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有一位企业的老总找我询问,捐赠有哪些税收优惠。我告诉他:捐赠目标不一样,税收优惠大不同。不仅向他介绍了国家有关鼓励捐赠的不同的税收优惠规定,同时,还向他介绍了享受最大税收优惠的必备条件,以便他选择捐赠目标,享受最大的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2.
我知道葆华同志这个人较早,那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葆华同志是中共晋察冀边区中央局工作委员会委员、组织部部长。那时他改名叫赵振声,我不知道他就是李葆华,更不知道他是李大  相似文献   

3.
朱平 《证券导刊》2009,(48):95-95
从前有一个美国大兵从前线回国,他疲惫地登上一列火车,车上没有空位。突然他发现一位法国女士旁有一只狗占了一个位子。"女士,能否把你的狗拿开,让我坐一下,我很累"。"早知道你们美国人没礼貌,他是我的孩子……",没等这位法国女士说完,美国大兵走了,他在车厢走了一圈,仍没找到位子,无奈又走回那位法国女士身边。"女士,  相似文献   

4.
花园阳朔     
在路上累死——2008年清明节,我们乘“坐”着旅游大巴,前往“深圳人的后花园”广西阳朔。不知道是因为天公不作美还是好事多磨,本来9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却整整在路上耗了18个小时。旅途的疲惫让我们对目的地不抱任何希望……  相似文献   

5.
王琳 《涉外税务》2004,(5):22-24
2004年第2期《涉外税务》上刊登了我亲爱的父亲王选汇有关“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收优惠方式”的文章,他在该文中对现有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诸多税收优惠待遇的存舍去留谈了他几点看法,并就如何调整税收优惠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在病重期间的病榻上,父亲依然关心着我国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问题,向我重点介绍了他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显而易见,我能感到他对此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在此,我寻着父亲的思路,在有关我国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待遇方面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整理出此文与各位商讨,并想以此文向我最敬爱的父亲寄托上我无尽的哀思与敬仰。  相似文献   

6.
谈到税收,多数人都知道它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但是对税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方面了解的不多。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对税收的这种作用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它。  相似文献   

7.
周苏明 《中国税务》2009,(10):16-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税收工作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税制的改革和不断完善,税收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税收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从事税收工作20余年。从1997年末主持江苏省国税局工作以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审时度势,谋定而动,不断开拓创新,奋力推进江苏国税事业发展。通过不断总结得失,锲而不舍地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8.
李建 《时代金融》2004,(7):38-39
美国人最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记得1988年赴美求学时,我的经济担保人是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兼电脑室主任,年薪近10万美元。可是我见他开来的1134经济担保书,银行存折上不足1000美元,其它的都是股票、债券,以及大学有关聘任他的证明,当时我心里很担心,不知道这些票证是否如银行存款那么可靠,结果倒非常顺利,签证官没问两句话就照  相似文献   

9.
庄培 《税收征纳》2004,(9):40-41
税收筹划能够充分发挥税收经济杠杆的作用。大家知道,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其依据是税法中各项优惠政策,企业通过合法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就能直接对企业投资、改制和产品结构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税收调节,从而实现税收宏观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孔谧 《理财》2010,(12)
神秘大腕 谁也不知道乔治·F·贝克是怎样一步一步爬上来,最终成为金融界大腕的.他的早期职业生涯像一个谜团,比普通美国人的职业生涯更为高深莫测,比斯芬克斯更为神秘,而且,贝克先生对此始终也像斯芬克斯一样缄默.对于他早期的职业生涯,就连他的世交好友都说:"他以前的经历,就连上帝也别想从他嘴里得到半个字,如果我知道,我很高兴告诉你,可是我的确不知道,就算你问他也没有用."  相似文献   

11.
瑶山税缘     
兰相洁 《税收征纳》2007,(12):46-47
在时光的流逝中,我已经在繁华的都市杭州读研两年多了,我的研究领域仍然是税收,这缘于十多年来舍不下的税收情怀。漫步在环境幽雅的大学校园,偶尔着上蓝色税装,格外醒目。同学们送我个外号“税局”。当然知道这样的“大名”是源于俺的税收工作经历。是啊,我深深地眷恋着那税收事业,深深地热爱着那片瑶山热土,深深地惦念着家乡那帮赤诚的税民。  相似文献   

12.
杜平 《金融博览》2014,(18):88-88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抱怨市场行情,说他2014年以来持有的优质成长股总体没有获得什么盈利,甚是不爽,还不如年初空仓,等到现在来抄底呢!说的时候一副恨恨的表情.说完之后,还问我他这样想到底对不对. 我不禁哑然一笑.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想法对不对,而是转述了一句国内优秀投资人之一、复星集团的梁信军所说的话:没有入比我更了解复星集团,我知道复星集团会越来越好,但我唯独不知道它短期(比如一年内)的股价走势.如果知道,我又不傻.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我是歌坛‘不老松’,我不敢当,但我会一直努力,到于能唱到多大年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会一直不懈地追求下去。”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分局确定张昌玉同志到税源紧张、税收难度大的六道中心税务所任所长。“敢于碰硬才能管好个体税收”,这句话是张昌玉经常说的。既是他的工作原则,也是他性格的真实写照。一次,他和所里的同志到丹乐制药厂早市收税,当收到一个卖猪肉的业户时,这个业户不但不交,反而说:“我是大狱出来的,我什么都不怕!”接着又举起杀猪刀蛮横地说:“你们是要税还是要命?”  相似文献   

15.
老大     
三子运气不好,赌钱赌输了,去找老大。老大伸手就给了他一个耳光:“国有国法,道有道规,愿赌服输,这种事你找我干什么——丢人现眼!”三子说:“他们的锅不干净!”他又挨了一耳光:“废你妈的话!十赌九诈,你不知道吗?知道了怎么还去睹?”三子灰了脸不吭声了。昨夜一睹,睹的龙虎,一小时不到他输了3万多元,还了2万元,打了纸14000多元的欠条。  相似文献   

16.
岳父的存折     
岳父是沈阳铁路局通辽公务段退休工人,建国前参加工作,在铁路公务段干了几十年的巡道工作,真可谓地地道道的普通工人。我每次见到岳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他慈祥的笑容里在掩饰着什么。脾气倔强的老人家从来不要儿女的资助,也从来不给儿女添麻烦,每次来我家,最多只是住上一天,就借口一个人待不习惯回去了,我知道他是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  相似文献   

17.
回家     
没料到,与你相见,是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心情。 你静静地躺在车厢的下铺,瘦成了猴子,脸色苍白而疲惫。我连叫几声,你才慢慢地开启眼皮:当你知道是我时,沉重的眼皮突然弹开,眼睛大大的,大的吓人:我心“格登”了几下,准备不足的心情,一下子紧缩得几乎痉挛。我伸手去握你,你用激动的目光迎我,我在被单里,寻到你冰凉的手,握住,握住不放,感到你的血在缓缓地流动,指头轻轻地抵着我的手心,微微地颤。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家》2010,(4):159-159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曾经在德国的一所学校做交流任教,我的德国同事丽莎是一位开朗、漂亮的女生,而且非常年轻,因此有不少男生追求他。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虽然有众多追求者,丽莎却一直迟迟没有定下恋爱的对象,这让我这个来自异国的大姐姐很替她着急。  相似文献   

19.
情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由一名惜懂无知的高中生通过严格考核走上了税收岗位。上班第一天,一位个体老板前来税务咨询,我主动且有礼貌地接待了他,结结巴巴的向他宣讲政策。当时我自己也并不太懂税收政策,一番诚心交流后,个体老板满脸笑容的对我说“好,妹子,我相信你,一定按时来交纳税款”。当这位老板走后,我才发现周围的同事都看着我笑,他们说我初来乍到,  相似文献   

20.
听来的故事     
刚调到地税局办公室第二天,就被安排去采写地税部门先进典型老陈的先进事迹。老陈个不高,胖胖的脸上总挂着笑容,让人觉得笑弥佛似的可亲。听说我当过教书的,老陈朗声一笑,“我是当兵出身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老陈自谦中不乏幽默。晚饭后,大家聚在地税所的院子里乘凉,月光如水,微风轻拂,听老陈娓娓地讲述着他的税收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