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靖文 《时代经贸》2011,(12):27-28
本文分析了“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发展观、倡导人们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选择转交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和举措、要求加强生态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论述了生态文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两型社会。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3.
真正把握好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出现了新的转折,形成了新的起点和突破,新的着力点。只要正确把握,因势利导,深化改革,谋求新思路,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扶贫工作明确提出“一个目标、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新要求(“一个目标”,即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一个加大”,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两个提高”,即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为我们进一步搞好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就河北省而言,农村的扶贫开发,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深刻了解中国国情及湖南省情的基础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出发,论述加快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当前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进行论述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十一五"时期就提出了和谐发展的目标,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十一五"时期政府的抉择首先是保证"国富",但是从"十二五"开始,中国正在从注重"国富"转向注重"民富"。在澄清三个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的要义在民富"和"民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两个观点,认为实现民富的重中之重是要缩小各地区、各阶层、各行业人员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湖北小城镇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小城镇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小城镇,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宗翮 《江南论坛》2010,(11):1-1
刚刚闭幕的中国其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这为我们把握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趋势,制定好“十二五”规划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与自然的冲突日益尖锐,全球气候变暖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2007年,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体现"两型"社会精髓的低碳社会和低碳经济就成为了解决全球变暖的最佳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最好途径,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是长株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谐自然观认为人类在自身发展中,要自觉保持与自然和谐统一,才能保持人类生生不息。两型社会建设是马克思和谐自然观中国化的现实使命使然,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然观中国化的实现,是自觉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两个和解命题的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的理论看,经济活动不是单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是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中介的,即生产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并形成相应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制度化就形成经济体制,生态经济问题的要义应在经济体制中去理解和把握。基于此,我们这里讨论生态经济问题,不是单纯地思考某一生态的经济产品或产业,而是着重考虑生态经济体制建立的着力点。目前在我国,一是应建立再生产自然的经济体系;二是着眼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实行有限的资本生产体制;三是强化主体功能区的分工及其合理协调的发展与生态建设功能;四是优化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管理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2.
13.
开发区的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将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创新上,本文就望城经开区的创新战略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4.
马骁 《财经科学》2008,(12):1-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依据我国经济改革进程,尤其是我国农村改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实际,高瞻远瞩地明确了我国在2020年以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这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5.
"两型"社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建设"两型"社会,归根到底要靠创新行为的推动,本文将以河北省为例,研究河北省两型社会建设状况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程度,得出技术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实际上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方案之中的创新“九大体制机制”涉及武汉城市圈未来“两型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关于“九大体制机制”的论述固然之全面,要进行武汉城市圈建设当务之急是要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而这需要整体规划、通力协作的联动机制。为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需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联动机制,产业一体化联动机制,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区域协调发展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建设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环境经济》2011,(9):I0021-I0026,I0020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实质,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在这样的时间节点,我们隆重召开第一届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目的是交流总结过去几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两型社会"的理论根基是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物质变换"既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代谢,也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还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交换;正是由于资本的逻辑导致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断裂,从而造成资源环境问题;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不仅要从制度上进行变迁,还要在观念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20.
生存和发展作为实现人们幸福指数的两个基本维度,要正确认识两者的辩证关系,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两型社会"以人的幸福为宗旨,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人的幸福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沟通二者的桥梁。因此,立足于我省环境状况的现实,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视角,以实现人们幸福生存和发展环境为目标,是当前的最大现实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