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下传媒新格局的一个显著特点。作为媒介融合在新闻传播手段层面上的表现,一种崭新的新闻传播模式——“融合新闻”应运而生。它融合了新闻的传播载体数字化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其传播终端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报业机构也正依托新的终端显示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相继推出一些能够实现新闻信息产品多格式制作、跨媒体传播的技术方案和介质终端。  相似文献   

2.
文化融合是媒介融合的本质要求,是传媒产业综合效益的内在保障。改革并创新新闻事业体制和新闻传播机制,消除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文化隔膜,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媒介技术融合和全社会的经济投入以和谐的文化为导向,才是媒介融合潮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3.
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传统媒体转型做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及年底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强调的物联网、智能产业、大数据等概念与应用,无不说明今天的媒介传播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媒介融合引发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需求的新变化,对高校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提出新要求: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需不断优化,培养重创新、强专业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新闻传播类硕士教育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媒介融合浪潮下,调整规制框架是世界各国促进传媒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传煤产业存在的行业分割、市场壁垒以及产业利益冲突阻碍了媒介融合的进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客观上需要对传媒产业规制格局进行调整.我国需要从构建统一、融合的传媒规制法律体系,建立统一的规制机构,加快传媒产业产权改革以及放开进入规制等方面重构经济性规制框架,促进传媒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融媒时代非遗文化的科普信息传播,以科普的方式展现非遗文化。通过对黄山毛峰制作工艺的分析,以及媒介融合+信息可视化的全新科普模式,将科技与文化有效融合,普及非物质文化知识以及制作工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地贴进普通大众的生活,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播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十八大的相关文件,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的宏观政策,为我国未来一个阶段的经济建设整体布局作出了顶层设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作为中央政府在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行政管理部门,对科技工作一贯高度重视。目前,总局已将"加速出版科技融合"作为下一阶段推进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撑,要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推动新闻出版业在数字时代的转型升级。总局积极构建出版科技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如喻国明教授所言:"在巨额闲置资本的增值冲动和媒介产业对资本进入的高度饥渴的双向作用下,资本与媒介注定结缘。"民营资本与电视产业是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步走到一起的。但这个过程却是错综复杂,效果亦是良莠不齐。本文对民营资本与电视产业的融合进行了理论的梳理,对其竞争力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民营资本和电视产业的结合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在报纸新闻文体的发展过程中,经营因素对报纸新闻文风的影响颇大。商业报纸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控制成本。使得新闻文风日益简洁化;报纸与电子媒介的竞争则导致新闻文风向视觉化方向发展;从19世纪后期报业进入寡头垄断时代后,就催生了标准化、客观化的新闻文风。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和大物流"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促进线下物流优化升级。物流企业应依托互联网,融合进入电商物流,实现自我飞跃。物流技术智能化成为供应链整合坚实基础,电子商务向应OTO发展,"嘿店"是网络平台销售的最新发展形式。传统消费渠道整合空间巨大,互联网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着供应链一体化融合。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微时代,各类"微"媒介层出不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充分认识微时代的内涵特点以及在此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传播运营规律的深入研究,着重从打造微平台、发展微队伍、转变微思维、重视微意见、设计微活动、实现微融合等六个方面下功夫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指出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以及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不高不低的尴尬处境,外语专业的学生要及时地增加一些外贸知识追求多元发展,教师要以"双师型"教师为发展方向,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学校也要积极地发展校企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校就能体验企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让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更大的竞争力,进而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都能受益,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媒介镜像中的社会扭曲"的基本含义和由来,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方面探讨了这一现象发生的宏观背景,从新闻从业人员的具体操作中找到了"新闻真实"被剪切的具体原因,就确保新闻真实性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数不断增大,传统的养老保障模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科技的广泛运用,尤其是5G时代的云数据,使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结合起来变成可能。这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养老方式,可使有限的养老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虚拟医养融合院"就是对传统社区居家养老的创新,它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规模化运作方式将成为今后老年群体养老的一种新趋势。虚拟医养融合服务必须依靠政府全面统筹兼顾、大力引导、突出重点、协同推进;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整合职能是保证实施"虚拟医养融合院"的核心要素,也是引领其他各项要素实施的必要条件。要完善健康促进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媒介权力与媒介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强势话语并构成了"话语霸权",媒介异化的现象时有出现.媒介知识分子是媒介时代知识分子适应时代、主动同媒介相结合的产物,他们积极介入传媒,拓宽了自己的活动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是媒介拥有的"话语霸权"极有可能将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意识侵吞掉,所以,知识分子在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时,既不应该拒斥媒介,又要谨防被媒介所操控,以免丧失自己理性、独立的思考和批判.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变,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从过去主要靠电视、报纸、杂志、广播获取新闻信息,转变为以手机、平板电脑来获取新闻信息。如今,传统媒体为了生存发展秉持着互联网思维纷纷寻找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当务之急是了解受众信息,摸清楚受众喜欢什么样的"新闻产品",从而增强受众黏连度。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的新闻阅读习惯,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年轻群体,符合互联网的鲜活属性,对转型媒体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给物流产业融合提供理论架构和政策支持,在对产业融合理论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产业融合的基本概念框架,并进一步研究了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即对商业利益的Ψ求、物流服务供需关系、物流服务创新和全球价值网络嵌入;探索了物流产业融合的主要模式:"价值模块镶嵌"型融合模式、"纵横交错渗透"型融合模式以及"价值网络重组"型融合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物流产业融合"三位一体"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及"三螺旋"视域下,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校—政—企"融合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三螺旋"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成员为企业、政府、大学。这三个成员当中,生产的场所是企业,政府是契约关系的来源,大学是知识经济的生产力要素。"三螺旋"视域之下,处理好政府、大学、企业之间的关系,成为民办高职院校融合转型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民办高职院校融合的过程当中,企业是保障,政府是主导,大学是中心。当这三个机构联结融合在一起,均衡合作,能够能让高职院校更健康、高效地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伴随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应用程度的加深,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很多企业经营发展也受到了大数据时代的深刻影响。业财融合理念正在不断成熟,且很多企业机构对业财融合给予了较多关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数据时代的业财融合在具体实施上具有很大难度,受制于专业人才较少等问题的影响与制约,大数据时代的业财融合进程也相对缓慢。本文将对大数据时代的业财融合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就业财融合目标的有效达成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会计工作的内容和功效正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催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下,两者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减少数据冗余,制约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企业信息成本,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中,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教育提档升级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起,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诸多成果,涌现了一大批"时代工匠",进一步丰富了职业教育内容。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众多新情况、新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高职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产教融合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并立足学情、教情、行业与社会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以实现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文章简述了产教融合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背景,并分析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