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文章通过对西安市城乡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两个群体之间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然后对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风笑天 《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123-123
方纲博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所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乡居民主观幸福差异研究--以成都市为例》一书是一本基于经验调查结果的规范的社会学论著。该书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3.
鞠华莹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4,(20):176-178,180
本文利用19902012年度黑龙江省数据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正相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财政支农比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负相关,其中财政支农比率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哈尔滨市居民生活状态与生活态度的调查问卷”作为测试工具,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99名被试作为调查样本。笔者试图选用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一部分信息,通过自己的研究假设来以哈尔滨市城市居民为例对当前我国城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主观幸福感为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界属于热点话题。通过对国外文献进行梳理和理论的回顾,了解影响民众主观幸福感的诸多因素,对提高我国国民幸福感指数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生活的幸福,因此,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探索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客观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遗传因素、文化因素、生活事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主观影响因素大致分为人格因素、自我效能感因素和应对方式因素.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对影响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影响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结构、收入、消费结构和价格 ,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展缓慢 ,城市化对食品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下,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人口平均年龄增长,劳动力逐渐流失等问题,这些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严峻的问题。独生子女所在的传统家庭模式必须要面对的就是如何赡养老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推出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将原有的两个保险制度结合在一起。本文将从城乡居民基本养... 相似文献
13.
《商》2015,(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总量一直在保持高速增长,居民家庭的投资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近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逐步完善,这也大大吸引了居民家庭投资。然而,居民家庭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获取收益时,不得不承受资产本身具有的风险性。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也带来了市场上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居民家庭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时,应当根据自身特征和金融资产产品属性来选择适合投资的金融产品。居民在选择金融资产进行投资时,除了考虑风险性和收益性外,家庭特征因素和社会形态特征也是其在投资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首先对影响居民持有金融资产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负担人口数量、社会性质、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以及居民家庭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调查佛山市某五星级酒店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情况,分析影响实习生满意度的五个主要因素,包括工资与福利、个人发展、工作本身、领导管理和人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酒店实习生的满意度,为酒店留住人才,改善酒店业人力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Z1)
本文结合江苏省1993年~2013年这21年间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造成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作定量的实证分析,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将第一产业对我国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农村就业人数占全省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比重、人均GDP作为解释变量。研究发现,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受人均GDP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柑橘产业发展面临着国内供求失衡和国际贸易疲软的严峻形势,柑橘消费受到了新的挑战。本文综述了我国柑橘消费行为的特点及其基本类型,以武汉市城乡居民消费为例,实证分析了柑橘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调整优化柑橘产品结构、推行柑橘标准化品牌化生产、重构柑橘行业渠道模式、创新柑橘营销策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截面数据,运用CS模型研究地区因素对湖北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进行城乡对比。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城市的地区效应普遍大于农村地区,说明地区差距扩大对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影响较强,城市居民较之农村居民具有更强的“攀比”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