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珍 《浙江林业》2010,(6):13-13
东阳是一个山区市(县),全市拥有林地面积162.4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1.8%,森林覆盖率达59%,林地面积居金华市各县市首位。凭借丰富的林地资源和丰厚的民间资本优势,早在1995年,东阳就出台政策引导林木、林地流转,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步伐,同时引进科研人才,强化科技服务,推动林权改革不断深入。短短15年,东阳林权流转经历了引导起步、快速发展和规范有序3个发展阶段。目前,全市参与林木、林地流转开发的工商业主已达215家,经登记流转的林地面积达10万余亩,投入开发资金3亿多元。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使东阳市林业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200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27.4亿元,居金华市首位。  相似文献   

2.
徐金福  王珍  王东辉 《浙江林业》2008,(9):F0003-F0003
作为林权制度改革先行的东阳市,1995年1月,东阳市出台《关于深化改革绿化东阳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允许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有偿转让”,此后又相继出台7个相关《意见》和《决定》,全面放宽林木林地转让开发政策,彻底搞活了山林经营权,使森太农林果开发有限公司、康大实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有实力的工商业主进军林业综合开发。根据林木林地流转开发迅速发展的需要,在巍山镇罗店建立了全省第一个“绿色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给政策,给技术,给资金,市财政每年拨出800万元资助开发大户、加工销售大户、争优创牌以及科研工作,并专门设立特殊贡献奖。目前,区内已有33家工商业主入驻开发,面积达25410亩,累计投资1.3亿元,  相似文献   

3.
作为林权制度改革先行的东阳市,1995年1月,东阳市出台《关于深化改革绿化东阳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允许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有偿转让,此后又相继出台7个相关《意见》和《决定》,全面放宽林木林地转让开发政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东阳市非公有制林业迅猛发展,呈现出组织形式以民营为主,开发投资以民间为主,产业建设以民办为主的新格局,极大地推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东阳市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如火如荼,遍及全市13个镇乡,街道。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本文基于县域视角,选择具有产业特色的工业大县(市、区)——浙江省东阳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空间和路径,构建具有东阳特色的特色产业体系,并研究产业发展路径,对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4年8月以来,我市通过积极推进以森林、林木、林地经营权或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使全市沉寂多年的山林潜在经济价值在短期内得以发掘.通过盘活林地资源,搞活林业机制,实现了林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调整,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向林业流动和聚集.截止目前,全市共受理林木、林地流转交易399起,成功流转林地面积29.4万亩,挂牌交易林地面积9.8万亩,交易额达5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9 900万元投入林业开发与建设.通过挂牌交易每亩山林为农民或村集体增收上百元,充分调动了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资源增长、林业增效.  相似文献   

7.
2004年8月以来,我市通过积极推进以森林、林木、林地经营权或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使全市沉寂多年的山林潜在经济价值在短期内得以发掘.通过盘活林地资源,搞活林业机制,实现了林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调整,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向林业流动和聚集.截止目前,全市共受理林木、林地流转交易399起,成功流转林地面积29.4万亩,挂牌交易林地面积9.8万亩,交易额达5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9 900万元投入林业开发与建设.通过挂牌交易每亩山林为农民或村集体增收上百元,充分调动了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资源增长、林业增效.  相似文献   

8.
余姚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称,全市拥有林业用地90.7万亩,耕地58.5万亩,各占区域总面积的40.2%和26%,是宁波市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市、区)之一。近年来,余姚紧紧围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目标,积极实施林业产业特色化扩张战略。依托丰富的山地和平原土地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集约发展,推进林业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市场营销,构建产业保障网络,林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林农增收致富能力持续增强,全市林特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日益提升。2008年,全市林业特色产业收入5.1亿元,比2007年增长4.7%。回顾近年来该市林特产业发展工作,其基本做法主要有以下四大重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贵州和广西2个省3个贫困县2010~2014年的调研数据对林业二、三产业比重以及支柱性产业与脱贫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用材林林木种植产业发展不利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林业二、三产业、木本油料及经济林产业发展将会减少贫困。因此,建议贫困林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着力发展林业二、三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木本油料及经济林等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率。  相似文献   

10.
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基本实现消灭宜林荒山之后,建设跨世纪林业,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林业建设如何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牵涉面广,辐射面大,面对当前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提出几方面关系,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以促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是山区农业区域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经济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基本完成消灭宜林荒山任务之后,加快绿化进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对林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有诸多方面关系需要统一协调,作者例举了几个关系的处理,谈点初浅见解。  相似文献   

11.
记者:2002年7月,东阳市被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十七个经济强市之一,请你谈谈东阳作为全省首批经济强市,林业建设近几年的发展和成效?汤勇:从东阳的地形地貌来看,东阳市是一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丘陵山地地区,1991年8月和1993年12月分别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38个山区县市之一和45个林区县市  相似文献   

12.
东阳,人杰地灵,既有“百名博士出一市,干名教授同故乡”之说,为“中国教育之乡”:又有“歌山画水百工城,木雕竹编美名扬”之誉,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东阳市紧抓机遇,全面振兴林业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木竹加工蛋糕,推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东阳市木竹产业加工企业、工艺产品生产厂家遍布全市,加工生产技艺闻名全国。目前全市从事木雕、竹编工艺品生产企业170余家,家庭作坊和加工点3000余家:从事家具、木线、竹凉席等产品加工企业和加工点2530家,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这符合十六大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精神,同时也符合上述决定中“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精神。从改革实践来看,这也是当前我国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国有林区林地流转的实质是指国有林区林地使用权流转,流转的对象主要包括林地使用权、流转林地上的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流转的前提是不改变林地国家所有的现状,不改变林地的用途,不削弱区域森林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林地作为山区乡村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山区乡村发展的重要依托,其利用方式与效果直接影响山区乡村林业发展,从而影响山区乡村发展的进程,同时山区乡村发展的持续又反作用于山区乡村林业直至林地利用方式与利用效果。为此,研究林地利用与山区乡村发展的这种互辅关系,在理论上对于充分认识林地合理利用促进山区乡村发展的作用机理,在实践上对于加快山区乡村摆脱贫穷与落后、向现代化转变的步伐均有重要意义。一、林地与林地利用林地系指林业用地,根据我国有关林地管理法规,它是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竹林地、经济林地、疏林地、…  相似文献   

15.
对赣州市2个村与APP公司所属的赣州金太阳科技林业有限公司合作营造浆纸林基地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林纸结合营造速生丰产浆纸林基地的发展并逐步解决中国造纸工业原料林短缺的对策: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产权;建立健全林地产权流转制度,规范林地产权流转,使林地产权流转更加规范合理;建立健全林地产权流转服务体系,保证林地产权流转合理公平;进一步完善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全面配套的、对合作各方均有激励效益的政策措施;保持工业原料林的生态效益,防止生态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东阳市兴林富民工程紧紧围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依靠科技兴林富民,从服务林农、指导林农、带动林农出发,以香榧、青枣、毛竹、油茶等高效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带动全市山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自查验收,日前,东阳市林业局将巍山镇金鑫村、佐村镇桑梓村申报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十一五"期间,东阳市共创建2个兴林富民示范乡和12个兴林富民示范村。  相似文献   

17.
论国有林地流转的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国有林地流转使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责、权、利的统一。国有林地流转是国有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在要求,是林地流转制度的全新安排,它的存在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国有林地流转是加快林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和市场失效为理论依据,在分析林地流转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社会化服务和监督管理等角度提出建设国有林区林地流转政策保障体系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9.
《浙江林业》2011,(10):18-18
近年来,东阳市以实现兴林富民为目标,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吸引工商业主投资开发林业,大力发展香榧、青枣示范区精品园,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林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9—2018年云南省10个县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方法分析了林地流转权对林业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林地流转权对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绩效具有正向且显著的影响,林业合作组织数量和劳动力要素投入也在不同程度上对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绩效造成影响。因此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从实施"三权分置"改革和推动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