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田璐  温薇 《时代经贸》2010,(22):15-15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自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所产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完善医疗体系、救助水平、规范管理以及发展活力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我们在分析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模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的普及,医药价格上涨等原因,农民医疗费用的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力承担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疾病成为农民致贫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农村人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2002,中共中央在过去旧的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开始进行试点。到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得到了迅速推广,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何特点,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呢?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推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其制度缺陷、农民参保不积极、乡村医疗服务资源难以满足农民需要、缺乏必要的法律与政策,据此提出通过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建立完善的筹资机制、完善制度,宣传引导、更新设备,规范服务来促进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广大农民的健康和利益密切相关,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宣传、管理、监督等方面归纳了目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中国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在仔细了解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进程基础上,分析现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北京市农村医疗的大体分析,进一步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以来,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面对新农合全面推进的新形势,重点分析全面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对于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3,(10)
文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晓燕 《经济师》2014,(6):177-178,180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符合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保障制度。文章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包头地区农户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探讨了包头地区新农合制度在运行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全面发展,一些突出的问题也摆在亟需解决的层面上.合作医疗制度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变革和反复后,2003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环境下.我国政府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的强有力保障.本文从合作医疗的历史变迁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两方面出发.通过比较,着力介绍和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绩效分析与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致贫"等问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运行绩效并不明显,效果不理想.文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绩效不尽如人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分属卫生和民政两个部门,如果两个部门完全分割,各自为政,会在实际工作中暴露许多弊端,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实现黑龙江省农村医疗救助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源的整合无疑会大力推进该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节约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使农民得实惠,实现病有所医的目标,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农民"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2003年试点至今虽参合率很高但其主观续保意愿并不强"为背景,根据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实际调查资料,从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制度主、客观特征三个层面,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新农合"续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满意度、"新农合"报销比例和报销便利性、家庭中拥有老人和小孩的数量、农民文化水平、农民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收入水平这些因素对农民续保"新农合"有显著影响,其中:具有定点医院的服务满意度对农民"新农合"续保意愿的影响最大,说明"新农合"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是否能满足广大基层农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要,是"新农合"发展的基础;家中拥有老人和小孩数量的影响次之,说明对拥有老人和小孩较多的家庭更加需要"新农合"为其提供医疗保障;"新农合"报销比例和报销手续的影响居三,报销比例的多少和手续难易程度将决定农民从续保"新农合"的受益程度;农民个体身体状况的影响排序第四;家庭收入水平的正向影响居第五;文化水平的正向影响居第六。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制度供给和农民实际需求的角度定量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能力.目前保障能力低下主要体现在筹资水平低、补偿水平低和农民受益面小等三个方面.应进一步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支持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及时调整补偿方案;建立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建立健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颖 《大陆桥视野》2014,(20):58-59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在全国进行推广试点以来,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截止到今年为止,已施行了十余年并初步显示其制度的进步性和有效性。但是纵观其他国家的农村医疗制度的进步之处,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经济发展情况在各个地区不尽相同,新农合的具体实施情况不均衡,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问题的出现并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汲取国外成功的实施经验,提出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制度的设计与改进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陈健生 《财经科学》2005,(1):124-131
筹资制度设计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运行的核心.现行的制度设计虽然引入了政府这个筹资主体,但除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在这项制度中的出资责任并不明晰,社区层面的出资主体在西部地区更是被排除在制度设计之外.因此,应根据各出资主体的能力来确立各出资主体的责任,强化政府筹资的制度安排,增加社区筹资功能,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更趋理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文章在详尽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安康、社会稳定与和谐.但是,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技术和风险管控技术差强人意,致使目前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尚不能满足所有农民的医疗需求.本文运用精算原理、风险管理理论和经济学原理,着重分析了医疗基金结余问题、道德风险问题和多模式医疗服务供给问题,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的农村医疗经验,最终得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该从二次补偿、社会范围募集资金、改自愿原则为半强制原则和鼓励商业保险积极参与其中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和农民的互助共济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 ,为广大的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 ,疾病模式的变化 ,医疗卫生环境的改变 ,传统合作医疗难以为继 ,急需制度创新和构建以预防保健、大病医疗保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下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西部贫困地区农民面临着比农业社会更为复杂的社会风险,其中疾病风险成了农民最为严重的生存风险。在处理风险的方式上,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户往往遵循"减少消费——动用储蓄——储蓄不足时,向亲朋好友借贷——求贷无门时,则求助于高利贷"的路径。实践证明,在风险社会下,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是远远不能化解农民的疾病风险的。作为正式制度安排,建立西部贫困地区的新型制度可以将疾病风险从个人转嫁给社会,以减轻疾病对农民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