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口经济》2015,(6):4-5
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4年3月的天津临港工业港务有限公司,目前注册资金为26亿元人民币。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天津临港经济区大沽口港区的港口、航道、码头及相关陆域设施的建设、开发、经营、货物装卸、仓储及物流等业务。近年来,随着天津临港经济区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4年3月的天津临港工业港务有限公司,目前注册资金为6亿元人民币。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天津临港经济区大沽口港区的港口、航道、码头及相关陆域设施的建设、开发、经营、货物装卸、仓储及物流等业务。公司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九大功能区之一的临港经济区内。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  相似文献   

3.
正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4年3月的天津临港工业港务有限公司,目前注册资金为6亿元人民币。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天津临港经济区大沽口港区的港口、航道、码头及相关陆域设施的建设、开发、经营、货物装卸、仓储及物流等业务。公司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九大功能区之一的临港经济区内。公司依靠临港经济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秉承"拼搏、领先、诚信、共赢"的理念,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凭借其广大腹地,发达的集疏运通  相似文献   

4.
《港口经济》2017,(4):65-65
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目前注册资本26亿元,经营范围为天津临港经济区大沽口港区的港口、航道、码头及相关陆域设施的建设、开发、经营、货物装卸、仓储及物流等业务。天津临港经济区位于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浅海区,是港口与工业一体化的工业城区,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滨海新区九大功能区之一,2015年3月9日,  相似文献   

5.
天津临港工业区作为滨海新区化学工业区和临港产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目前天津最大的临港产业发展区域,在新的历史阶段,必须充分发挥近海和临港的优势,努力打造化工、修造船、装备制造业、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集群,为实现滨海新区定位、加快全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天津临港产业区是滨海新区的八大功能区之一,临港产业区是新时期天津市为进一步拓展天津港口的功能,构建有利于带动区域发展的强大的临港产业功能而设置的经济功能区。围海造陆投资数额庞大,融资是临港产业公司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以下从四方面探悉临港产业公司的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7.
京津双核城市群背景下临港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与天津相互影响形成了临港双核城市群,天津港在该双核城市群乃至发展京津冀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从空间区位、贸易地位、经济基础、市场载体等多方面分析,天津具有足够优势成为依托港口带动京津冀经济发展的龙头,其间还有诸多因素阻碍着京津冀之间的区域合作:京津冀缺乏总体规划、不合理的经济梯度;产业同构和产业链断裂;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为此需要:统筹港口与腹地间的关系、明确天津在环渤海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以便构造出以天津为核心的乃至以河北省临港地区为依托的京津冀的港城互动的临港带动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滨海 《港口经济》2008,(7):37-37
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工业区,在着力打造全国重要化工基地的同时,始终坚持“经济发展、环保先行”的理念,把园区建成树木掩映、湖塘错落的大花园,吸引了一大批世界重量级化工企业入驻园区,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临港工业区位于塘沽区海河入海口南侧,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化工区的核心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金琳 《上海国资》2022,(8):20-22
<正>知敬畏、守底线、有责任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临港”)于2015年借壳自仪股份上市,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A+B股上市公司。公司注册资本约25.22亿元,实际控制人为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临港以科技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营服务和产业投资为主业,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区域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建设者”为使命,践行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上海科创中心及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承担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8):F0002-F0002
沧州临港化工园区是2003年5月经河北省批准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确定为“河北沧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区”。同年,被河北省确定为“河北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园区充分发挥沧州沿海临港和化工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全力构建环渤海地区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天津临港工业区景观河公园景观营造的可持续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临港工业区(简称临港)是一个从03年初通过围海造田而兴建的新的大型化学工业区,基础设施基本从06年开始建设。目前环境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水、少土",尽管南水北调及"吹填土"工程可以解决天津市用水及滨海地区用土问题,但是真正解决水土问题,降低滨海地区环境改造成本是滨海地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康华 《港口经济》2008,(4):21-22
天津临港工业区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人海口南侧滩涂浅海区,总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功能区之一。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工业区紧紧围绕国家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定位,瞄准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的趋势,发挥自身优势,科学规划主导产业,确定发展目标。目前明确定位在三大产业板块,即化学工业、造修船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临港产业集群逐步成为临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首都与港口城市联动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并提高集群的外部经济,成为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经验。韩国的首尔与仁川是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这一经验对城市经济功能正在重新定位的北京,及与其毗邻的重要港口城市天津来说,有较为深远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分析京津地区特殊优势入手,借鉴韩国成功经验,对发展京津"双核"空间优势下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的路径做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东山 《港口经济》2010,(4):62-62
今年天津临港工业区将新增吹填造陆12平方公里,累计形成72平方公里土地,累计完成土地固化处理50平方公里;疏浚10万吨级航道,建设至20个码头泊位,形成2000万吨/年吞吐能力,实现吞吐量1000万吨、港口营业收入2亿元。今年临港将继续筑牢“三个链条”,形成产业网络、强化资金网络、构筑人才网络。同时,通过过发行企业债券、买壳上市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与此同时,临港在今年还将全力加快天津大学滨海研究院、交通部水科院研究院、地质大学地质研究院三大科技项目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国际发展临港工业的经验 对宁波临港工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宁波临港工业发展迅速。2006年,宁波市临港工业实现总产值1829.1亿元,利税167.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的30.6%和33.2%。宁波今后应借鉴国际临港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凭借其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实现临港工业的多元化与集群化,以增强临港工业的活力、潜力和后发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宁波工业和宁波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宁波临港产业升级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临港产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临港工业主要包括石化、能源、钢铁、造纸和修造船,其规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的1/3。临港服务业在临港工业发展基础之上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借助数学模型,使用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资料,对宁波临港产业升级方向进行了定量测度,对测度结果作了评析,指出了宁波临港产业升级的变化特征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宁波临港产业进一步升级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临港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港产业和海运业在海港前沿的结合统一,催生了全球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目前,临港产业主要以石化、钢铁、船舶、汽车、能源、造纸等传统工业为主,随着现代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临港服务业在临港产业结构的地位日趋重要。鉴于临港产业对于推动区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把握国际临港产业发展趋势对于濒海地区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拓展临港产业链推动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作为一种新型组织模式,成为21世纪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组织形式。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产业是港口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动力源,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我国的第三增长极,滨海新区要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依托港口优势,提高临港产业关联度,延伸完善临港产业链,强化区域协调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港口是宁波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临港产业是宁波最需要放大的产业优势。《建议》指出,要择优发展临港工业,做强做优石化、清洁能源等重点临港工业,延伸循环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加快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新型临港工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石化、能源、钢铁、装备制造等新型临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港口资源丰富,临港服务业对港口及全省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河北省临港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成为港口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河北省临港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河北省临港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