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庄、建筑物下采煤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庄、建筑物下采煤的政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徐向阳陈仲元村庄、建筑物下开采煤炭资源是当前很多煤炭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据1994年初的统计,全国“三下”压煤量已达122亿t,其中村庄、建筑物下压煤783亿t,铁路下压煤149亿t。一些煤炭企业“三下”压煤...  相似文献   

2.
水体下采煤包括地表水体、含水砂层水体及基岩含水层下采煤。留设安全煤岩柱是解决水体下采煤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措施。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下文简称《留设规范》),不同类型水体下留设的安全煤(岩)柱类型有三种,即顶板防水安全煤(岩)柱、顶板防砂安全煤(岩)柱和顶板防塌安全煤(岩)柱。目前,随着国内外对第四系和第三系含水层水体下安全采煤的深入研究,相关技术已经在许多矿区应用并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合理留设安全煤(岩)柱,既能提高回采率、避免资源浪费,又能创造良好效益。多伦协鑫煤矿借鉴其他煤矿及已经开采完毕的1703-1、1703-2、1704-2、1707-2等工作面的实践表明,在开采1705-2工作面时,通过合理留设安全煤(岩)柱,煤矿成功实现了综放开采,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两方面入手,对如何回采特厚煤层浅部矿井在后期生产面临的"三下"压煤进行研究,对各类"三下"采煤方法及技术措施进行探讨,找到适合本井田煤层特征的安全、高效开采方法,提出可行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青东矿复杂地质条件下巨厚软煤层上山开采为工程背景,为验证青东煤矿846采煤工作面初始支护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判断巷道围岩是否稳定、安全,对工作面机、风巷的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巷超前支架的工作阻力进行观测,分析了846综采工作面三个测区以及整个工作面顶板的来压特点,提出了倾斜长壁综采破底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再次监测支架初撑力与末阻力。结果表明,该采煤方法有效解决了工作面中部动载冲击过大问题,证明了采煤方法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邢台矿区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接邯郸矿区,北邻井陉矿区,为典型的华北型石炭—二叠系煤田,主采煤层为2煤、5煤,是已开采40多年的老矿区。为了实现上、下组煤合理配采,稳定矿井产量,延长矿区的服务年限,下组煤开采所占比重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6.
先进的采煤方法和工艺为煤矿提供了高产、高效、安全性和高可靠性。介绍了不同硬度条件下应用的开采技术、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技术、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小煤矿开采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榆树井近距离煤层组"两带"的高度,深入研究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并为合理留设露头区安全煤岩柱提供数据依据,本文以榆树井矿区近距离煤层组工作面为例,利用实测对比法、《三下采煤规程》经验公式法和综放开采"两带"公式法,预测了工作面的垮落带和裂隙带高度。结果表明:榆树井煤矿11204工作面垮落带最大高度为8.5m,垮采比5;11204工作面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55.58m,按照综合采厚计算裂采比为12.43;近距离厚煤层组下组煤开采时,上层煤的底板破坏范围与下层煤的垮落带发育范围有重合区域,加剧了下层煤垮落带的高度发育。  相似文献   

8.
残煤开采是提高煤矿开采年限和资源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残煤开采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分析了残煤开采时如何确定采煤方法、巷道布置及采区布置等问题。指出在加强顶板控制的同时,应采用合理方法和技术对残煤开采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9.
“三下”采煤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建筑物、铁路、水体下(简称“三下”)压煤量也相当可观。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底全国部分生产矿井“三下”压煤量达116亿吨,其中建筑物下78亿吨,铁路下19亿吨,水体下19亿吨。这些煤炭资源不能充分开采利用,不仅影响生产矿井的生产布局和接续,而且也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面仅以峰峰矿务局为例说明之。峰峰局是个老矿区,据不完全统计,仅生产矿井的村庄压煤就有4467万吨,占可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市地方煤矿经过多年强化开采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是部分矿井储量枯竭;二是多数矿井已从条件较好的上组煤转入受水威胁的下组煤、“三下”压煤、极薄煤层及各种呆滞煤量开采;三是开采水平逐年加深,提升环节增多,通风管理复杂,顶板压力增大,采掘支护困难。为不断增强地方煤矿发展后劲,自1988年以来,我们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发展道路,积极组织开展科研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取得了明显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房柱式采煤法煤房与煤柱参数确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房柱式采煤法开采在寸草塔二矿实际应用的经验总结,确定了房柱式采煤法煤房和煤柱的合理参数,并运用于房柱式采煤法工作面的合理布置,证明了煤柱在房柱式采煤法开采过程中能达到最好的稳定效果。此项研究对房柱式开采的安全生产、合理布置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了冲击矿压的影响因素,包括开采深度、地质构造、采煤方法、开采顺序等。然后提出了冲击矿压防治的原则和防治措施,为冲击矿压防治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综采放顶煤由于实现了采煤与放煤平行作业,以其高产、高效、高开采强度及生产高度集中和低耗、低掘进率及低成本即所谓的“四高”、“三低”,成为缓倾斜厚煤层实现高产高效的主导回采方式之一。目前我国综采放顶煤开采仅在少数矿区推广和应用,如潞安、阳泉、兖州等,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放顶煤开采存在顶煤回收率低、推进速度慢等一些问题,所以在许多矿区尚未得到普及和推广。如果能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必将使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为更多  相似文献   

14.
川煤集团华蓥山广能公司的李子垭南煤矿和李子垭煤矿南二井,原属同一规划矿井,由于历史原因分成了两个矿,李子垭南煤矿开采井田西翼,李子垭煤矿南二井开采井田东翼,都是开采45。~620倾角的急倾斜中厚煤层,煤层都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李子垭南煤矿已开采12年,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开采,工作面年产100kt左右。生产实践表明,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安全差、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产量低。李子垭煤矿南二井2011年11月建成投产,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企业把采煤方法确定为综采,2012年6月底3102首采面完成了试采,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淮北矿业集团双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有47年的开采历史,井田主采煤层一层.即3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两层,即4、5煤层,3、4、5煤层局部趋于合并;不可采煤层一层,即2煤层。岩浆侵入主要为3煤层,侵入面积占赋存面积的73.9%,5煤层侵入面积占赋存面积的47%。岩浆侵入形态多种多样.对煤层破坏严重.往往造成较大面积的不可采区。近年来,针对煤炭资源量减少,开采条件复杂,采场接替困难等情况,双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强技术管理,进行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寿命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放顶煤开采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厚煤层开采方法,随着采煤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开采方法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煤矿所采用。然而各种采煤方法又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液压支架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虽然机械化程度高、整体性强、安全可靠、产量高,但由于这种方法所需的投资较大,所以在目前投资困难的情况下,其发展速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单体支柱放炮落煤的炮采扒老塘式采煤法由于其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条件差、生产不安全,虽然其工艺简单,但其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穴大院式采煤法由于其安全系数小,煤炭回收率低,应当停止…  相似文献   

17.
霍州煤电集团公司曹村煤矿采用条带开采技术,不仅解放了“三下”呆滞煤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降低村庄下开采成本、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我国中西部同类地质条件下村庄下压煤开采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8.
带采煤柱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提高开采的整体安全性,增加经济效益。本文对带采煤柱在综采放顶煤工作中的具体设计要求、顶板设备、溜尾现象以及各项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对其相应的管理措施、技术和经济效益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综采工作面高效机械化矸石充填技术 一、技术名称 综采工作面高效机械化矸石充填技术. 二、适用范围 煤炭行业井工综采矿井. 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有骨干大中型矿井"三下"(指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压煤量达到140亿t以上,其中建筑物下压煤占整个"三下"压煤量的60%以上,水体下(包括承压废岩水上)压煤占28%左右,铁路下压煤占12%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国有重点煤矿仅村下压煤约50亿t,如果采用传统的条带开采法,"三下"压煤的采出率仅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20.
宽条带充填全柱开采的地表沉陷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自1967年首次采用条带法开采“三下”压煤以来,先后在全国10多个省、100多个采区或工作面进行了条带开采,有效地减小了地表下沉,但同时也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受条带开采宽度的限制,也影响了煤炭开采的效率。充填开采可以在减小地表沉陷的同时,较大地提高煤炭资源的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