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嘉芬 《经营者》2005,(1):78-81
不管你喜不喜欢,观众都可以在电影里看见一个经营着自己理想的周星驰;他爱吃,所以拍《食神》;他喜欢看足球,所以拍《少林足球》;他热爱中国功夫,所以拍《功夫》。他的电影总是在述说小人物力争上游的故事,告诉观众“人如果没有理想,那就变成咸鱼了”。  相似文献   

2.
随着《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一系列带有大量中国元素的动画电影的上映,并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很多人会想,为何这些中国故事能在好莱坞电影中取得成功?这固然有技术上的原因,但单纯地将文字故事转变为动画还不足以;更多的是电影中的形象,角色定位,幽默设置,场景、音乐等的配合运用,在愉悦观众的同时传递着正能量.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带有传统好莱坞式英雄色彩主义的电影.它的背后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好莱坞电影模式.本论文将从分析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产业链模式开始,结合电影《功夫熊猫》,探究这种模式的常见特征,如何制作,宣传,达到品质与票房的双赢,阐述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卖点,包括场景,人物,理念,功夫等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元素,探究这种产业链模式在功夫熊猫中的成功运用,如何在中国打开市场,以及如何在保持口碑的情况下连续推出续集.在《功夫熊猫》在中国获得巨大反响的情况下,本论文就关于如何学习并融会贯通这种电影产业链模式和提高故事原创能力上给予建议,以发展中国动画电影事业.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挟中国功夫而来的美国大片——《功夫熊猫》以其独特的魅力席卷了整个中国。《功夫熊猫》继续秉承了美国电影制作思路:讲述一个故事,传递一种精神。《功夫熊猫》给了我们很好的管理启示,职业经理人如果想将娱乐与培训合二为一,不妨观看《功夫熊猫》。  相似文献   

4.
不管你喜不喜欢,观众都可以在电影里看见一个经营着自己理想的周星驰;他爱吃,所以拍《食神》;他喜欢看足球,所以拍《少林足球》;他热爱中国功夫,所以拍《功夫》。他的电影总是在述说小人物力争上游的故事,告诉观众“人如果没有理想,那就变成咸鱼了”。  相似文献   

5.
如果好莱坞要拍一部中国功夫题材的动画片,要从动物中找一个中国文化的形象,会找到谁?一定是熊猫。2008北京奥运会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功夫之王》、《木乃伊3》无不是想趁机海捞一笔。时下,这部《功夫熊猫》显然是迪斯尼不甘落后的圈钱之作。  相似文献   

6.
子荷 《中外管理》2008,(8):100-102
自6月以来,相信裹挟中国功夫而来的梦工厂制作《功夫熊猫》席卷了整个中国。 和几乎所有的美国片一样,《功夫熊猫》继续秉承了美国思路:讲述一个故事,传递一个精神。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如果你想将娱乐与培训合二为一的话,《功夫熊猫》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就像片中的“神龙秘籍”一样,电影本身也是一本管理秘籍。  相似文献   

7.
18年前,成龙和李连杰两人都已是当时"功夫电影"的泰山北斗、武林至尊,成龙憧憬说:"你我如果一起拍部电影,一定能赚很多钱!"李连杰欣然应允,旁人只当这是一个游戏。18年后,成龙再次约定李连杰,说:"再拖下去我们俩这辈子恐怕就没有这个机会了。"两人都笑,这时他们的脸上已经布满沧桑……  相似文献   

8.
王新业 《经营者》2008,(5):92-92
18年前。成龙和李连杰两人都已是当时“功夫电影”的泰山北斗、武林至尊,成龙憧憬说:“你我如果一起拍部电影,一定能赚很多钱!”李连杰欣然应允。旁人只当这是一个游戏。18年后,成龙再次约定李连杰,说:“再拖下去我们俩这辈子恐怕就没有这个机会了。”两人都笑,这时他们的脸上已经布满沧桑……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美国梦工厂的动画片<功夫熊猫>一经与广大中国观众见面,立刻引起一片惊呼,熊猫是中国的,功夫也是中国的,为什么中国就拍不出<功夫熊猫>这样的动画片?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0.
内需功夫     
《功夫熊猫》竟然火起来了,国内同行感觉很不是滋味。好莱坞的中国功夫这些年看来长进不少,能把这样一个中国元素的题材拍得“这么中国”。其实不单是好莱坞.跨国公司整体上的中国功夫这些年一直在长进,“深耕本土市场”做的比本土企业还要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11.
纵观现在的动画电影市场, 活跃在各大荧幕和院线的电影多是来自美、 日、 欧, 并且总能在中国这一海外市场获得可观的票房收入. 甚至会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有意的在影片中加入中国元素, 或者在中国文化中选取素材, 就比如说 《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 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 影片以中国古代为北京, 其景观、 布景、 服装以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 故事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自6月以来,相信裹挟中国功夫而来的梦工厂制作<功夫熊猫>席卷了整个中国. 和几乎所有的美国片一样,<功夫熊猫>继续秉承了美国思路:讲述一个故事,传递一个精神.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如果你想将娱乐与培训合二为一的话,<功夫熊猫>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就像片中的"神龙秘籍"一样,电影本身也是一本管理秘籍.  相似文献   

13.
马钺 《中国企业家》2013,(14):111-112
郭敬明也经历了梦想从建立到被打破的过程,但他自称"从不传递负能量"Ce:这部电影会不会对你产生诱惑,成为你进军影视圈的开始?郭敬明:我之前做任何事情都会想要去赚钱,但拍电影还真不是。我会有票房分红,但当时根本不可能预计会赚到多少钱。《小时代》我前前后后有花了一年多的心血,对我来讲,如果一年多时间花在写书以及公司上面,赚的要更多。当时我心里很想把它拍出来。我接拍电影的时候电视剧也在拍了,那个改动真的太大了,自己也觉得很难过。电影的商业价值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当然,我做好了,有更多票房,收入会更多,这也是对我的一个奖励、证明,但它不是我的初衷。以后我会把电影当成一个事业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代》2006,(9):94-95
因一部投资不足400万人民币的小成本制作电影《疯狂的石头》一炮走红,29岁的导演宁浩,应该说是幸运的。生于七十年代的宁浩,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其实,在他20岁来北京时,想法很简单——应该干点挣钱养活自己。于是,这位山西小伙子学了一段时间拍摄,就开始拍图片,100块钱拍一个胶卷。后来,宁浩开始拍摄专业MTV,据说曾经给朴树、金海心、屠洪纲等明星拍过。其实,那段时间的宁浩,他的拍摄“生意”还真是挺火,一条MTV两万,一年能赚个几十万,这个时候,宁浩觉得真正的衣食无忧了,于是开始创作电影。《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的剧本,早是宁…  相似文献   

15.
高云 《中国新时代》2013,(10):106-106
我理解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讲的是一段真挚的感情。但在我工作中,经常会有人这样跟我说:“你看过《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吗7讲的是一个中国女孩持旅游签证到美国生孩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泰坦尼克号》是有史以来的电影票房冠军,我感觉它不是靠金钱砸出来的,它靠的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背后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个导演在过去拍了很多的大片,他请的主角都是好莱坞的明星,如阿诺·施瓦辛格。他的电影票房都非常好,并且他因为拍电影也赚了很多钱。但是,他觉得不能老是用那一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上甸,好莱坞正热火朝天地拍摄《变形金刚2》,南方民企美特斯邦威(后简称美邦)的老板找到刘思汝,提出想将自己的品牌植入到这部大片中。刘思汝是何方神圣?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深圳做过记者,后就职于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为其在中国摄制的电影《功夫》等作宣传推广,还参与过电影《赤壁》在海外的行销。  相似文献   

18.
冯小刚和华谊王中军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商业大片:艺术家与资本切磋、琢磨、合作、冲突……随着这部片子渐入高潮,"中国商业电影之王"以及中国市值最高的娱乐公司被托出水面。这个故事是中国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不可复制、难以重演,有可能因资本改变、被后来者超越  相似文献   

19.
电影《让子弹飞》改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节。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片并非单纯的土匪和恶霸争斗那么简单,而是拥有更多的内涵和意旨,涉及金钱、权利、欲望、情谊、背叛等等,因此,观众对这部影片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各大院线票房一路飘红的《功夫熊猫》可谓老少皆宜。新入职场的诸位注意了,这部片也是为你准备的办公室神速上位秘笈。近日在各大院线票房一路飘红的《功夫熊猫》可谓老少皆宜。新入职场的诸位注意了,这部片也是为你准备的办公室神速上位秘笈。初出茅庐的你,怎样让自己不同反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