的定位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述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具有定位与通信双重功能,比目前运行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更具有技术与应用优势。北斗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应该说是国家基础资源的保障,也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车辆监控系统是指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辆位置信息实时发送至运营平台的车载电子产品。目前,车辆监控系统均以GPS为主导,极少使用北斗系统。文章提出了基于北斗与GPS双模车辆监控系统的研究,主要意义是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发展我国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推广。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车辆监控系统研究的内容及关键技术,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今,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美国的GPS一直占有全球绝大部分市场。2003年5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分为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两部分。当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套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GPS、Galileo、GLONASS以及中国的北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综合技术实力能抗衡美国GPS,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国防建设有着巨大市场与前景。文章对北斗技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对我国的战略意义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交通物流运输GIS大数据中心的构建,对大量的、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空间数据的管理,为系统提供智能化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在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运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路网采集技术等为用户提供物流运输专题图服务、智能路网信息服务等,实现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可视化调度、远程监控、统一指挥的一体化智能管理。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物流业而言,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已经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这其中最主要的成本负担就来源于物流运输过程。在此情况下,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成了这些企业的头等大事。比如如何防范车辆被盗?如何减少车辆违规?如何控制油耗?如何降低车辆运营成本……移动信息化成趋势。要想真正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就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将运输过程中的入、车、货管起来,这是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迫切需求。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恰逢其时,该公司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领军企业,技术涵盖GPS、GLONASS、北斗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以GIS采集、高精度测量、系统工程、汽车导航、汽车信息技术、航海电子、航空电子、北斗及军工项目八大事业集群,服务于40多个国民经济基础领域。2012年7月26日,在合众思壮2012技术发布大会上,众多专家取得共识,物流企业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运输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物流信息化已经不仅仅是内部的信息化,而是已经延伸到车船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状态监控。物流企业对于运输过程中的车辆、司机以及贵重物品的管理和全程监控的需求非常迫切,包括行驶路线、人员定位、货物状态等,对油耗的控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这就是“移动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根本性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产GIS软件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地质空间数据库建设、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及3S地质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多种基于GIS研发的地质信息化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监测、环境地质评价、工程地质勘察等领域。伴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日益完善,建立集GIS和北斗导航系统于一体的一体化地质信息化平台,可以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实现海量地质资源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共享。  相似文献   

1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得到广泛的应用。建设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转移服务平台,通过北斗卫星技术资源库,提供产品评测、技术评估和市场预警等方面的技术转移前期工作;在实施技术转移过程中,提供技术转移合作、项目融资、交易管理、技术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和辅助决策等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建设实施,能够极大地促进区域间北斗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各行业的智能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众标准化》2014,(12):68-68
日前,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九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12.
GPS导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等室外导航系统无法满足室内无线定位的要求,基于事先布置的锚节点和桥节点与新加入的盲节点来进行定位的超宽带室内定位算法,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文章分析了超宽带室内定位的几种传统算法并做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均方根误差的性能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北斗照耀下的中国卫星导航商业地图 “一般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你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让你自己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之外.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6):12-12
从5月19日在京举行的中国首届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获悉,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智能水运为研究方向,以广西区域港口、西江流域船舶及危险品船舶为应用对象,以"互联网+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研究突破口,通过分析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互联网及水运运输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实现智能化船舶运输和安全监控管理的解决方案,推动"北斗+水运""互联网+水运"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为为  周汝胜 《物流技术》2010,29(8):121-122,155
设计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国家口岸道路运输车辆及货物跟踪系统,并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及功能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17.
设计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国家口岸道路运输车辆及货物跟踪系统,并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及功能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和短报文通讯功能,结合计算机分析等技术,制成具有简单服务、报警、逃生、救援于一体的小型佩戴终端,以便在公共场所争分夺秒,快速发现危险源,快速科学疏散,快速定点救援,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从5月19日在京举行的中国首届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获悉,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0.
智能河流减灾系统是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IS系统的一种智能调控大区域水分布系统。系统借助水位测控装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无线网络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三大工作模块,能够及时掌握大水域中各地水量分布,结合GIS系统以及计算机处理系统,形成水量科学再分配方案,反馈到各地的水闸进行水资源精准调控。因此,该系统对于防洪抗旱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