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和线上支持服务模式的开放教育,虽然“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但也造成了“师不识生,生不知师”师生分离的状况,极大影响了开放教育创优提质。通过对开放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在师生关系构建、教师职责定位、师生沟通渠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并从明确教师职责、健全交流机制、整合交流方式、提升教师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构建开放教育视域下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周洪贵 《活力》2005,(8):55-55
新课程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环境,是四个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教室就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它是引导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实验室。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促成学生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整合各种教学因素让语文课堂充满“合力”。  相似文献   

3.
高素文 《活力》2005,(6):245-245
新课程的学习观,不仅要在课堂上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之中进行“学中做”,更要在实验活动及问题情境的探究互动、合作互动、综合互动中进行“做中学”。在新的学习观中倡导改善学习的学习方式,即改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表现为许多具体的学习方式。如主体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建构性学习等。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影响学习成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授课效果和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努力程度。采用“互助式”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语文课堂,通过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互助学习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化,促成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影响学习成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授课效果和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努力程度。采用“互助式”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语文课堂,通过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互助学习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化,促成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曾庆红同志强调:“先进性教育重在实效,贵在长效。”要做到这一点,创建学刊型党组织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习型组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而是以组织成员不断学习和创新贯穿组织运行全过程。有一个全体成员一致认同并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景;有团体共同学习的浓厚氛围;有追求自我超越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学习共同体”是当今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也称为“学习社区”,是学习者和助学者以完全共同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并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大学生教育信息化也是大势所趋。学习共同体与信息化教育都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模式和发展的需求,并以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学习团体并载体,构建完善的网络交互学习平台,是网络技术和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就根据学习共同体、大学计算机以及网络学习的发展特点,对基于大学生计算机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平台进行研究设计,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信息共享,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龙加棣 《数据》2022,(6):120-122
随着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学、学习形态凸显出“课堂+课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由于出版及阅读模式的变革,教材教参、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等也日益呈现多样化和多渠道,包括行业、企业以及第三方知识平台共同参与的“新型学习共同体”形成,师生的日常学习成果积淀日益丰厚。但是,由于设备、平台、人员的频繁更迭,宝贵的具有鲜明校本文化特色的学习成果并未得到应有的科学储存和安全保护,随时可能面临损坏、遗落甚至毁没的巨大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必须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搭建校本学习云空间,构建起“知识发现-知识组织-知识应用-成果集成-成果转化-知识创新”可视化校本知识众创生态体系,发动与组织“新型学习共同体”共同参与,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成果性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科学众创路径,为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的学习资源校本支撑。  相似文献   

9.
公平与差别     
《公平与差别》、《国富与民富》两篇论文的作者黄冰先生是一位多年从事地方党务、政务领导工作的老同志,作者根据从政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客观、辩证地剖析了公平与差别、国富与民富之间的关系,厘清了一些人认识上的不足,无疑对大家的思想有一定的启迪和教育意义。本刊载录两文,以期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普及,教育博客已成为有效辅助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新型工具,备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文章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分析了教育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钮绪纯 《价值工程》2011,30(13):216-217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过程即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也是课程资源利用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开发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把握"教"和"学"的关系,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雷 《活力》2011,(12):121-12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是推动课堂进程,协调教学关系.拓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设疑、质疑、解疑是语文新课程理念师生互动的主要实践方式。应该说,现代语文课堂并不缺乏提问,但在操作层次、尺度把握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实践证明.不科学的提问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施简单学语文。高效学语文,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呢?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推进以下七项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构建起“学习语文七种高效法”,就是回归语文学习本质的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14.
范兆青 《活力》2005,(5):217-218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们于2001年着手开始进行的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教与学方式探索研究,并提出“科技兴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建立在以上指导思想下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家》2008,(23):113-113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得最新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使网络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的职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重剥生。为了打造21世纪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教师尽享创新的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优势,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成为教育力量得到最大化释放的关键一步。基于Web2.0时期的网络平台,坐落于巴蜀古都——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创造出了教学科研空间的集中离效与生活娱乐空间的闲适浪漫相结合的学习生活环境,描绘出一幅“科技生态校园”的全新图画。  相似文献   

16.
应功伦 《活力》2006,(5):120-1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团队精神在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且新课程又把合作学习作为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成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刘云 《活力》2010,(4):64-64
随著素质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化,合作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双向交流是师生合作的基础,强化参与意识是师生合作的关键,语文教学要合作互助、双边合作、生间合作、优势互补、发挥学生冉匀群体效应”。  相似文献   

18.
李金灵 《数据》2022,(5):177-179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是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经典模式。本文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本课堂中师生言语结构、学生活动参与特点以及师生回答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点教学建议:第一,给予充分思考,积极表达观点;第二,关注课堂参与,激发探究思维;第三,把握课堂节奏,有效利用时间;第四,转变师生角色,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秀华 《活力》2004,(11):118-118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纲要》还具体阐明了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新进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力军,在转变角色定位、教学经验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培训可实施“新教师评估-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培养计划-沟通反馈-全面发展”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培训内容方面,应涵盖听课评课、参观校企合作项目、听讲座、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等内容。形式可采用讲座、课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