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山禅城陶瓷产业转移空间地域模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文章从区域空间角度,探讨中国最大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佛山禅城的陶瓷产业空间转移模式,分析发现佛山禅城陶瓷业转移在省域内与省外形成不同地域空间转移模式:前者为"原料指向辐射型"、后者为"集群指向嵌入型";并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陶瓷产业转移的模式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地域空间模式在地域范围、形成的理论依据、主要的影响因素、与转出地的关系、转移的结果、所形成的市场关系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四种基本形态--蜂窝型、专业市场领导型、主企业领导型和混合型一定抽象意义上的划分和特征分析入手,推演基于不同组织架构和分工协作体系视角下,现阶段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与产业升级可行路径.以中国戴南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为例,从实证角度剖析了主核心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对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推动作用和重要性.指出,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化和升级是组织架构、外向关联度、社会资本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协同转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阐述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种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选取陕西省榆林市能源化工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对文章提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了校验.最后,提出了防范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和知识获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转移和技术学习对于产业集群以及集群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集群企业在获取外部知识方面处于有利的地位.知识溢出的大量存在是产业集群内部知识转移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产业集群目前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是如何拓宽知识联系的边界,不断从集群外部获取的新的知识,避免技术锁定的风险.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的外部知识获取这两个过程不是孤立存在的,集群外部知识获取刺激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过程,而过度强调集群内部的学习可能导致集群知识发展面临停滞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集群政策主要在于解决集群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问题.从而促进集群的发展.本文从原子型产业集群的结构特性出发,将原子型集群的领先企业和价值链关系作为网络结构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原子型集群的集群政策作用过程,在一定程度为原子型集群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湖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武汉城市圈获批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的建设给湖北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对其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根据产业集群理论、分析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与建设"两型社会"的关系,在对武汉市和湖北12个地级市所属的县(市、区)的特色产业、产品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区位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湖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种类、分布情况,探讨湖北建设"两型社会"应重点培植的特色产业集群,提出湖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并就如何应对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各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充分利用当地原料资源、市场空间,与产业转移相结合,以及产业链配套和产业集聚作用,积极培育化纤特色产业集群,与纺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等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化纤工业的区域布局。努力提高产业集群的污染集中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加快建设相关公共服务体系、产品专业市场,提高专业配套服务能力。"——《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升中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使中国汽车业能直面国际竞争?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为研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集群对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从集群理论出发,分析了中国汽车业的现状,阐述了产业集群对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同时对中国汽车业能否发展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的分析,最后得出中国汽车业应该走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之路,并提出了加快汽车行业重组、放松要素市场管制等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循环经济上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条件下,资源型产业集群中产业发展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资源型产业集群中产业发展模式需从资源依赖性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本文根据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点,分析并提出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马库森提出的4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为基础,对形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简称为RHQ)需要的相应产业集群基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具有不同的吸引力.其中卫星平台型产业集群形成RHQ集聚的可能性最大,是RHQ集聚的最佳产业集群基础;马歇尔产业集群形成RHQ的可能最小,是RHQ集聚的最弱产业集群基础;轮轴型产业集群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的可能性位于前两种产业集群之间.基于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吸引RHQ优惠政策时应深入调查分析本地区的产业集群类型,据此采取不同策略、不同优惠政策吸引RHQ,争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吸引RHQ,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