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楚 《港口经济》2014,(5):63-63
正从今年起,天津将在空港经济区建设一座机场航空物流园区,重点发展航空产业物流、特色航空物流以及快递物流,构建我国北方最便捷的航空物流综合平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良好平台。据悉,物流园区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货机坪、货站和快件中心、机场货运区、空港国际物流区、仓储物流扩展区及管理办公区。园区建成后,天津机场作为  相似文献   

2.
李焱 《首都经济》2006,(1):40-40
早在1992年,顺义区就提出要“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大力发展空港口岸经济”。按照这一思路,1993年在机场东侧规划了4.16平方公里的林河工业区.1994年在机场西侧规划了6.6平方公里的空港工业区,经过10年来的发展,这两个工业区已经成为北京市市级工业区。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企业集群。《“十五”计划》提出.要着力构建“空港国际化、顺义空港化、发展融合化”的运行机制。按照这一要求。顺义区在首都机场北侧规划建设了北京空港物流基地。2003年.顺义抓住首都机场扩建和航空体制改革的机遇,加强与首都机场和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空港航空发展的趋势 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现代物流是重中之重。在国内外临空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航空物流的发展起着引擎作用。空运是高科技物流的主要手段,那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体积小、重量轻、市场敏感度高、交货期短的产品,如电脑芯片、软件、生物医药、高科技电子产品等将越来越多地选择空运,而航空物流的发展势必吸引高科技产业在机场周边地区聚集。因此,发展航空物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航空物流型空港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指出航空物流服务链的瓶颈环节在机场;航空物流业围绕机场聚集,可以降低航空物流服务链的整体风险,提高服务链的可控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只有当航空物流服务链的非瓶颈环节的通过能力远远大于瓶颈环节的通过能力时,物流业才会在空间上聚集形成空港经济区,以空间的聚集降低环节的不可控程度。  相似文献   

5.
曹维 《港口经济》2014,(9):47-49
正一、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1.国外航空物流发展现状2013年,全球航空货邮运输量实现4980万吨,货邮周转量同比增长1.4%。机场是交通运输的枢纽,是对外贸易的门户,也是区域经济乃至一国经济发展的依托和重要载体。大型国际机场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货运物流,世界各国为了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纷纷依托其拥有大型现代化机场,通过提升交通集散条件,拓展机场  相似文献   

6.
王元京 《西部论丛》2003,(11):18-19
美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经验 美国拥有现代化的公路运输网,全国公路总长度为640万公里,为世界上公路最长的国家。美国的铁路41.2万公里,约占世界铁路总长度的35%,居世界第一位。美国航空业无论在客货总运量、航空线路、机场设施和各种类型飞机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世界任何其它国家。加拿大也是世界上基础设施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全国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航空出行需求愈来愈大,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也显得愈发重要。大型空港枢纽一般在大城市周边,具有人口、产业等各方面的优势,且针对大型枢纽的综合交通系统研究也已相对成熟。中小型航空枢纽缺乏大型枢纽的这些优势,但为了解决航空服务在区域上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中小型航空枢纽的建设又势在必行。因此,更需要探索适应于中小型空港枢纽发展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模式,以激发空港枢纽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文章通过对既有中小型机场综合交通体系的解读,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芜宣机场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的构建方案,实现空港枢纽地区对周边城市和区域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10,(9):31-31
综合交通体系是宁波空港发展的双腿,物流产业是宁波空港发展的翅膀,未来宁波要以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航空物流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临空经济是提升城市战略地位的客观需要从世界各大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凡国际性大都市、区域性中心城市都有一个国际性枢纽机场作重要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空港是城市开放门户,是一个城市形象和开放程度是标志,机场的素质和临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地位。而从宁波来看,尽管栎社机场2005年就对外籍飞机开放,是长三角第四个国际机场,但国际航线特别是欧美航线明显不足甚至缺失,空港功能一直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全市近两成货值  相似文献   

10.
《首都经济》2011,(2):79-80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于2002年7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一期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是《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确立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北京市唯一的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十一五”期间,基地一直以“创建国际空港物流典范,勇当区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为己任,紧抓招商引资和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