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B12):42-42
2006年中国GDP为2.7万亿美元,仅为美国13.2万亿美元的五分之一,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然而,在较为贫穷的经济体,非贸易品的价格往往比富裕经济体的价格低得多,因此1美元在中国的购买力要大大超过在美国的购买力。这意味着,以市场汇率将穷国GDP换算为美元数值,就会低估其经济规模。经济学家们多用PPP来计算各国GDP的美元数值,世界银行则对PPP做出了非常精细的估算,并得到了经济学界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25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无可争辩的巨大成就。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中国有必要对自己的增长战略进行相应调整,逐步解决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我认为中国目前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有迹象表明,作为东亚地区强大经济体之一的中国,其经济正在开始出现好转,并显露出有望于2009年年中触底的迹象。如果明年中国回归更强劲的经济扩张,将有助于支持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各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在中国经济增长加速中.关于中国经济的冷热之争激烈地进行了一年。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3月.争论有所喘息。2005年4月之后.争论再起.最近又达到一轮新的高潮。如果说上一次争论的主要焦点是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那么这次争论的主要焦点则是中国经济是否正在趋冷。  相似文献   

5.
《上海企业家》2005,(4):60-60
设在华成盛顿的国际金融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说.去年流入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大幅增加了32%.达2790亿美元.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说明美元的疲软已导致投资开始寻找美元资产以外的投资对象,并将部分资金转到了新兴市场。尽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慢.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会有所缓和.但2005年流入新兴市场的净私人资本仍将接近去年的水平,达27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美国原定的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中.实际的救援成本降低为1054亿美元,这意味着由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美国实际遭受的损失远远要小于人们当初的预期;同时.实际金融援助的大幅减少也意味着除美国外的其他经济体参照美国7000亿的政府刺激必然导致本币投入的泛滥……  相似文献   

7.
《中国发展观察》2012,(12):22-25
30多年的快速增长大大地增强了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使得中国成功地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促使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入世使得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深度融合。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长期高速增长不仅离不开内部不断改革所激发的动力,也离不开对外开放所带来全球市场融入和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外部环境的变化和  相似文献   

8.
董敏杰 《数据》2009,(8):42-43
近年来,在美国与欧洲市场上,由于中国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日本、韩国、东盟等经济体的市场份额有所降低,这可以称为“贸易转移”效应。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上述经济体的产品提供了出口市场,中国对这些经济体出口的贡献度越来越大,这可称为“贸易创造”效应。要判断中国出口增长对其他东亚经济体的影响,应从“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两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这一次调整.并非只是商业周期性调整.而是一次经济增长格局的调整和与改革相互配合而进行的市场主体行为的调整。为此.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和魄力.更需要的是高超的调控艺术.尤其是需要在尖锐矛盾中把握平衡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正近两年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不再是一枝独秀,发达国家正在摆脱困境,走向复苏,但要彻底修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创伤仍需时日。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其走势如何,倍受关注。本文从国际视角对此进行了初步分析。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主体的所谓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增长,一直是  相似文献   

11.
记者冯立新孙勇报道最近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下行趋势的显现,国外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成为我国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林毅夫先生首先表示,中国经济崩溃论并不成立,我们拥有后发优势,我们从2008年开始应该还有20年8%的增长潜力。中国的新常态与发达国家新常态不同。在金融市场上,投机非常多,泡沫非常大,风险非常高,这是发达国家的新常态。通过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进行分析,我认为我国依然具有很大的后发优势潜力。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难以承受之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在2005年之初的表现超出预期,商品和服务均强劲增长,且保持了轻微通货膨胀。惟一出乎意料的是高高飘红的出口业绩增长和相对萎靡的进口增长。最新的贸易数据再次让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同时凸显了中国政府政策的"僵硬"--因为政府仅仅在设法消除货币供应过快增长的症状,而不是它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王建 《中国企业家》2005,(11):62-63
2004年,中国经济取得了9.5%的高增长率,世界经济也取得了多年来少有的5%的高增长。但是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中也存在着巨大隐忧,主要是在美国财政、贸易“双赤字”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美元极度不稳定,给美国经济、世界经济和世界货币体系带来不断增长的风险。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在高速增长的出口需求带动下实现的,并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资产,关注美元及未来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走势,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