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用“压缩工业化的办法”,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汉江经济奇迹”,在此过程中,其产业不断升级及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韩国加工贸易政策及对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陈宁宁 《山东经济》2007,23(4):105-110
二战以来,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变迁,一些后进国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韩国的加工出口型贸易很典型,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韩国加工出口规模和结构都显著提升,带动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韩国克服本国资源瓶颈,提升加工贸易水平的政策,如发展出口加工区和提高加工增值程度、国产化率等的政策,对加工贸易亟需转型升级的山东省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经济发展模式与水平相近,台湾与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并称为"亚洲四小龙"。这些原本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充分利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海外资本和技术,利用本地的劳动力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经济快速起飞,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台湾与韩国产业型态高度相似,竞争是必然宿命。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进行痛苦的内部改革,  相似文献   

4.
一、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不仅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发展专业化产业集群,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产业集聚发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战略和政策得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60年代前韩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由于推行先工后农的“不均衡发展战略”,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用于工业产业,虽然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韩国迅速实现工业化,跃居“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列,但农业上的问题日益呈现出来,并日趋激化。特别是1993年12月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后,韩国宣布部分开放大米等农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6.
夏晴 《北方经济》2007,(4):30-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比重普遍超过了60%,并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中国经济发展已开始向工业化后期过渡,服务业正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也叫产业群或企业群)是以某种专业产品为主导.以某个区域为聚集地.相当数量的企业按产业链条的联系成群聚集在一起的现象。产业集群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存在.但产业集群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形成、发展产业集群被经济学家认为是提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去工业化进程明显,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理论和现实的考虑,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审时度势,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最大化寻求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进程中的机会,实现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9.
一、船舶修造产业发展的国内外背景船舶产业是面向国防、航运和海洋开发的战略性产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对机械、仪器仪表、钢铁等产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日本造船业的大发展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造船业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虽然日韩两国造船业的发展起点不同,但都是根据本国工业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凭借本国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把造船业作为战略产业加以发展,取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0.
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与工业化 作为农业大省的四川.要积极推进农业的工业化。工业与农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工业化进程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从来就是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既是工业强国.又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他们一方面全力保护本国农业.努力抢占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又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收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很快.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已达80~90%.加工技术日新月异.技术标准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农产品加工业已不是一些人说的夕阳产业.  相似文献   

11.
韩国新村运动30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农业发展严重失去了均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韩国政府和学者们基于国情和农情,经过科学论证,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成功地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跨越式发展。新村运动的发起韩国政府自1962-1971年实施了第一、第二个经济发展5年计划,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但在此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60年代,韩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2004年,韩国人均GDP已跃升至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0.84,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际产业转移,作为当代和今后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几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不考虑是否利用、如何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完成本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从而不断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本文以东亚为例,主要探讨发展中国家能否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实现本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一、战后的梯形产业技移和升级模式1、梯形产业转移模式。梯形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是指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我国加入WTO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面进入我国.目前世界上5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已有450多家来华投资,这势必会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加之国有经济比重的不断调整、国有资产的战略重组、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都会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国有经济控制力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工业企业的国有经济控制力。本文在分析国有经济控制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量化指标,并以此对各行业的国有经济控制力进行了量化和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汉江奇迹"下的"不均衡怪圈"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采取劳动要素投入、国家主导型成长战略,在超短时间内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汉江奇迹"。  相似文献   

16.
世界民航业的发展与中国民航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改革与战略》2011,27(4):131-133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放松航空管制以及向后工业化转变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世界民航业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态势和趋势。面对世界民航业的这些深刻变革,中国民航业必须及时加以总结思考,并采取更为积极的策略,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早日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韩国科技发展引擎--大德科技园的成功之道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70年代,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在世界发达国家迅猛发展.为了发展本国的高科技事业,增强国际竞争力,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仿效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起一批集科研、教育、生产一体化的高科技园区.韩国大德科技园(亦称大德谷)规划始建于1970年代初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与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相媲美的科学城,是韩国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产、学、研综合园区,被称为韩国科技摇篮和21世纪韩国经济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8.
刘宁 《首都经济》2013,(12):27-28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制造业既是近现代以来产生技术革新的重要行业,也是推进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主要发达国家进行去工业化,经济对金融业的依赖不断增强。2007年爆发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重新对发展制造业予以高度重视,纷纷进行“再工业化”,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科技创新。2010年,全球制造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金额比2009年上升23%,占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48%,其中,美国制造业2010年吸引外资比2009年增长62%。3D打印、页岩气开发利用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移动互联产业飞速发展等带动了国际产业不断调整。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进行分离和重构.促进了地方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政策.已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光电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已呈现出集群化趋势。但由于光电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大都被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光电企业所控制.如何嵌入光电产业全球价值链.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已成为我国光电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高新技术产业是新经济的支柱产业,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其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各国均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而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面对新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不可能等到完成工业化后再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