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股改开弓股指下跌,国股市的所有矛盾似乎都急需一个至少听起来很迫切、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印证。数年的辩论已将“股权分置”问题适时地推上风头浪尖,股权分置真成了横亘在中国股市发展道路上“一道迈不过的坎儿”。 相似文献
3.
“五一”长假过后,备受关注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终于开始起步了,这对中国证券市场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股权分置改革,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作为改革的重要结果,就是将逐步消除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的鸿沟,从而最终实行股票在政策意义上的全流通。虽然在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现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还只是极个别的企业,并且在现行的制度下,这些试点企业的非流通股获得了流通权以后, 相似文献
4.
5.
如上证指数没有跃过1250点、深指没有跃过3152点,那么,投资应当小心。一旦上证指数下破1150点,深圳指数下破2989点,投资应当少做为妙。如上证指数向上突破1250点且有效收盘的话,那么各位弃空就多,尽量在1250点上做多,后市能有到1355点的涨幅或更高。 相似文献
6.
一直处于在股改边缘的ST股最近成了生力军。ST丰华成为股市中的最大一匹“黑马”。这只股票从7月26日以来,连续二十多天上涨,从2元不到上涨到7.11元的顶峰,股价上涨超过3倍。除了ST丰华,ST吉轻工也是连续12个涨停、ST中西最大涨幅为106%、ST龙昌最大涨幅为77%、ST湖山的最大涨幅70%、ST嘉瑞最大涨幅约为65%……涨幅在50%以上的ST股几乎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7.
首批试点公司方案一亮相,就受到市场的广泛议论。有说合理的,也有表示不满意的。从投资在网上的发言看,反对意见占有相当比例。客观地说,在股权分置改革中,一味清算历史成本要求很多的补偿可能不是现实的期待,我们所能做的是理性预期,更多地用未来发展的眼光去判断解决方案的优劣,然后选择相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自从5月初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确定为中国首批股权分置改革四家试点单位之一和第一个抛出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方案以来,三一重工(600031.SH)就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众多质疑直指三一重工的控股股东——三一集团(持有三一重工72.42%的股份):因为持股成本的不对等,股权分置改革的最大赢家是大股东三一集团,它既赚足了眼球又获得了实惠,亏待的是那些流通股东和中小投资者;三一集团是民营企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最有可能套现另起炉灶;因为十大流通股东中九个为基金或者券商,在与三一重工大股东的博弈过程中,他们有的是实力和精力,三一集团要摆平他们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9.
无论送股还是付现,都属控股股东的自主民事行为,将H股股东排除在外本无可厚非。但认真审查原先招股说明书等披露文件、谨慎遵循《股改办法》操作程序、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严格区分股东和公司行为,是所有牵涉股改境外上市公司必须的功课。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首先指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在后股改时代,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具体方向和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从今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到8月底已经基本结束了。现在,市场进入了股改全面推开的新阶段,大量的上市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完成股改,这一方面给投资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但同时也使得选股变得更为困难。因为在这个阶段,股改毫无疑问是投资的主题,但具体到某个上市公司如何进行股改,推出什么样的对价方案,则不是像其业绩那样可以根据相应的财务报表进行推算的。 相似文献
15.
经8月、9月两个月的震荡回升,9月中旬,随着股改进入全面启动阶段,沪市大盘顺利攻克年线位置,由此,在技术上也令投资人对市场的真正回暖产生了乐观预期。以上证股指2001年的高点2245点计,单纯指数跌幅已达55.4%!考虑市场规模的扩大,实际上,超过半数个股的跌幅远超大盘平均值,因此,不论在时间跨度上,还是在空间量度上,已为市场的牛熊转换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16.
从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尾声,两年的牛市似乎标志着股改是全面胜利的。全流通后的中国股市将会将会是充满机遇和风险的,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全流通下的中国股市的机遇和风险,并指出全流通模式下中国股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从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尾声,两年的牛市似乎标志着股改是全面胜利的。全流通后的中国股市将会将会是充满机遇和风险的,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全流通下的中国股市的机遇和风险,并指出全流通模式下中国股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尾声,两年的牛市似乎标志着股改是全面胜利的.全流通后的中国股市将会将会是充满机遇和风险的,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全流通下的中国股市的机遇和风险,并指出全流通模式下中国股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郑振龙 《21世纪商业评论》2006,(1):139-140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中将出现大股东、管理层、投资者、小股东和上市公司本身的利益博弈,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进入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