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要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坚持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技术、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五大重点,着力形成区域龙头示范、重要产业支撑、关键技术保障、骨干企业引领、名牌产品带动的自主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正> 甘肃省的科技开发,要重点抓好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同时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储备工作。要牢固确立“科技立省”的战略。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要适度超前,以利今后进一步发展。甘肃科技发展的重点必须为加快甘肃经济发展、缩小同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起到支撑和超前准备的作用。因此,甘肃科技开发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采用适用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和部分改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变革生产方式,大幅度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层次是加强新技术(包括适用先进技术和已经广泛使用的新技术)的积累和储备(即在重点产业部门中扩大新技术运用的范围和比例),做好引进技术的吸收改进和创新工作,推动重点产业部门技术密集化。第三层次是发挥甘肃在某些尖端学科和  相似文献   

3.
依据劳动力、资产、劳动生产率、利润/销售收入比率等指标的变动态势,本文认为必须同时具有高劳动生产率和高盈利率的先进制造业才能成为上海新一轮制造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领域的细分研究后的结论是,上海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先进领域并不是像电子计算机和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电子器件这样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制造领域,而是要发展面向生产者需要的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其盈利能力更强,劳动生产率也更高。因此,上海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性调整是要重点发展那些生产先进技术产品所需要的产业制造技术,而不是产品制造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2012,(7):44-46,6
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其中第提五条指出: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我国要在2020年将非化石能源消  相似文献   

5.
吴明 《产权导刊》2003,(9):16-17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正在进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标志着"国家所有、分级行使产权"的新体制将形成,鞍山市新一届政府又提出"一个核心,三个重点"的发展思路,结合"重点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这个重点和本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健全完善我市股权管理市场,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搭好平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詹梦皎  詹正华 《特区经济》2011,(12):143-145
物联网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税收政策的大力扶持。而税收政策要发挥作用,其关键就是要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商业化与产业演化进程,建立较为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支持物联网建设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根据物联网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因势利导,寻找政策支持的有效作用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阐明了农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重点强调了先进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环保意识;构建了一种新的现代农业机械研制理念,提出了实现现代农业机械先进制造技术的跨越关键要把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始终;先进农机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要特别注意产生良好的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和增强环境保护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广。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县情,着眼于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从总体上看,应当抓住以下八个重点:(一)努力建设高效农业。县域经济的发展,任何时候都必须抓好农业这个基础,定优质、高产、高效的新路子。一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要真正把“科教兴农”落到实处.省里的重点是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的规划和宏观指导。县里的重点是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应用服务体系,通过培训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加快传统农…  相似文献   

9.
崔增团 《发展》2001,(7):8-8
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根据西部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光热资源和物种特点,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依靠科技调整结构。   1.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大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农业基础设施、电讯和科技教育四大基础产业的发展力度。   2.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西部大开发不仅要在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而且要在政策上,特别是在财税政策上要重点予以倾斜。一是加大国家财政对西部地区的“专项拨款补助”的力度;二是国家对在西部投资的企业予以补贴,鼓励和吸引外资及东部企业到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宋芳  马志强 《发展》2015,(2):115-116
如何坚持内涵式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于独立学院,更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大学内涵式发展在宏观上要搞好顶层设计,解决发展理念、发展路径的问题,在微观上要把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能力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辽宁要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冶金、石化三大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要壮大基础装备、成套装备和交通运输装备三大优势,补齐汽车工业、船舶工业、新型高效基础装备三个短板。发展石化工业重点是彻底解决"油头大、化身小"这一矛盾,拉长石化工业产业链,积极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发展冶金工业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升企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  相似文献   

12.
基于推动北京世界城市目标实现、塑造区域机场影响力、引领跨区域一体化提升发展的思路,首都新机场国际新航城的定位应是航城门户、未来新区。发展重点应是航空产业、现代物流产业、临空高技术产业、科技研发服务、国际商务服务、国际创意设计、国际文化休闲、都市现代农业八大产业。从区域分工来看,大兴要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廊坊要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  相似文献   

13.
八面来风     
农业部部长刘江目前指出,我国要加快农业发展,需要得到国际上的支持,也需要与国际市场接轨,为此我国政府正采取措施加快农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其重点是:多渠道引进外资,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重点投向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贫困地区综合治理等领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特别是引进优良品种和病虫害防治、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运等方面的技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立足国内资源,发展高品质、高附  相似文献   

14.
港商在祖国内地投资有新机遇近年来,中国已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整体经济素质作为“九五”期间的重点。“九五”期间在引资方式上也有重要转变,今后引资的重点从过去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质量和效益方面,具体办法是要引进技术含量高、技术先进、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济》2012,(7):44-46
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其中第提五条指出: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重点已定,主要包括:攻克关系国家信息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技术;突破制约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发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发展的重点领域是集成电路技术、软件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信息材料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音频和视频与多媒体技术、电子专用设备与电子测量仪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领域。我国信息技术创新重点已定@万三  相似文献   

17.
科教兴区是我区经济发展中的长期战略,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由途径。黄浦区今后三年科教兴区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建设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的目标,用先进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应用现代技术提高第三产业经济质量;以市场换技术在重点发展领域加大工商联手力度提高商业经济的科技含量;发展信息产业逐步使其成为推进全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为21世纪我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黄浦经济的特色。科技发展要从黄浦经济结构和社会特征出发,扬长避短。重点要放在科技与经济…  相似文献   

18.
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立足于自身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选择在国内市场有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在重点发展风电产业、煤炭清洁利用产业、煤层气液化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中,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对国内外海洋信息化发展实践的比较性研究,认为构建智慧海洋是我国必须要抓住的时代机遇,应从重点发展,多方协同;全面整合,全球感知;技术攻关,资源共享;装备研制,自主创新等方面推进我国智慧海洋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以国务院1992年55号文确定的振兴基础机械的产品范围为“九五”期间机床工具行业产品发展的重点。其中根据“机械工业振兴纲要”发展重点中所确定的要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在“九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品是: 金切机床: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及为汽车工业服务的各类高效、精密、专用加工机床。 ①数控机床重点发展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锻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