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康林 《魅力中国》2011,(18):347-347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困惑着广大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生活阅历不丰富,语文基本功不扎实,无疑给学生作文带来极大的障碍。作文训练中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观察、审题和构思等写作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则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于红丽 《魅力中国》2014,(7):193-193
作文难是很多学生的共同感觉,难在何处?是因为他们由于生活与学习环境的限制。缺少对现实客观事物的观察,不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提炼作文的有用素材。因此,要破解作文难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启芬 《魅力中国》2013,(8):163-163
作文脱离生活,学生作文模式化、无话可说。这与新课标下所倡导的“作文回归生活,作文个性化”的精髓相违背。通过大量的阅读、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细节来充实作文、用多彩的语言来展示生活。从而使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4.
金钟  盛林 《魅力中国》2009,(23):110-111
一切灵感皆来自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中考作文的命题也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好的文章好的作品都来自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什么是生活?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  相似文献   

5.
仝连琴 《魅力中国》2010,(15):59-60
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这些都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捕捉习作材料,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激发表达欲望,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6.
陈春玉 《魅力中国》2013,(34):113-113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咬笔头,老师皱眉头”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很多学生即使确定了新颖的题目,有了深刻的主题,但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旧瓶装新酒”,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根本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的事情,课外阅读面窄,不注重材料的积累。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开源活水”,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7.
方春霞 《魅力中国》2013,(34):128-12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8.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作文里的这种情,一旦建构在“生活”这个“源头活水”之上,用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用一片真心表达生活中的情,用阳光的心态抒写自己灵魂里的那些“小泥巴”,那么,学生作文自然会有话说,有情发;会说话,会写情;说真话,抒真情。  相似文献   

9.
邰国富 《魅力中国》2010,(10):205-205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如体裁的混淆、语言衔接不流畅、内容枯燥无新意,作文的内容与生活脱节,作文的情感的渗透和表达淡薄等问题,学生对身边的一切视而不见,很少关注生活中的“闪光瞬间”,因而在作文中很难表达出新意。  相似文献   

10.
郝翠霞 《魅力中国》2010,(31):312-312
教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首要任务是发现每一篇作文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并满怀爱心地注视他们的成长。对于学生来说,作文不是别的,它是自己生活的写照,见闻的载体,真情的表露,思维的火花。在承认每个学生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个眭的张扬。  相似文献   

11.
赵际筠 《魅力中国》2010,(13):73-73
作文是初中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基本占据了中考的半壁江山。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初中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本人从教学实践及生活沉淀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和人生体验的传达,是学生在生活的自我反思中审视人生,审视内在自我时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精神写照.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脱离生活,没有真实感受,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学生作文之所以内容单薄,篇幅短小,主要是因为缺乏阅历,以下是我在生活中提取素材及抓住写作契机这两个方面谈一谈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鲜甦 《黑河学刊》2011,(6):110-111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把作文教学从课堂引向生活,在生活中攫取丰厚广博的作文素材,让学生在反复的写作历练中接受思维训练,同时给学生创造在生活中铸炼语言习得的机会,不失为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李全聚 《魅力中国》2010,(22):253-253
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且写出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就要让学生有生活体验和积累,并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生 《魅力中国》2010,(36):115-115
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教会学生捕捉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  相似文献   

16.
陈斌 《魅力中国》2013,(17):155-155
构建高效的作文课堂,需要引导学生爱上了作文,快乐的参与,在作文中交流自己生活经历,分享人生经验,展示自己文学才华,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7.
张冬梅 《发展》2010,(1):129-129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校一直在三至六年级进行作文互批互改的实验。作文互批互改实验的内容是什么呢?概括地说,就是学生动脑分析作文,动手批改作文,动口讲评作文,动情欣赏作文。具体内容可依据不同年段的教材的训练重点而定。此项实验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8.
陈焕龙 《魅力中国》2011,(18):191-191
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也存在着诸如学生写作资源匮乏、写作随意,教师批改作文敷衍了事等问题。如果教师能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重视对作文文体知识的强化,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等,就能不断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高俊艳 《西部大开发》2011,(11):107-107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1、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2、兴趣不浓,厌恶写作文。3、观念陈旧,认识模糊。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新道路:1、因地制宜创设文化情境。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让学生在模仿中创新。4、变换作文批改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李会然 《魅力中国》2010,(30):132-132
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难点,也是最令老师头痛的事,而真正想让学生的作文焕发生命力,激扬人生,必须从积累语言、作文创新评价等方面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