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R&D资源的数量及其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本文基于1995~2000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R&D资源清查暨科技统计年报资料,对全省高校R&D资源(即投入)的数量与构成、R&D活动的产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加快全省高校R&D活动的开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比中美两国高校在R&D活动经费投入及支出方面的差异,发现我国高校的R&D经费投入量相对较少,且来源较为单一,在经费的管理及支出结构上还有待改进。借鉴美国高校在R&D经费配置上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现状,我国可以校友会为重要渠道争取社会捐赠,加强校企合作拓宽经费来源,同时重视经费专业化经营,重视基础研究投入,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促进R&D活动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大R&D活动主体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性质与目标较为类似,具有一定可比性.基于2006-2015年的数据,对高校和科研机构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两者的R&D活动绩效效率进行测算比较,找出改进方向.结果发现:高校和科研机构对R&D活动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高校在经费上的投入力度大于科研机构,其R&D活动产出水平也远远高于科研机构.然而,两者的投入产出都未达到有效值,尤其是在专利方面,产出效率都较为低下.因此,有必要加强科研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投入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4.
使用我国2002年~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R&D投入、R&D产出和R&D影响三个维度构建我国R&D资源配置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分别计算和分析R&D水平的综合指数、R&D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来源以及R&D水平的动态分布趋势.结论表明:我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R&D资源配置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R&D资源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内的差异和东西部地区间的差异尤为突出,地区间的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重要原因;考察期内西部地区的多级分化现象始终存在;区域R&D资源配置水平的相对差距呈减弱态势,而绝对差距呈扩大态势.  相似文献   

5.
引入“发展阶段”这一边界条件,以阐明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将创新投入细分为R&D经费投入与R&D人员投入的基础上,基于专利细分视角,采用2011—2018年中国电子通信上市企业样本数据,运用动态SYS-GMM模型,探究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创新投入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中低发展阶段时,R&D经费投入更有利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产出;当企业处于中高发展阶段时,R&D人员投入更有利于发明专利的产出。创新产出结构的变化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企业在进行创新投入时,需要考虑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R&D(Research and Develop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推动科学技术前进的核心力量,世界通行的评价国家(地区)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本文介绍了贵州省2000 R&D资源普查数据资料重点开发分析课题的部分成果,主要内容为贵州省R&D资源和科技竞争力结构分析、对比分析的主要结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优化R&D资源结构,提高贵州省科技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作为技术进步的源泉,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研究与开发(R&D)投入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虽然市场竞争机制会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由于存在公共性等原因从而导致市场的失灵,仍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激发企业主动创新欲望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外部环境。为了促进技术创新,政府需要采用财政政策激励企业加大R&D支出,其中税收优惠是主要政策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和发达国家在企业所得税中的R&D税收优惠的比较,提出有关激励企业加大R&D投入的税收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R&D)实行国际化战略.跨国公司R&D国际化发展趋势、跨国公司海外R8D直接投资理论、投资动机和影响投资的区位因素.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改变以母国为R&D中心的传统布局,根据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部署R&D机构,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R&D工作.而导致跨国公司R&D国际化战略的动因在于巨大的市场需求、产品的本土化、国际化市场和供应链管理全球、R&D战略导向、政府推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中国2013—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引入社会融资规模、R&D经费投入两个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考察金融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产业集聚不仅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直接促进效应,而且分别通过以下两种路径方式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一定的正向促进效应,即“金融产业集聚→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金融产业集聚→社会融资规模增量→R&D投入→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进一步汇聚金融产业资源、扩大资本规模、支持科技创新,将有效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