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赣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市有8个县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扶持县 ,有177个乡镇为省重点扶持贫困乡 ,105万农村贫困人口需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解决温饱。六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一方面注重政策、科技、项目资金扶贫 ,一方面举全市之力 ,突出抓了社会扶贫工作 ,调动机关及驻地企事业单位、部队、院校等各个渠道力量和党员干部、能人积极性 ,走出了一条社会扶贫路子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到1999年底 ,赣州市农村在册贫困人口已由1993年底的105万减少到32.3万。全市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强调特色 注重实效──上饶地区贯彻落实“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调查乐志华去年,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下发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两个文件,江西省上饶地区积极行动起来,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彻落实。一、...  相似文献   

3.
实行“四个结合”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赣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源头第一县,环绕赣州市,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199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69元,财政收入2381万元,全县315个村,只有167个村通公路,131个村通电,...  相似文献   

4.
艰难攻坚话扶贫曾代良湖南贫困乡村是自然和历史形成的落后经济文化圈。他们既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又是国家和社会各界扶持的落脚点。贫困乡村经济发展速度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据调查,目前贫困乡村实施扶贫攻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生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泰和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地扶贫开发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结合实际制定了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意见。经过各级的大力扶持和支持以及贫困乡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贫困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9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15....  相似文献   

6.
赣南老区在“八七”扶贫攻坚的进程中 ,不仅扶物质 ,而且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四年来 ,文化扶贫同产业扶贫紧密结合 ,使61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了温饱线 ,在扶贫攻坚中 ,显示出特有的文化魅力。“万村书库”———农民变富的“百宝库”赣南是革命老区 ,是全国重点贫困地区之一 ,所辖18个县 (市 )有8个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在“八七”扶贫攻坚初期 ,还有105万农村人口处于温饱线下 ,他们多数居住在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的穷山沟 ,贫瘠的文化是制约彻底摆脱穷困的症结。治贫先治愚 ,扶贫先扶智。1996年 ,中央红军长征起点的于…  相似文献   

7.
鹰潭是赣东北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鹰潭市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省定贫困乡只有1个,即樟坪少数民族乡,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贫困村110个,扶贫工作以抓好面上扶贫为主,全市面上贫困人口5.1万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6.7%。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鹰潭市扶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以贫困乡村为扶持重点,以贫困户增粮增收为目标,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绝对贫困问题已基本解决,贫困户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全市在册贫困人口由1993年底的5.1万减少到1999年的1.195万人,贫困户人均收入由1993年的528元提高到1999年底的1555元,增加1027元。  二是基础实施建设得到增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几年来全市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修建了一批急需解决的影响较大、范围较广的基础设施项目。修建总长约15公里樟坪乡樟桃公路,解决了我市唯一的省定贫困乡樟坪全乡不通公路的问题。文坊镇太源村委会、志光西江雷家村小组、余家乡流桥村、泗沥镇王湾村的公路修建,彻底解决了我市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村委会、村小组不通路的问题。月湖区童家镇、四青镇、...  相似文献   

8.
自“八七”扶贫攻坚以来,我县努力抓好信贷扶贫工作,根据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和扶贫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坚持信贷扶贫到户,着力扶持发展以果业为主的扶贫支柱产业。近年来,每年安排70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扶持果业发展,其中到户资金占90%以上。信贷扶贫资金的投入,促进了我县产业化扶贫进程,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到2002年底止,全县贫困人口由“八七”扶贫攻坚初期的88000人,下降到34841人,低收入人口由60577人下降到31842人,全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八七”扶贫攻坚初期的400元,提高到1190元。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一、解…  相似文献   

9.
唱好扶贫曲打好攻坚战余干县地处鄱阳湖滨,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全县有30个贫困乡镇,81万余人,分别占全县乡镇总数、总人口的8824%和9529%。1992年,全县普查在册贫困户27200户,贫困人口129000人。贫困...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政策和措施张正尧为确保"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完成,江西省制订了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一)扶贫攻坚的政策。"八七计划"提供的政策保障,包括信贷。财税和经济开发优惠政策三部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  相似文献   

11.
赣南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 1994年全市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县 8个,省定贫困乡 177个,贫困人口 105万,分别占全市县(市)总数的 44%;乡镇总数的 48.4%,农业人口的 16.6%。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六年多来,赣州扶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扶真贫,真扶贫”原则,坚持以贫困乡村为重点,坚持以贫困户增粮增收为目标,坚持以经济效益、扶贫效益为中心,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   ——贫困状况得到缓解,贫困户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农村在册贫困人口由 1993年的 105万减少至 1999年的 32.3万(含因灾返贫人口), 72.7万人解决了温饱,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 1993年的 433元上升至 1999年的 830元,增加 400元。全市 177个贫困乡镇有 42个摘帽, 50个贫困村摘掉贫困帽子。   ——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六年多来,全市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修建了一批急需的交通、能源、水电、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乡村公路 383条 6166.8公里,桥梁 124座 3166.4米,解决了 426个村通路问题。修(兴)建小水电站...  相似文献   

12.
扶贫新途径扶贫业带村帮户□吴祖国上饶地区是江西省贫困面较大的地区,全区农村尚有35万贫困人口,其中,137万贫困人口年均收入在650元的绝对贫困线以下。全面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农户已经先富起来,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已经由...  相似文献   

13.
青原区是世纪之初新组建的县级行政区,既是新区,也是革命老区。区内有东固、文陂等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根据地,东固被称为东井冈。辖区内9个乡镇中,云楼、富田、东固三个乡,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贫困乡。通过八七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在偏远农村,仍有31万多贫困人口未彻底解决温饱。已脱贫的5万人中,解决温饱还不稳固,一遇天灾人祸,极易返贫。面对这种情况,青原区委和区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认识,作为青原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区委、区政府常议扶贫,主要领…  相似文献   

14.
近期我们去赣南老区和湘西的沉陵县深人贫困山区、库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14个贫困村、组进行了扶贫工作的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的总体认识是“扶贫效果显著,脱贫速度加快;脱贫层次低,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返贫率较高,如期实现‘攻坚计划’目标不容乐观”。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各级加大了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扶持措施,扶贫效果显著,脱贫速度明显加快。如赣南1994-1997年扶贫资金总量为7.92亿元,投入一年比一年多,已有3个县摘掉了贫困县帽子,脱贫人口也一年比一年多,贫困人口由10…  相似文献   

15.
金溪认真落实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江西省金溪县认真结合当前老建扶贫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一、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意见,确定扶贫攻坚的目标和任务。2、争取了县财政配套扶贫资金,从1995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3万元作为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召开挂钩扶贫工作会议1997年,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第4年,也是江西省50个省直机关和省属企业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1996年发出的《关于组织部分省直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挂钩扶持贫困乡的通知》的第一年。一年来,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认识确保提前完成扶贫攻坚目标●吴官正一、必须把全省上下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确保如期实现并力争提前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后,江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围绕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18.
山区贫困的症结与对策修水县扶贫攻坚调查陈李龙修水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八五以来,特别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修水县加大了扶贫力度,加快了脱贫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修水县原有贫困人口多,特别是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栾川县是一个深山区贫困县,经过“八七”扶贫攻坚,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各项指标稳定增长,基础设施明确改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但也面临着解决温饱标准低,地域发展差别大,脱贫基础条件差,受市场经济制约等问题,持续搞好扶贫工作,仍是当务之急。   一、扶贫攻坚基本成效   栾川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山区重点贫困县。经过十五年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尤其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山区面貌大为改观。   (一)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从 1994年至 2000年,栾川县共投放扶贫资金 12392万元,累计扶持农户 52686户,扶持各类开发…  相似文献   

20.
自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献县始终把科技扶贫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科技扶贫投入力度,真正让科技进村入户,取得了明显成绩。几年来,全县共投入科技扶贫资金3065万元,扶持各类扶贫项目635个,占扶贫资金总数的21%,共创产值23800万元,23.8万人受益,脱贫人数达到5.1万人。主要做法是:一、构建“五大”体系1、构建“组织领导体系”。一是县、乡、村分别成立了科技扶贫小组,形成了县、乡、村科技扶贫的组织保障体系。二是制定了科技扶贫目标管理责任制。三是注意发挥各级科技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