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在融资发展过程中股权可能被反复稀释,创始人可能最终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为避免控制权旁落他人,他们通常采取特殊的制度安排公司的股权结构,从而决定公司的治理结构。本文在界定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基本含义和对比分析双重股权制度和合伙人制度的基础上,论证合伙人制度的合理性及其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与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大学生创业现象在如今十分普遍,但是也同样存在很多制约问题,其中融资难问题与伴随融资带来的股权稀释问题便困扰许多创业者。阿里巴巴集团(下简称阿里)于2014年成功赴美上市,其新型"合伙人制度"与其股权结构引起笔者关注,笔者认为探究适宜我国大学生创业发展阶段的融资模式、股权制度设计,使其既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又能保证创业者的控制权不被稀释,具有现实意义,然而阿里巴巴恰好为创业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司在其发展、扩大过程中需不断融资,但投资者越多,创始人的股权就被稀释,这就导致"一股一权"与"控制权"之间的矛盾。为避免这一矛盾可能造成的控制权旁落问题,一些公司采用"双层股权结构"。而这一股权结构的产生,引发了如代理成本、监督机制等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坚守"一股一权",未对双层股权结构给予肯定。笔者认为,我国应对双层股权结构辩证考量,宽容对待,有必要在现有的"同股同权"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双层股权结构的优势,促进企业和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市场上的股权争夺之战愈演愈烈,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创始人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最终丢失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企业处于股权激励这个阶段,一般会考虑初步的核心管理层股权激励、引进新的股东、有的公司还会吸引投资人进行投资。这三点都会对现有股权结构产生影响,创始人的持股比例会下降,但这又是企业发展必经的阶段。通过目前市场上合理的股权结构设置案例,给予企业如何把握好控制权几点建议。使企业创始人对控制权问题高度警觉,从而保证企业独立自主的运营。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的初创期,由于其他股东对创始人的信任,会跟随创始人的领导,然而随着公司的壮大、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利益分配冲突会越来越明显,创始人的控制权会随之出现危机。控制权的争夺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式制度下的股权资本控制,另一方面是非正式制度下的社会资本控制。本文通过一些企业来分析创始人如何利用双重资本维持企业控制权。  相似文献   

6.
<正> 一、合并报表会计政策从法定控制权向实质性控制转变一般来说,投资公司只有在取得被投资公司50%以上的多数股权时,才有能力控制被投资公司的经营决策,并编制合并报表。当然随着企业的股权相对分散,投资公司也可以通过法律文件或与其他股东达成协议取得对被投资公司的法定控制权来替代早期的多数股权。通常认为投资公司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被认为拥有子公司的法定控制权:通过与其他投资企业协议,掌握50%以上的表决权;根据法律文件或协议,有权控制该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权任命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  相似文献   

7.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反映的是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同经理人陈晓之间的博弈。国美控制权之争虽已过去,但国美公司治理上的缺陷给创业者大股东带来的切肤之痛势必为已步入或正准备步入现代化企业治理的创业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司治理课。《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和实施,明确了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职责权限和组织架构的控制,规范了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为企业如何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自己作为所有者、大股东的地位、权益不受侵害;如何对公司进行有效的治理;如何组建、聘请、任命董事会、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及规范职业经理人滥用职权的行为必将起到积极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艳波  高闯  胡登峰 《财贸研究》2019,30(8):88-100
选取2008—2012年间IPO的514家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创始人掌握企业经营控制权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因"关键性资源"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并保持业绩的稳定,而且这种影响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随着创始人知识型资源的增加而提升,随关系性资源的增加而减弱。研究不仅拓展了公司治理控制权领域的文献,同时也为成长中面临控制权争夺风险的创始人公司控制权机制创新、融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股权质押"爆雷"的事件时有发生,当然这也侧面说明了股权质押逐渐成为了控股股东偏爱的一种手段。虽说股权质押本身并不一定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但如果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下进而实施掏空行为则会严重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进行了股权质押后,控股股东面临着偿债压力和企业控制权丢失的风险,可能会出现以权谋私来缓解自身压力、保住自己控制权的行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造成了量化的控制权和量化的现金流权的偏离,降低了掏空成本、转移了风险,这一行为带来了控股股东侵占其他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动机,引发了"掏空"问题。本文以ST飞马为研究对象,对其股权质押和掏空行为深入探究,探究股权质押对掏空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基于我国当前股权质押的监管现状给出相应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从媒体人变身创业者,蔡鸿岩十年间不断试错,目前仍然在路上。"创业成功取决于试错速度",这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一句常被创始人们奉为圭臬的话。黑马营七期学员蔡鸿岩就是这样一个频繁试错的创业者。跳出纸媒"我从1994年7月15日就开始做房地产报道,其间见证了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近二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直到‘泛滥成灾’的整个过程。"京城初夏的一个上午,变身为被采访对  相似文献   

11.
正不是缘于善良的错误,而是利益权衡后的投机。仅仅两年,雷士照明的控制权争夺战又起。公司创始人吴长江再次被指责有关联交易、掏空公司等不当行为,又传出涉赌,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甚至抖出吴承认赌债的录音,而吴的回应也大同小异,谈到自己错识了伪君子,感慨创业者大权旁落。对比两年前的争夺战,这次唯一新鲜的元素,在于"忘恩负义"的指责,尤其是王冬雷,声言2012年参股雷士照明时,"吴长江是个快破产的人,是我救了他",颇有农夫  相似文献   

12.
王骥跃 《财贸研究》2000,11(4):31-33
<正> 一、并购的内涵与方式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统称。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有价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以使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由于在运作中其联系远远超过区别,所以兼并、收购通常作为同义词使用,统称为“购并”或“并购”,泛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为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企业并购的方式主要有承担债务式、现金购买式和股份交易式。  相似文献   

13.
侯宗辰  沈国云 《现代商业》2022,(12):105-109
随着国际资本与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杠杆技术的不断创新,具有资本优势的企业为了攫取超额利润,发起了众多恶意收购事件,对实体经济与中小股东权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目前新技术、新经济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具有资本优势企业的创始人作用举足轻重,具有重人力资本、轻资产、融资需求大的特点,时常面临股权融资与控制权维持的矛盾,采用双层股权结构可以保护创始人的控制权、有效抵制恶意收购、制定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投资规划,避免投资行为短视化,提升企业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外恶意收购案例及影响、创始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构建双层股权结构有效避免创始人因恶意收购造成的不稳定因素,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股东表决权作为公司所有与控制的连接点,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以及大小股东之间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工具。"双重股权结构"从"同股不同权"的途径争夺公司控制权,虽偏离了"一股一票"原则且不利于保护公众投资者,一方面能在股权稀释中保持公司控制权,另一方面有利于抵制恶意收购。鉴于尊重意思自治、产业发展和国企改革需要,我国公司制改革可以适当借鉴双重股权结构,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保护中小投资者。  相似文献   

15.
一、控制权收益分析 (一)共享收益的产生在股权比较集中的企业组织内,如果公司结构比较完善,所有者能够对企业管理者形成有效监督并借此增加企业价值,而中小投资者也可以“搭便车”获得相对应的投资收益。这一块控制权收益是由所有投资者共享的,被称为共享收益。股权相对集中的企业其公司治理水平较之股权高度分散的企业要高,那么相对应的其公司业绩和盈利水平也较股权分散的企业有更好的表现,公司价值得以提升,就产生了共享收益。  相似文献   

16.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发布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作为一种"同股不同权"股权架构,双重股权结构保有了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管理层为满足市场季度预期压力做出的短视行为,有利于公司长期战略的实施。通过以小米集团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为例,对小米集团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原因及双重股权结构对小米创始人团队、公众投资者和长期企业价值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定标 《创业家》2010,(2):116-116
核心创始人离开自己创立的企业,可以看出创业者的性格,团队的和谐,对于创业成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资产重组指对企业资产有实际所有权或可以对资产实施控制权的主体及其他外部主体对企业资产的优化配置、重新整和。也可以说是重新整合配置在企业资产上的权利。通常来说重组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不会导致股权发生变动即在各自的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进行资产重组的投资者,另一种是能够导致股权发生变动即投资于附属公司之间或外部投资者之间进行资产重组的主体。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对山东省新华书店集团资产重组的知识进行研究舜口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宏观经济和市场主体日益的复杂,公司之间并购重组更为频繁,通过并购股权导致的控制权之争不断出现,相关的并购重组案例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本文是以JK公司股权引发的的控制权争夺为案例,以通过公司章程的设置掌握公司控制权的视角来分析控制权争夺。  相似文献   

20.
好VC坏VC     
《创业家》2012,(9):56-57
什么是好VC?什么是坏VC?谁对这个话题最有发言权?创业者。过去三个月,《创业家》杂志调查了177位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在本期封面专题推出"2012年度最受创业者尊敬的VC投资人"榜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