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孙静  杜爽 《税务与经济》2016,(3):99-102
跨地区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税收收益权的明确界定及科学合理划分,其核心是税收收益权和征管权的地区间配置问题。科学地处理地区间企业所得税分配问题对于调动各地方税收管理积极性,规范税收征纳行为具有积极意义。现行跨地区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办法,进一步优化了利益分配机制,但机制本身和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应从构建合理的税收分配机制、建立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配套机制、优化横向税收分配方法等方面完善跨地区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杠杆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方式之一。地方政府作为经济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层次,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和实施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保证中央宏观调控权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履行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责,保障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快速发展。但是,在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地方政府管理区域经济的政策空间较小,政策手段较少,因而,地立税收作为服务于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的政策工具,在地方政府管理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作用更为明显,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以税收为主,地方税收也是地方政府引导和规范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主要工具,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应更加注意发挥地方税收的作用,增强运用税收手段管理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税收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内涵来说,是指建立在经济速度增长和经济质量提高基础上的税收收入的持续均衡增长。它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税收征管的应收尽收,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地方税收的可持续发展是地方财力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数字经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因其虚拟性、跨区域交易的特点,给传统税制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加剧了税收与税源的背离,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财力差距。文章主要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入手,以税收与税源一致性理论为基础,分析数字经济下税源与税收背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竞争、公司税负与社会责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获取税收优惠的优势,这种优势存在地区性差异。企业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可用财力越丰富,社会责任意识强的公司可能获取更多的税收优惠。而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倾向于税收竞争策略,所在地区公司整体税负更低,但是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税收优惠少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司。因此,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竞争策略是影响公司社会责任意识与公司税负关系的重要因素,为积极发挥税法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应强化税法执行中的严肃性,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以此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①。  相似文献   

6.
熊若愚 《税务研究》2020,(1):108-114
税收返还制度安排的优化是未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基于2015~2017年的省级数据研究了增值税和消费税(以下简称"两税")返还对政府财力的分配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两税返还对地方政府两税实际收入的影响较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两税返还对地方政府两税实际收入的影响较大。但是,两税返还对财力分配的积极效应将在长期内逐渐减弱,对省以下政府财力的分配效应可能是消极的。因此,在中短期内应保留两税返还、完善省以下两税返还制度设计;长期看,可将税收返还并入均衡性转移支付;同时,应控制税收优惠规模、逐步调整共享税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7.
税权配置状况影响着政府间财力的配置格局,进而影响地方政府运用财力发展本地经济的能力。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在税收收入初次配置中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比例小,而支出责任大,收支之间的差额需要税收收入再配置得以平衡弥补,即通过中央对地方税收收入转移得以实现。运用面板数据,对税收收入再配置状况及其作用的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时代金融》2019,(5):43-46
地方政府财力是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物质保障,分税制改革后构建起具有公共财政特征的财政运行模式,但随着财政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职能的转变,中西部地方政府财力结构失衡等情况初显,能否合理配置地方政府财力结构变得日益重要和紧迫。本文以平顶山为例,对地方财力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在宏观经济深度转型背景下,地方政府自给率呈下降趋势,地方政府财力结构失衡迹象显现,财政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和土地基金类收入成为补充财力的重要工具;地方主体税种缺乏,地方级税收收入占地方财力折比重下降到16.9%,地方税权配置有待完善;地方政府对土地性财政收入依赖,潜在风险不可忽视;转移支付演变为地方财力主力,资金的使用效应诗人标准缺乏;地方债务偿还压力增加,信息透明度较低,存在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的隐患。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财力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建立科学的资金绩效评价机制;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探索全口径的地方债务统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济南金融》2007,(8):22-24
税收结构的变化与信贷结构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税收结构变化的特点,然后分析了信贷、财政资金投入与税收及地区经济结构的关联性,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0.
税收结构的变化与信贷结构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税收结构变化的特点,然后分析了信贷、财政资金投入与税收及地区经济结构的关联性,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1.
万莹  陈恒 《税务研究》2023,(5):32-40
在现行生产地原则下,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生产与消费不平衡,从而出现了增值税税收与税源背离。数字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商品跨区域销售的半径,使跨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复杂化、隐蔽化。通过测算我国各地区增值税税收与税源背离的规模、程度、结构及其对地区财力均衡水平的影响,发现增值税税收与税源背离呈现出税收收入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的特征,显著扩大了地区财力差距,且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该倾向进一步强化,不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按照税收与税源一致性原则,将增值税由生产地原则改为消费地原则,增进税收制度、税收体制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重塑地区间横向税收收入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分税制度改革涉及税收执法权的划分,税收立法权基本上没有分。地方政府“迫于财政收支压力”,滥用收益权,非法截取税收立法权,致使政府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根据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理论和国际惯例,税收立法应在相对集权的基础上、适度分权。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应在地区间启动税收竞争机制,以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创造良性发展的机制。在对我国目前地区问税收竞争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政府采取一些措施规范地区问的税收竞争,消除或严格限制恶性税收竞争的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招商引资是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既扩大了地方的税基,又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在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中,税务部门要充分发挥税收经济职能作用,做重要的谋划者,坚定的支持者,积极的参与者。一要增强服务招商理念。税务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机构,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自觉摆正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不断增强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税务部门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因自有财力不足而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导致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加剧地方债务规模持续扩张。本文以央地关系为地方政府财力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重点关注地方自有财力中的土地财政部分。在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建立权责明晰、区域均衡的央地财政关系进行探究,以地方财力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抓手,进一步思考地方政府如何应对土地财政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收政策,加强对重点税源监控管理,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贡献逐年加大,为保证地方财力需求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贡献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其发展规律及特点,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和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一、"十一五"期间我区重点税源企业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面临中央地方财力占比失衡、政府财力与事权和支出责任不相匹配、土地财政依赖、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预算软约束等多重困境,如何解决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弱化、地方财政收支恶化、财政收入脆弱、政府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的问题,是本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论文从财政收入来源角度,从政府收入规模适度性、中央地方财力分配合意性、地方政府财政平衡压力、财政收入结构变动、财政收入稳定性等因素出发,探讨了优化促进政府财力与事权协调匹配的政府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崔军 《财政研究》2011,(5):46-49
本文以财政层级简化至三级作为构建我国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前提条件。在三级财政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政府财力的初次分配(分税)和二次分配(转移支付),估算政府支出分配比例和财力配置比例,从而搭建起以事权与财力均衡配置为核心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8—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以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匹配后的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区域一体化对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一体化使得试点城市内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并且这一效应主要存在于中心城市、流动性较强的制造业企业以及税企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的机制检验显示,长三角一体化显著提高了城市经济集聚租金和税收征管效率,企业分工与盈利水平的提升使得地方政府能在经济集聚中获得税收收益,进而形成促进地方政府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内生动力机制。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地区间财政分配关系、地方税收征管行为,调动地方政府推进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国库充盈,国力强盛,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1978~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年均达到9.9%,经济总量进入世界三强。为了集中财力,均衡区域财政经济发展,1994年我国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分税制改革10多年来,区域经济获得全面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