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景辉 《魅力中国》2010,(31):408-408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陛、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初中思想政治实施开卷考试后,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心理骤然放松了,认为政治课的开卷考试只是翻翻书、抄抄书上现有的东西而已,从而降低了对政治课学习的热情,更为严重的是忽视了平时对政治课的学习,但是考试结果与学生的愿望偏偏相反,使学生疑惑,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走出开卷考试的误区,转变教师、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思想观念,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张烨  苏云波 《魅力中国》2010,(32):220-221
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的必修课,“课史”悠久。由于该课程时代性强、阶级性强,不同的时代主题决定了它在学生心目中不同的地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的思想观点,开阔视野。给课本上不变的理论观点予新的内容,让思想政治课更好地进课堂。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课一直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但思想政治课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却成了课堂的“鸡肋”。老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学得提不起劲。这问题的解决也一直困扰着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清问题的所在,寻找解决的办法。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更有效渗透到大学日常管理中,做到真正有意义的相辅相成,已成为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富 《黑河学刊》2008,(2):115-116
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不仅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大学生普遍不喜欢学思想政治课,这将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低效性的现状,就如何通过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二华 《魅力中国》2014,(18):210-210
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必修课,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且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对此,政治教师应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强调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人格,从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知识需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近年来,我对如何上好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做了一些探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王实跃 《魅力中国》2010,(29):186-186,30
政治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将课堂还于学生,教师引导和协助学生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一个得力的学生助手,她就是政治科学习组长。文章通过对政治科学习组长产生原因、职责的分析,进而分析了政治科学习组长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并就如何发挥好政治科学习组长的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鹏措 《魅力中国》2011,(18):163-163
思想政治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导者,从教学层面讲,教师是课程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设计、引导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优化仍是我们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王波 《魅力中国》2012,(32):150-150
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主要特点。因此被学生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课堂往往收不到良好效果,在新课改下,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有了很大改观。但仍然存在老师教学的压力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够巧妙地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艳峰 《魅力中国》2013,(5):186-186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课堂上枯燥无味,课后不看不做,大多数学生学习政治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教学效果之低可想而知。新课程改革为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政治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解决传统政治课存在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愿将见解与各位同仁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10.
陈小娟 《魅力中国》2010,(29):182-182,16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教育回归生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个新理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摆脱过去思想政治课内容枯燥无味、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困境。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形成学生参与的“学习共同体”,从课堂教学到课后作业的全部教学过程都能够贴近生活。只有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紧密联系生活,才能使学生爱上政治课,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李翠平 《魅力中国》2010,(31):424-424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抓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这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首要任务,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是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积极探索其教学方法更是我们政治老师的职责。“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郑彦山 《魅力中国》2010,(34):239-239
政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强,比较枯燥抽象,为此,就政治课而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李振文 《发展》2010,(5):136-136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作为素质教育核心体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正向我们袭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迎接新课程环境,贯彻新课程理念,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正成为政治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建蕊 《魅力中国》2014,(5):131-132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不要只是一味的说教,让学生感到政治课空洞、无用。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应不断提高素养,在实施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而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素质。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张讲桌,是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三大件,所有教学内容全仰仗教师的讲解,更有甚者,勾画重点,主要时间用来让学生去背,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背的昏天黑地,却与教学内容还是一知半解,这让学生误以为政治课就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其实,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初中思想政治课也可以焕发光彩,这就是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效果。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朱林捷 《魅力中国》2010,(20):280-28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跟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司趁云  卢志伟 《魅力中国》2014,(16):355-355
文化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文化式的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主要基于文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分析思想政治课程文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且结合当前日语专业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思想政治课文化学习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世宏 《魅力中国》2010,(11):231-231
当前,很多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时常感慨“课难教.师难当”。究其原因,其实有多方面。长期以来,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实践生活中。学生们甚至觉得所学的知识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李鹏武 《魅力中国》2010,(33):309-309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习惯认为政治课好学,看看书、背一背就行了,对于课堂听讲兴趣不高,教师也感到很苦恼,辛辛苦苦准备一节课,讲起来却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其实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细加琢磨,用到适合的地方是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中学政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中学教师,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在教学中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政治课“活”起来,让学生感兴趣。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有效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将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吕梅林 《发展》2015,(4):128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渠道.然而,初中思想政治学科许多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这就迫切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将学习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极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