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丁任重 《经济学家》2013,(5):103-104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蓝定香同志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有大型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重点、难点研究"于2012年7月顺利通过评审鉴定,并由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了专著《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研究》。该专著集中研究了大型国企的国有产权改革问题。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探寻我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理论基础,中篇梳理我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实践过程,下篇分析我国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代企业产权社会化和所有者替身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产权社会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多元化社会化的国家产权资本体系,提升大型国企的经济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这样的改革,建设一个社会化的、全民共享的现代国家财富管理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稳固和持久永续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3.
发挥民营企业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东 《经贸实践》2005,(1):30-31,34
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本文认为,国企的改革、改制,首先要解决的是产权问题。而产权问题的解决在于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即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就必须让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并使其在国企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媒体有关产权多元化是“改革关键”、“改革核心、“根本出路”、“无法回避”等讨论多不胜数。产权多元化作为国企改制的形式,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但过分夸大其作用,回避和歪曲产权多元化的本质目的并不可取,国企一经产权多元化改制是否真的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因此,从现实进行考察国企改制的产权问题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新国企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迄今历时已近50年;而自1990年代末以来,“关、停、并、转、组、卖”的改制已经使各地中小型国企转为私人经营,抑或破产倒闭;与此同时,大型乃至超大型的169家中央国企依然在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的改革,国有控股是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这使得一批“新国企”脱颖而出,引领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本身具有商品属性,是商品就应该流通。通过国有产权的顺畅流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在更大范围整合优化国有资源。以资产重组为重点,整合国企资源,打好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攻坚战,是中国近年来国企改制的一个新特点。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优化国企产权结构,通过企业改制进一步激发国企活力,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又一特点。中国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采取整体改制、切块改制、股权出让、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和职工个人资本,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优化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促进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能,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以来,各级工商联组织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参与再就业工程,非公经济已成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渠道。从各地工商联调查的情况看,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组改造主要有兼并收购、投资参股、委托经营和租赁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在制度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尤其是从企业微观层面推进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权一揽子权利束进行有效地分割与重组,以实现在不损害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福利的前提下增加某些成员的福利,即通过产权结构的有效改革,实现企业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双重帕累托改进。具体到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所有权分享和管理权分享推动公有制经济的分享式性增长;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利润分享和所有权分享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分享式增长。从而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9.
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迄今历时已近30年;而自1990年代末以来,“关、停、并、转、组、卖”的改制已经使各地中小型国企转为私人经营,抑或破产倒闭;与此同时,大型乃至超大型的169家中央国企依然在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的改革,国有控股是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这使得一批“新国企”脱颖而出,引领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政府的国企利润收益权竟然被落空而没有被落实,这恐怕会让任何一个稍具常识的国民大吃一惊。恰好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此前的一次讲话中提到,“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应该向国家分红”,其言下之意就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贸体制创新中的产权结构改革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外贸体制中的产权结构改革必须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产权制度改革相衔接,以维护国家产权制度的统一性;二是外贸体制创新中的产权结构改革与WTO规则和其他国际通行规则相吻合,以适应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国外贸体制创新中的产权结构改革的基本思路应是努力构建一个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地位平等化和主体权益法制化的新的外贸产权结构体系。1·产权主体多元化指各产权主体或各产权主体,通过市场机制联合起来组成的经济共同体,共同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使我国…  相似文献   

11.
张玲 《经济论坛》2001,(16):41-4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应坚持如下原则:1坚持多种改制形式并存。企业产权改革,实际上是进行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必然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产权变动。这里问题复杂,涉及的面较广,既不能要求搞“一股就灵”,也不能“一卖了之”,而是要求放宽视野,从实际出发,实行“一企一策”,允许多种形式并存。特别要按党的十五大精神,积极探索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参与国企经营,使改制后的企业形成多元化经营格局,进而使国企资产进入优势领域的快车道。2着力盘活存量资本为增量资本。应从价值形态充分认识存量资产的优势,运用资…  相似文献   

12.
邢台市国企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 ,适当提高经营者和职工持股比重 ,进一步促进了产权关系清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代表人格化、产权交易市场化和产权保障法制化 ,有效地增强了国企活力。一、合理把握减轻企业负担问题。改革中 ,努力解决好企业办社会、不良资产、富余人员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坚持不把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包袱带给改制后的企业的原则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兼顾企业利益和国有资产安全 ,妥善处理企业遗留问题 ,使企业轻装上阵。如应收账款问题 ,在对账龄较长的进行核销的同时 ,为减少漏洞 ,对账…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国有企业生产关系的主要矛盾 国企职工的经济行为,没有个人利益的制衡,就是国有企业生产关系的主要矛盾,也是国企活力不旺、动力不强、效益不高的产权魔结。怎样解开国企产权魔结 根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光辉思想,结合我国国企的实际情况,在全民所有制机体上重建不完全的个人所有权,承认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构建全民所有(国有)同职工个人所有相结合的国企双层产权制度,就是解开国企产权魔结的钥匙。国有企业经历了20年的改革,至今仍然是活力不旺、动力不强、效益不高,近年来国企亏损面在扩大,下岗职工人数在增加。外因是市场问题,内因是国企产权机制问题。目前有人关注国企命运问题,更多的人关心国企改革的成效问题。我看,当务之急是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的主要矛盾。一旦人们抓住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的主要矛盾,就不难找到解开这个主要矛盾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我国航空运输业改革至今,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继续深化改革的难题之一。我国航空运输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和主要发达国家产权模式改革的实践表明,产权多元化是大趋势。但在实施产权多元化的过程中,必须从转轨经济角度出发,结合国情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分阶段进行,不可一刀切。目前我国航空运输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可以采取国有股转化为优先股、航空集团整体上市等措施,但管理层收购(MBO)时机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15.
张志学 《当代经济》2003,(10):38-39
随着改制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和职工身份的变化,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特别在非公有制企业这种变化更加明显.据此,中共浙江省宁波市委经济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宁波市经委党工委)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总目标,不断探索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混合所有制"为主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已成为下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国企身上肩负着一定程度的社会性负担与战略性负担,产权改革是否会引起相关的负面作用?为此,本文将试图从融合产权改革与政策性负担的视角,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会加剧国企身上的政策性负担,又或者说,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与国企政策性负担改革相辅相成。本文以1999—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大数据样本,首先整理出经历过早期产权改革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样本,然后测算出这些国企所承载的社会性负担和战略性负担,进而使用双重差分法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降低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且垄断性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效率高于竞争性行业。因此,从减轻国企政策性负担提升企业效率的角度看,下一阶段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应该选在垄断性行业。  相似文献   

17.
深化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曾先后采用了经济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现在的股份制改革,但国有企业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功,经营绩效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清晰的产权是预期收益的保障,国企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不明确导致其预期收益无法有效实现,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明晰国企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保证国企经营者的各项权益,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是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一、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8.
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探索全民产权的有效实现形式。 40 年国企改革的历史警示我们, 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极具风险性, 要确保其成为国有企业凤凰涅槃、 展翅腾飞的全民产权有效实现形式, 避免其成为葬送国有企业的私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要客观辩证把握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性、 目的性、 共融性和风险性, 防止因私有产权进入而改变全民产权性质。 要客观辩证认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意义和局限性, 跳出行政权力收放的思维窠臼。 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必须深刻把握 “两个做强做优做大” 的改革总目标和 “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方针, 坚守防止颠覆性失误的底线原则, 选择正确的改革可行方案和举措。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就是国企的改革。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有许多痼疾难以克服,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就针对当前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着重从管理问题、产权问题、效率问题这三个方面对国企的改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国企产权主体虚位的问题 ,使国企人不尽责 ,资源浪费 ,成本不降 ,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亏损面过大 ,造成国企改革步履艰难 ,成为改革中的“老大难”问题 ,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 ,国企改革必须产权主体到位 ,建立劳资共有经济与按全要素分配的制度 ,实施股份制。通过多元成份化管理 ,使企业高层、中层、基层股份及合理公平的激励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国企产权的“主人”方能到位 ,国企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