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零售商市场势力纵向关系研究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和制造商产品的多样化呈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了纵向市场结构由上游垄断一下游竞争向上游竞争一下游垄断的方向演变。零售商的抗衡力量和对上游的纵向约束是其在纵向结构中权力变动的重要表现。这种纵向关系分为非线性定价下的纵向约束和排他性合约下的纵向约束两个部分,从零售商市场势力的视角对制造商一零售商纵向关系进行系统综述,可为我国零售业的反垄断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零售商买方势力的增强改变了产业链上制造商与零售商的传统约束方向,约束方向的改变也带来相应社会福利损失的改变。文中介绍了测量零售商买方势力大小的指标,分析了由于零售商买方势力的增长带来的社会福利状态改变和买方势力对社会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抑制零售商买方势力负面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外资零售商迅速扩张并日渐取得我国零售市场的主导权,关于开放国内商品分销市场可能通过产业关联效应产生经济安全风险的讨论,使这一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依据外部性理论,对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分析各种纵向约束方式的福利效应以及相应的规制政策,以此对我国零售业实施相关的反垄断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纵向市场结构与买方抗衡势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重新界定双重垄断、双边垄断、双侧垄断等不同类型的纵向市场结构,考察当存在双边垄断的时候,在双侧垄断与单侧垄断竞争格局下零售商买方垄断势力日益增长的福利后果有何不同。研究发现,在双侧垄断情形下,从消费者福利角度考虑,纵向一体化结果优于纵向分离结果,而在单侧垄断的情形下,纵向分离结果则反过来优于纵向一体化结果,因此单侧垄断(或者说单侧竞争)的纵向市场结构有效地克服了双重加价问题,此时买方抗衡势力假说有一定的说服力。考虑到跨期因素,这一结论尤为可信。  相似文献   

5.
基于零售商优势地位的规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零售店的普遍兴起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零售商逐渐拥有垄断势力,他们凭借其优势地位,向生产商实施纵向约束,制约了公平竞争,这一现象逐渐引起政府的关注,如何规制零售商的行为,解决零供关系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从零售商对供应商的纵向约束出发,介绍了对其规制的一些研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各个国家的规制政策,并从我国的规制现状中看到我国规制政策的不足,强调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煤电矛盾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且近年来呈加剧之势。煤电行业相对市场势力是分析煤电矛盾的关键环节,根据新经验产业组织学的分析框架和GMM方法估计了2005~2008年煤炭和火电行业的市场势力及煤电产业链的潜在福利损失。研究表明:煤炭、火电行业市场势力溢价分别为1.10和0.87,煤炭行业行使相对市场势力而火电行业因电价规制无法传导成本提高是造成煤电矛盾的重要原因;煤电产业链的潜在福利损失平均相当于当年GDP的2.9%左右。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组织的纵向约束角度对制造商和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市场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了制造商如何提高纵向约束有效性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品流通渠道中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矛盾迭起,给零售行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需要认真妥善处理的现实问题.供求失衡引发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博弈,供应链管理的非效率是零供关系冲突的深层原因.应提升供应商市场势力,抑制大型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完善零售商业领域相关政策来促进零供关系的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市场沃尔玛与宝洁的“冷战”,还是近年来我国市场上格力与国美的“较劲”,都无可争议地反映了零售商相对于制造商的抗衡势力越来越显著。本文从理论模型、经验研究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系统综述了零售商抗衡势力的测度方法及其对消费者价格、产业链绩效和社会福利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此对我国零售业实施相关的规制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零售商买方势力定义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斯塔克伯格的市场结构为背景对零售商买方势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依据买方势力的行使方式进一步区分出买方垄断势力和买方谈判势力,由此导出研究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两条路径,最后提出这种界定的反垄断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