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贸导刊》2005,(17):17-20
为进一步研究发展县域经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促进作用,最近,我们先后到江苏、吉林两省开展了以“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主题的专题调研活动,分别在江苏选取了以劳动力输入为特征的太仓市和劳动力输出为特征的阜宁县,在吉林选取产粮大县东辽  相似文献   

2.
职业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指出了目前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职业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范仲文 《商场现代化》2006,(18):183-184
论文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提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测算了新疆富裕劳动力的数量,明确了劳动力的转移呈现"缓慢增长-加速增长-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对新疆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应发展二、三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人力资本;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提供就业帮助;做好政策宣传,转变农民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5.
《商》2015,(36)
平度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总人口约148万,农村人口占到平度市总人口的68%,受平度市发展传统农业的历史影响,平度市农村人口数量长时间居高不下,而且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阻碍了平度市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平度市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行研究,为平度市制定合理的农村劳动力政策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小娟 《商》2014,(2):206-206
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可以通过提高农民的货币收入进而提升农民的购买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可近些年沿海区域的“民工荒”现象暴露出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存在问题,这种趋势的延续可能会阻碍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介绍,提出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合理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使得目前大部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趋向城市转移。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2015,(37)
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非常明显,实际上这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但是转移的时间和速度并不会自然进行,而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通过农村教育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经济形势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重大挑战。针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政府服务不到位、有关制度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不充分、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快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农业改革而形成的社会经济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仅只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关系到我国能否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据此,通过分析咸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找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更好地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现通过对南疆四地州十一县市的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进行问卷调查,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就业特征三个维度,利用Logit模型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学历、汉语能力、务工收入和务工方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显著性影响,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经济活动能力相关性不高,不少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但经济活动能力并不高,有些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较低但经济活动能力比较高,这说明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经济活动能力高低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并不完全取决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经济活动能力相关性不高的影响因子还包括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探讨影响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意愿的经济因素.农村老年人普遍具有较强的劳动参与意愿;家庭收入对劳动参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非同住子女、孙子女等提供的经济支持显著降低劳动参与意愿;"新农合"的参与提高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意愿,但养老保险的参加以及养老金的领取显著降低劳动参与意愿.这说明,农村老年人的劳动意愿受贫困驱动,直接的经济保障对劳动参与意愿产生"挤出作用";农村老年人对基础物质或经济保障的需求强于个体长久的健康发展.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改善农村老年人过度的劳动参与.  相似文献   

14.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加快的,它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从理论上阐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的过程,分析了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转移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加快的,它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从理论上阐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的过程,分析了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转移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迁出地的推力和转入地的拉力,前者包括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收入差异激励、资源环境竞逐和个体预期;后者包括劳动力密集型出发的产业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减的社会政策。但是,既有的城乡二元化身份、用工制度恶化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而利用既有的SA8000制度引导用工环境,扭转二元身份差异,推进职业培训教育券,完善多元化劳资纠纷解决途径,将是有效地促进劳动力良性转移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和特殊的转型经济背景,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纳入新古典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理论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和改变高、低素质剩余劳动力的供给量,从而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均衡水平.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吸纳作用要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U型”曲线特征,东部地区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门槛值”为7.46年,而中西部地区相应的“门槛值”为5.88年.在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充分利用外资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和发挥“干中学效应”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将是中国在未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实施劳动力资源“二次开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分析当前湖北经济社会与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总结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不平衡发展”来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集中优势,重点突破,坚持“一主三化”方针,以强力推进的重点县(市)的经济强县建设.带动湖北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华 《商业研究》2002,(12):70-7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这一转移 ,不仅具有其客观必然性 ,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 ,为做好这一工作 ,应从提高认识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 ,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相结合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和不断扩大国际劳务输出等方面采取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