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党的十六大第一次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对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探索与对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引路,是实践性创新;其理论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是理论性创新;其理论的成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与对事物特殊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拓展,是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创新。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理论成果。这个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有一系列突破,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得到了新的重大发展,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大法宝,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大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和条件的。解放思想,对于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银川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全市各行各业、各个机关、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新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它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传统和谐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和谐文化理论以及中共几代领导对和谐发展观的远见卓识,使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客观背景和原因。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富经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日渐雄厚的物质基础,使我们的和谐文化建设又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邓亚中 《价值工程》2011,30(19):6-7
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从社会发展的运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东方社会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社会发展理论,是面对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有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一、住房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百年红色经济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连续史。百年红色经济史始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回顾百年红色经济史可知,建国前后根据地经济史与国家经济史是连续的,改革开放前后国家经济建构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是连续的,新时代前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与新时代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一个重大创新理论,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的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10.
张羽 《中外企业家》2009,(16):64-64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并提出在当前新的机遇和挑战下,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关键在于站在新的思想高度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刘建军 《活力》2010,(7):63-64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最新成果.它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成果.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刘建军 《活力》2010,(4):63-64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最新成果.它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成果.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马玉梅 《企业导报》2012,(22):182-183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高度发展的社会,是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14.
郑翠贤 《民营科技》2009,(7):112-112
社会交往方式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在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主义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和谐。那么,在现前条件下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道路,也为当下建构合理的交往模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能促进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同时,审视国内国外发展的新形势,科学地提出了和谐动力观。和谐动力观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系列的动力观一脉相承,而且具有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和谐动力观从新的角度并结合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具体情况阐述了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学说,这一理论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而形成内涵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系统更加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建设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理论命题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价值体系的最高层面,因此,它与和谐文化建设有联系和统一的方面。但同时它们又互有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并引领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国家审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根据地审计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审计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认识和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依据,总结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创新,不仅是当前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财政与监督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思想的基本理论依据。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战争中艰难探索,努力实现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创新涵盖四个维度: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二是坚持党领导审计监督工作的政治基础,三是坚持审计监督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基础,四是坚持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审计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强调"依法治国"的问题,对依法治国的价值、 意义以及"如何依法治国"等理论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依法治国思想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列宁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中辩证地吸取其中的理论营养,并结合中国国情,开创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本文探讨的问题是:依法治国思想如何辩证地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念,并将其运用于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如何使经典理论展现出当代意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理论。学习《江泽民文选》,重温这一历史时期我国非同凡响的发展历程,深刻领会并长期坚持这些宝贵经验,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对于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对于我们提高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面、领导建设中罔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我们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新时代,我国依旧面临很多挑战,其中精神文化挑战是重中之重。新时代的中国应该具备极强的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基础包括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社会基础。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合的理论特征;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创作的红色文化和历史现实;社会基础是在我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