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丕文论思想中对文章地位的认识与其突破古是今非的认识有关;其通达的文学批评态度与其兼通古今的思路同样甚为密切;而他批评建安七子的基本态度与其等视古今的立场也完全一致。以上诸方面都充分说明了曹丕文论思想受其古今观念影响的事实。古今观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观念对人们的其他思想观念包括文艺思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已成为当下文艺理论界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超越古代文论、实现现代转型、构建新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内涵型、方法论和本体论超越是实现此目标的三个理论层面和实践依据.而在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超越和转型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和高屋建瓴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刘春丽 《魅力中国》2010,(5X):82-82
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论话语似乎已被西方文论的大潮所淹没,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要求已迫在眉睫。本文试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入手,强调它与西方文论的交融与对话,并能在批评实践当中得到验证和发展,最终完成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重建,使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共存于世界文坛。  相似文献   

5.
6.
陈怀利 《西部大开发》2010,(4):81-81,84
曹顺庆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型的角度认为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中的古代文论失去了自身的特质,其实《中国文学理论》不是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而是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不仅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是一个伪问题,就只是对古代文论进行现代阐释也会因其自身特点——审美的主体性、思维的浑整性和表达方式的会意性——而出现诸多问题,比如古代文论特质的失却问题和古代文论无法系统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著名范畴,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余味无穷等特点,从先秦哲学的意和象演变而来,至唐代发展成熟,明清达到完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主要表现在对概念、内涵、特征等基本理论的阐释,对女诗人群体及其作品内容的分析,对传统文化和女性文学关系的整合,对作品独特审美特征的研究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留下了许多探寻和发掘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
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民族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文章通过对西藏拉萨地区的农村群众文化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分析探究了西藏地区民俗文化与民族观教育的现状,以期对将来促进西藏地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积极支持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至今已经20周年了。刊物涵盖了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和现代经济史,探索的领域日益广阔,内容日益丰富。作者有老中青各类学人,队伍日益壮大,尤其是青年作者不断茁长,更令人可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采用中国传统史学分析方法的文章,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方法的文章,采用外国新兴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方法的文章,都兼收并蓄,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气象。作为创办人之一,对刊物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健康成长,心中十分高兴,特向它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它继续开拓进取,越办越好,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一道,双…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观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相应成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论博大精深,如何认识和清理中国古代文论遗产的精华,为建设当代文论之用,对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来说,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中国古代文论,诚如汪涌豪先生指出,古人因受从语言到文化、从思维习惯到思想资料都不尚分析的传统的影响,在用概念范畴固定和网络自己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时,主要以辩证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古代文人画"文人画"顾名思义是文人所作的画,它是一种比起严格的技法和体裁更追求画外功夫的诗意创作,文人想通过这种诗意的表达来抒发他们的思想、情趣、品位和文化意蕴。中国文人画的起始众说纷纭,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远在唐宋之前便已盛行,而它的鼎盛可说是在中国院体画最受追捧的唐和北宋时期。其实中国古代文人作画并不以绘画技术的精湛为目的,更没把书画当作"正事"。他们把绘画看作是一种闲情逸致,闲来挥洒情思,有时甚至觉得画得太精是一种"俗"。  相似文献   

15.
郑广峰 《改革与开放》2011,(20):152-153
对于理工科高职院校来说,学校的办学模式、培养方式决定了学生更加偏重于"技术"和"技艺",这很可能会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迷失,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升理工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生命观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春秋以前的华北,长期为森林和草原覆盖,最初的产业形态是谷物生产、畜牧、渔猎、采集等多种经济并存,春秋战国时期华北的开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齐-《管子》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我种经营,保存多种环境的基本面貌;一种是秦-《商君书》模式,把山林草原耕地化,实行“大田谷作主义”。延续至汉代,尤其汉武帝以后,“农本”主义趋于成熟,以“精耕细作”为内容的生产力内延扩大的方向发展 。并中的土(土垫旱耕为土)是精耕细作  相似文献   

17.
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如同他身处的北宋王朝一样,他作为唐宋士人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在中国古代士人这群浩大而辉煌的队伍中可谓是承前启后.因此,从他丰富的一生.我们不难品出中国古代智识阶层的独善修身、忧国忧民等独特之处.而这些特点,也许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观现状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健康成长,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在客观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因素,以期为我们大力开展对青年的政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促进自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照峰  米多 《魅力中国》2011,(17):73-73
中国两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反民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一种单向度和等级的特征,是一种强势文化,实质是为强势服务,本质是反民主的。中国民主化的推进除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外,深层次实质体现的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变革。由于中国受到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沉淀和熏陶,其根深蒂固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对其改造也将是十分艰巨的,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主化将是一个渐进和艰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百年回眸:李根蟠先生访谈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10月 7日上午,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部分博士生和访问学者一行五人到了北京皂君庙社科院宿舍,拜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李根蟠先生,请李先生就本世纪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发展及其今后的走向发表看法。他的谈话实际上也涉及整个中国经济史学科以及史学的功能与方法问题。以下是这次访谈的主要内容; 问:最近看到您在《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发表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一文,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了清晰的概括,读后颇受启发。请问,您写这篇文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