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不良影响。从目前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基本情况来看,其爆发诱因有两个":求告无门"和"恃强凌弱"。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爆发反映出中国深层次社会矛盾的凸显和政治治理的内在缺陷。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权力平衡机制使民众的利益得到更广阔的伸张和维护是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2.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已成为阻碍我国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问题。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需求急剧增长与当前制度化参与途径短缺同时并存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一些基层官员的寻租行为、政策失误及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农民制度化参与意识薄弱和参与能力不足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重要社会基础,不良社会群体与组织的影响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群体性事件呈多发之势。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和诉求,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的基本原则、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是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性的对其分析与思考,有助于将群体性事件纳入法治轨道,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发生,矛盾积累和尖锐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要发生群体性事件,只有正确处理好群体性事件,才能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巩固执政之基,党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特征和成因,制定正确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是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前提。学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主要有社会转型期之必然属性说、参与和处置主体说、社会文化心理说等多种理论。从伦理学视角探究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可能是更为深层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的诱发成因主要有5个方面主要原因:目前群体性纠纷呈现出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新情况。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我们提出如下对策措施:第一,分清性质,对症下药。群体性突发事件大多是合理要求伴随着非法行为,不明真相的群众与别有用心的人混杂交织在一起,情况十分复杂,为此,要做到对症下“药”,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第二,指挥靠前,严密组织。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时,领导到不到一线做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领导到一线做工作,就会起到“灭火”的作用,能有效缓解紧张气氛,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为事件的有效处置赢得主动权。第三,审时度势,因情施策。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一般不宜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一定要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武器、慎用强制措施,要以做群众工作为主,策略上刚柔并济。第四,统筹协调,主动应对。灵敏高效的指挥机构,强有力的指挥措施,各部门、各机构的协调配合和统一高效的行动,是成功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条件。第五,化解矛雷,铲除病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场平息不等于事件得到彻底解决,关键是要做好后续工作,铲除病根。第六,健全机制,疏通渠道。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需要转换思维,着眼于坚实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是公安机关在维稳创安工作中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笔者就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处置对策作了肤浅的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现在进入了艰难转型期,社会矛盾急剧增加,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框架的建设来规范社会行为和政府行为.从2000年开始,我们国家的群体性事件开始显示出增加的趋势.因此处理好群体性事件非常重要.本文探讨了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总结了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和方式.尤其是现场处置对策,对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宏 《经济视角》2012,(5):117-118,98
我国当前处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农村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呈多发的趋势。本文在探讨我国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特点的基础上,探索预防和治理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迅速上升,正在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施政和治理能力。为此,要将群体性事件纳入转型时期社会发展战略,要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拓宽群体性事件处置的主体力量,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和程序建设,要掌握科学的舆论引导策略,在妥善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打造现代政府新形象。  相似文献   

1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一个新挑战,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对于怎样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学界进行深入的探讨.但它又有别于网络舆论事件、网络冲突事件、网络社团活动.同时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参与主体的分散性、客体的复杂性以及利益诉求的共同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其在发生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学界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出发,分别对其构成要素和特性进行分析,以便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玉华 《经济师》2014,(6):39-41
近年来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环境事故频发,环境群体性事件呈多发态势。环境群体性事件不仅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更有可能加剧社会的暴力化倾向,化解生态环境引发的群体性环境事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世界环境保护的经验表明,积极推进公众参与是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方法。我国多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凸显了公众参与中存在诸多不足,文章从公众参与的视角深入分析造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公众参与、化解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困局措施。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新的演化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群体性事件的新表现,对其产生、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柔性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方案,对于解决群体性事件,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宛 《经济师》2009,(7):47-48
群体性事件是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它产生有心理失衡、归因偏差、从众和匿名心理等社会心理机制。处理群体性事件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用新思维、新角度去处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的中国,由人民内部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增多.在治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政府肩负着治理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责任.但是政府自身在资源分配、人员结构、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确实很难做到群体性事件应对的高效、快速、协调、灵活.因此,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作用,可以在健全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法制机制、互动机制、预警机制、自律机制、监管机制、动态机制、学习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宣传机制、评估机制、责任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运行机制.努力推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董寅 《经济研究导刊》2011,(25):263-264
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社会矛盾一旦遇到"导火索",就容易爆发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严重威胁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基层政权的稳定。因此,通过运用政治学分析方法分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以及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策略,对于妥善有效地处置和化解群体性矛盾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的扩大趋势已成为不争盼事实,这与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深层次全方位社会变迁有关。在有关群体性事件“新特点”的研究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群体性事件的诱发、促进、形成、激化抑或化解的过程中,开始扮演令人侧目的角色和作用。在一个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在一个网络社会,如果要想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认识,如果要想实现更多群体性事件由“危”到“机”的转变,决不能忽略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本文在转型社会的历史场景下,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角色冲突的深入分析,从体制层面探求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进而寻求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整合机制与协调机制;同时,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在社会公共空间建设以及民意代表方面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并在转型社会的秩序构建层面做出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频发,一方面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结构重组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与民众的权利意识觉醒有关。要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和处置,就必须要求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利益救济机制、多元的纠纷辅助机制和群体性事件事后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社会现象,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完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社会影响面大,如果处置不当,将会损害企业社会形象,影响企业近期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