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本土品牌“土气”形象成因及时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本土企业希望建立时尚的品牌身份,但由于在国家形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等品牌形象三维度的"土气"表现,消费者仍然认为本土品牌普遍"土气"。本土品牌要想摆脱"土气",可以采用声誉品牌战略,改变负面的原产地形象;重视长期品牌建设,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销量的提升;应摒弃简单的模仿,持续进行营销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助自由联想法、K-B法和Gardner法,分阶段对本土品牌刻板印象进行问卷调查。在自由联想法阶段,通过词性分析表明,被试能想到的本土品牌正面词汇平均只有0.86个,负面词汇为9.43个;而被试能想到的外国品牌正面词汇平均有9.9个,负面词汇为0.71个。在K-B法阶段,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最符合本土品牌的高频词12个,除"实惠"具有正面意义外,其余词均为负面意义;得到最符合外国品牌的高频词16个,均为正面意义。在Gardner法阶段,首先选出了15个符合本土品牌且一致性大于64%的高频词,然后通过5点量表对其描述本土品牌符合程度的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15个形容词都显著符合,除"较实惠"一词具有正面意义外,其余14个形容词均为负面意义。  相似文献   

3.
整体性浮躁     
"本土品牌市场份额的不断丧失,与本土品牌的三心二意其实是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的",刘步尘告诉《当代经理人》。虽然本土品牌把其市场下滑的矛头一直指向了外  相似文献   

4.
<正>忘记过去本土的辉煌,放下昨日的骄傲,放下身架,以"空杯"心态,低姿态走入国际化,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功本土品牌国际化是国内企业发展绕不过去的门槛儿。市场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即便企业不主动国际化,也会"被国际化"。尤其是外资的不断进驻,我国的民族品牌必须主动应战。在本土市场作战,非但没有体现出优势,相反,一旦失利,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就好比两军作战,在哪国战场开战,对哪国就不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现场实验方法 ,在酒店服务场景下从外显与内隐两个方面探讨了服务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的表现,以及服务接触对外显印象和内隐印象的双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服务品牌来源国外显刻板印象表现为本土服务品牌在性价比印象上优于外国品牌,但在美誉度印象和质量印象上弱于外国服务品牌,在知名度印象和服务印象上二者并无显著差异;服务品牌来源国内隐刻板印象表现为本土服务品牌优于外国服务品牌;高接触服务能够改变全服务产品的外显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低接触服务能够改变有限服务产品的外显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高接触服务和低接触服务均无法使消费者对本土品牌产生更强的正向内隐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本文还针对不同服务产品类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如狼似虎地抢滩中国市场,给本来就有点脆弱的本土企业带来严重威胁.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要生存,要抗争,中国本土企业不畏强暴,揭竿而起,瞄准跨国公司的软肋,使出克敌制胜的招术,虎口夺食,拼抢一杯"羹".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正活跃着一大批对跨国公司形成强烈狙击之势的本土企业,比如在微波炉市场,格兰仕打垮了Whirlpool和LG;在饮料市场上出现的非常可乐,至少在农村市场上已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彩电市场,本土品牌也一步步将日本品牌的高端市场份额夺了过来;手机市场经过短短几年的拼抢,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在内的外资品牌.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品牌对中国日化市场攻城略地的提速,以及国内品牌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本土日化品牌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考验.在这"大鱼吃小鱼"和"快鱼吃慢鱼"的残酷竞争环境中,如何提升自身品牌的对抗力,从而健康存活下来,已成为众多本土中小企业共同关注而困惑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70%以上的企业都是以中国本土企业为跳板,即采取与中国本土企业合资方式进军中国市场.就在外资品牌在中国异军突起之际,一些原本叫得响的本土品牌却神奇地消失了.其实,这是外资品牌的品牌遏制战略发挥了作用,这是中资品牌在合资中遭遇的"不幸".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9.
<正>上篇"没有投入是不可能有增长的"传统的纺织生产正在向智能化、人性化转变国际品牌的国产化进程可谓日新月异,而本土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却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4,(11):12-16
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是中国社会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社会认知偏差,人们的品牌态度和消费行为已受此束缚。这不仅给本土品牌成长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阻碍民族产业的振兴,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本文借助刻板思维与符号认知理论,从企业、政府、媒体和文化环境等方面对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生成的认知环境进行了文本分析析,得出的结论是:本土品牌自身的良莠不齐和高端产品匮乏是根本原因;而媒体的选择性报道策略、政府行为以及消费异化环境虽然不是构成本土品牌偏见的主要原因,但它们在偏见地解释符号意义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从企业、政府和媒体等角度提出了抑制本土品牌刻板印象、优化本土品牌成长环境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魔咒降临     
裴瑜 《英才》2011,(12):104-105
面对国际体育品牌越战越勇的销售业绩,在"野蛮生长"后逐渐失速的中国本土体育类服装企业将何去何从?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经历了逾10年的"野蛮生长"后,中国本土体育类服装企业似乎正集体面对一场无法回避的"中年危机"。曾经风光无限的李宁、安踏、361度、匹克等本土体育品牌,都面临到增速放缓、库存积压、业绩下滑的巨大压力。以94.8亿元年营业收入雄踞2010年行业"老大"的李宁(02331.HK),也被推到了  相似文献   

12.
从一项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不良国有资产,被盘活为每年能够创造近千万元品牌收益的资产项目,先科商标的"起死回生"犹如一场本土商标品牌的"保卫战"。  相似文献   

13.
创建认同的服装品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生代的主力消费者,如何挖掘出与时代特征相联系,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文化,并在老传统上做出新花样,将是本土服装品牌文化的核心与根基所在◎品牌文化必须是目标消费群所认同和欣赏的,因此,品牌文化的创建必须汲取目标消费群的群体文化◎流行文化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如果能在品牌文化创建过程中借鉴到与自身的品牌定位相匹配和融合的文化形式,必然会使品牌的文化属性得到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4.
《楼市》2014,(Z5)
正Q:绿地进入杭州不同于其他大鳄,又是市中心拿地,快速区划,在杭州"住商倒挂"的现象下,这可以说是一个大的颠覆,为什么绿地可以做到?A:这也是本土和外来大鳄的不同:1.外来大鳄具有全球眼光和经验,所以在产品打造上优于本土企业;2.外来大鳄的品牌影响力是不仅仅拘于本土,所以客户对其的认知度是很高的,对于本土开发商而言缺少这种全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一直以来与浙江、福建、云南等省一同列为中国传统主要产茶区,却始终未赢得市场的认可。广西茶叶发展优势突出,山多水绕,气候温湿多雨,土壤多呈酸性的红、黄土壤,宜茶土地资源潜力大。因此,应借鉴国内外成功茶叶品牌的经验,结合广西本土茶业的实际情况,发展广西自己的茶叶品牌,把广西的茶叶品牌推向全国乃至国际。文章将以"广西农垦茶业"品牌整合为例,通过实践,探索建设广西本土茶叶品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赵玉坤 《价值工程》2011,30(35):298-300
文章围绕媒介市场中"境外媒介—国内媒介—政府管理机构"三边参与的博弈竞局,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当前本土媒介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本土媒介在同境外媒介的竞争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组织结构创新、品牌产品创新、管理机制创新,从而提升中国传媒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本土品牌涉足快时尚比H&M们更懂得"中国消费者穿什么",更敢于扩张到洋品牌未有企及的三四线城市,更有可能是懂得中国本土文化的快时尚品牌当国内众多服装品牌正在或明或暗地仿照"ZARA"、"H&M"大作"快时尚"文章的时候,URBAN EIGTHDAY(城市第八天)则提出了不单单是打造"快时尚",而更要创新赢利模式——"快模式",即以"快时尚打造财富快增长"。  相似文献   

18.
广告原本是品牌的孵化器,但眼下这个"孵化器"却似乎总是孵出"臭蛋",原因何在? 何以不立足本土?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纯中国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找个"洋玩艺"来表现?  相似文献   

19.
洋品牌进攻本土市场 近两年,阿迪、耐克等运动品牌纷纷把产品线延伸到童装领域,并在中国市场作为重要试水前哨,让本土企业不禁惊呼"狼来了"!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品牌成为企业有形和无形资产的载体,代表企业的信用,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加入WTO后的今天,中国本土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国际著名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品牌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许多企业却一直停留在"跨国公司加工车间"的状态,用自己的努力为他人培养品牌竞争力.因此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已成为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