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集体经济》2013,(26):19-20
法国农业合作社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系到了一起,在资金、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推广、技术培训方面直接为农民提供生产指导。同时农业合作社连接了生产与销售.以集团的力量面对市场竞争.各级合作社通过议价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价格。增强农民的市场话语权。合作社还能引导农民的生产决策。避免农产品过剩或者短缺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张影 《中国经贸》2014,(9):250-250
农民走向市场,除了产品的生产,信息的了解也很重要。市场需求信息,生产工艺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农民想在经营中取得胜利,就常常要在市场中寻找机会。可以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发现市场机会,对农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十六大报告在述及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特别强调的任务。在目前的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体制下,农民单家独户的分散生产,规模狭小,品种雷同,加之市场信息不灵,生产带有很大盲目性,生产结构的趋同性使农业市场需求与生产经营难以适应,结果是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使生产者、经营者、加工者、消费者均受其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并建立高效良性运行的市场机制,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切实把市场问题解决好,大力推进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必须坚持以市场为起点、为目标,把精…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浪潮造就了市场化的农民。在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专业大户不断涌现的同时,专门从事农副土特产品营销的农民经纪人队伍日益壮大,成为商品流通中对接城乡市场的“绿色使”。这支从普通农民中脱颖而出的农村市场人才群体,凭借多年征战城乡市场的经验积淀和对市场信息的超前捕捉,不仅引领农村经济对接市场,而且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市场向导。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及其克服途径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收益是沟通农产品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的桥梁:它既是农产品市场交易的结果,又是决定农业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由农业生产外部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失真带来的农业生产收益分配失衡将导致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的失衡。保险商以超过农民获得的收益占农业生产的全部收益的比例承保农业风险,将拾高保险价格,招致道德风险,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而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最终克服有赖于农业保险补贴、农业补贴、农业救济、农业保险再保险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乐亭县委、县政府立足果菜大县实际,科学把握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特点和国际、国内市场发展变化规律,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及时提出培育壮大农业龙型企业,促进农产品流通,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农业发展新思路,成功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形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立足集中打造内带农户,外联国际、国内市场的果菜业发展平台,投资1亿元,建成集商品集散、仓储保鲜、加工运输、信息传递、农资服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浦县大盈乡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新问题:一是众多分散的农户难以掌握市场信息来组织生产,存在着“种啥养啥不知道,卖到哪里不知道.有无效益不知道”的状况,加上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增大了农民经营风险;二是流通环节梗阻,使“买难”、“卖难”交替出现,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在南丰县,由“蓝领农民”发起创办的“家庭市场学校”、“农家科研小院”悄然兴起。他们预测发布农副产品市场价格,传播简单实用的先进技术,引领帮助农民登上“致富快车”,既实现了田间生产与市场供求的有效对接,又把先进科技引入农业生产,让农民掌握了围绕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种田的“金钥匙”,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民间经济组织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报告》2006,(213):3-15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再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影响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资市场处在初级发育阶段,流通方式落后、经营不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坑农现象严重,尤其是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一定程度抵消了国家的惠农政策。因此,建立新型农资流通体系是保证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当务之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对构建新型农资流通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对完善我国农资流通体系、保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潘亮 《环球财经》2014,(4):29-34
农地流转的政策目标应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并且增加农民在市场博弈中的话语权,切实保障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蔬菜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中的一条“产业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不同的产业,联结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蔬菜产业化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首先,把农户纳入一定的组织与市场对接,让农民从组织中得到市场信息指导,从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水平。其次,它是以分散经营为基础,在社会平均利润原则指导下,对农村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农村自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承包户各自为政,种植计划茫然,受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天府农业信息网”是由联通公司创造的、直接将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全国统一的有效市场的信息服务体系雏形。该系统的特点在于:(1)在没有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下,完全通过企业运作而提供的、并给农民带来实际好处的服务网络;(2)具有大幅度降低农民融入市场交易成本的潜力;(3)为农村基层政府推进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观,农产品由短缺型发憎爱分明到自给有余,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到买方市场,农业增长方式由追求量的增长转向追求质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达到2751.3元,比改革初期1978年的185.2元增长180倍。但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徘徊不前,农业生产发展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对辽宁农业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就辽宁农业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辽宁农业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4.
市场协调农业产业链:一种探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理顺农业产业链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政府协调农业产业链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主导企业组织协调农业产业链是增进市场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主导企业可以是市场型的,而不一定是生产型的。在面临市场约束的前提下,更应该发挥市场型主导企业的组织协调作用,并且重要依靠有载体的市场型主导企业。市场型主导企业通过培育引导农民企业家,由农民企业家与农户形成稳定市场交易关系赤协调农业产业链,利用促进农民直接增收和间接增收。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以来,该县在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不断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加大扶持力度,加快专业化市场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财增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22个,专业大户800多个,专业市场6个.万亩连片的生产基地15个,预计农民人均产业化纯收入占人均收入的40%。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行业协会是市场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农业的蓬勃掀起,浙江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组织各类农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农产品展览、展销、以及向政府部门反映协会成员的要求和呼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4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行业代表、行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并不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在缺乏有效组织的情况下,他们的农业生产很容易彻底的变成个体的小农行为,很难抵御市场风险。而在城市中寻找商机的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田作为一个农业县,又是国家贫困县,在加快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作为发展高效益农业,搞活农村经济的主线,正确处理农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紧扣生产、流通、加工、服务等产业链条各环节,使产业化经营初具雏形,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近年来,培植了一批优势产业,建好一批龙头带动企业,突破了不少制约因素,致富了大批农民群众,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有了较大增强,农民人平纯收入每年增加2O0元以上。一、突出结构调整,大力增强农产品的市场适应性新田贫困,一个重要因素是生…  相似文献   

19.
《广西经济》2007,(7):58-59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生产季节的关键期。要特别处理好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利益。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尽快恢复需求缺口较大的畜产品生产能力,加强市场监控。防止粮油及其肉禽蛋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扩大化,促进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以流通指导生产,以市场引导农业。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需要:一个是农产品的品种规格和质量标准;一个是技术标准。 在短缺经济年代,农村商品流通和“三农”问题显得不突出,农民用传统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农民生产什么,商业部门就收购什么,居民就消费什么。没有销不出去的农产品,只有不够满足需求的农产品,无所谓品种规格、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